孫權手下除周瑜,黃蓋,魯肅還有哪些大將?」

時間 2025-06-14 15:00:07

1樓:匿名使用者

太史慈,陸遜,甘寧,呂蒙。

三國史實:孫權最喜愛的戰神是誰?黃蓋?周瑜?魯肅?

2樓:剛陽文化

孫權手下有很多名將,早期的程普黃蓋周瑜魯肅,接著是呂蒙甘寧蔣欽周泰,後來的陸遜等人,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物,不過孫權最信任的將軍莫過於周泰。為何會這樣說呢?

其一,周泰出身低微,做過山賊,不過因為作戰勇敢,受到孫策的重用,孫權也喜愛他,就給哥哥下套,讓孫策把周泰歸屬於自己。從此,周泰就來到孫權身邊,而且死心塌地的保護孫權。

其二,周泰早年救過孫權的命,所謂救命之恩,沒齒難忘。有一次孫策討伐山賊,孫權駐紮縣城,兵力不滿一千,又沒有建構防禦設施,數千山賊猝至,孫權遇襲,左右驚亂,唯周泰處變不驚,護駕孫權,身受十二傷,一度昏迷。

其三,周泰作戰勇敢,猶如曹操的大將許褚,劉備的大將趙雲。三國演義裡是這樣描述的:孫權在濡須塢中,聽得曹兵殺到江邊,親自引軍前來助戰。

正見徐盛在李典軍中殺做一團,便揮軍族遲冊殺入接應徐盛。卻被張遼、徐晃兩支大軍,把孫權困在垓心。

曹操上高阜處看見孫權被圍,急令許諸縱馬持刀殺入軍中,把孫權軍衝作兩段,彼此前後不能相救。卻說周泰從軍中旦源殺出,到江邊,不見了孫權,勒回馬,從外又殺入陣中,問本部軍:主公何在?

軍兵以手指曹操兵馬最多的地方,說:主公被圍甚急!周泰挺身殺入,尋見孫權。

周泰曰:主公可隨周泰殺出。

於是周兆巨集泰在前,孫權在後,奮力衝突。周泰到江邊,回頭又不見孫權,乃又翻身殺入圍中(狂到這種程度,放眼三國也只有戰神呂布、武聖關羽、燕人張飛會不把張遼、徐晃、許諸看在眼裡),又尋見孫權。孫權曰:

現今曹軍弓弩齊發,吾走不出,該如何是好?周泰曰:主公在前,我在後,就可以突圍。

孫權乃縱馬前行。周泰左右遮護,身中數槍、箭透穿重鎧,救得孫權。到江邊,呂蒙引一枝水軍前來接應下船。

孫權曰:吾虧周泰三番衝殺,得脫重圍。但徐盛被困在曹軍垓心,如何得脫?

周泰曰:吾再救去。遂輪槍復翻身殺入重圍之中,救出徐盛。

孫權,呂蒙,魯肅的簡介

3樓:霽雨若初

1、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

2、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3、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

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孫權,呂蒙,魯肅的簡介

4樓:網友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人。

西元200年,兄孫策死後,他18歲,便繼承了孫氏政權,據守江東。208年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222年夷陵戰役,吳軍大敗蜀漢軍隊。

229年稱帝於武昌,後遷都建鄴 魯肅(172-217),三國時吳國名將、政治家。字子敬,臨淮東城人。出身士族,為孫權所敬重。

主張聯劉抗曹,助周瑜大破曹軍於赤壁。周瑜死後,代領其軍,繼續與劉備維持和好關係。

呂蒙(178-219),字子命,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阜南人,少依孫策部將鄧當。鄧當死代領其軍。

後從孫權攻佔各地。曾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於赤壁。他接受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長進甚快。

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關羽,佔領荊洲。不久病故。

孫權真正忌憚的三國大將是哪兩位?

5樓:安徽省高考諮詢趙老師

我覺得孫權真正忌憚的兩位大將一位是曹操那邊的張遼,一位是劉備這邊的關羽,可以說他在這兩個大將手中都吃過很大的虧,而且都有讓他投鼠忌器的地方。

先說張遼,之前孫權御駕親征帶了十幾萬的軍隊去攻打了合肥,結果最後被張遼用八百人給打得潰不成軍,而且孫權本人差一點被張遼活捉,這場戰役可以說消耗了東吳大量的有生力量,畢竟兵沒有了,不是你在短時間內可以補充上來的。

而且這一戰也把孫權給打出了心理陰影,自赤壁之戰以來,東吳還沒有在誰的手中吃過這麼大的虧,張遼可以說是排在其中第一位,孫十萬從此成為了天下人的乙個笑柄。不僅如此,在這場戰役當中孫權還丟失了自己的好幾員大將,讓自己這邊的將軍數量又一次減少,也讓東吳接下來在爭取天下的過程中陷入不利境地。

反觀關羽,坐擁荊州可以說是孫權的眼中釘,肉中刺,他想要去主動攻擊他吧,又怕這時候曹操和關羽連起手來打他,不攻打他就是在養虎為患。而且他還不一定打得過關羽,就算打贏了還不能去殺關羽,因為他害怕他把關羽殺了以後,劉備會瘋狂的來攻擊他。

所以當時呂蒙派兵去攻打荊州的時候,他已經下令讓呂蒙不要下死手,但是最後呂蒙沒有聽他的,一意孤行把關羽殺了,這也成了呂蒙後來死亡的導火索,所以關羽對他來講也是乙個讓他很害怕的將領。

6樓:超有錢

孫權雖然非常的有才華,但是他應該也很忌憚諸葛亮和曹操兩位,諸葛亮有非常精明的謀略而曹操有軍事力量。

7樓:索索圖老師

孫權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了,他最忌憚的兩位大將就是諸葛亮跟曹操,在他倆手上吃了許多的敗仗。

8樓:自考訥河

我覺得孫權忌憚的三國的大將,應該是張遼,因為孫權有一次,他差一點就被張遼給弄死了。

9樓:敞亮還敦厚的行家

孫權真正害怕的是關羽和諸葛亮,諸葛亮太能掐會算,而關羽特別能打,能征善戰。

10樓:小美好

一位是張遼,他用兵如神,帶兵打仗十分厲害,而且還差點擒獲孫權;另一位是關羽,他斬殺龐德,威震天下,這兩位是讓孫權忌憚的。

11樓:網友

孫權雖然有權有勢,但是他也有自己害怕的人。對於對手諸葛亮,孫權是又佩服又害怕,還有乙個人就是曹操。

12樓:那就

其實真正意義上孫權最害怕的應該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擁有非常多的計謀而且也非常擅長打仗,所以他在對手上不僅是尊重也是害怕。

13樓:學姐小蔣

應該是張遼和諸葛亮,他在這兩個那裡吃了太多的虧,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14樓:earth魔術

他最忌憚的是張遼,因為有一次他差點死在張遼的手下;另外乙個是關羽,鐵面關公聽起來就很嚇人!

15樓:小巴兔

我覺得應該是張遼和諸葛亮,因為他在他們手下吃了很多的虧,而且張遼也差點把他殺死了。

16樓:憩翮朝陽

張遼,關羽,乙個害我損兵折將,乙個是"萬人敵"

17樓:滅世玄桃

其他人都是扯淡,明是周公瑾和張昭。

三國時期曹操身邊的大將有哪些,孫權身邊的大將有哪些?

18樓:曹朔世易容

曹操身邊的大將有樂進。

典韋。張攔旅扒遼。

曹真。張頜。

許褚。徐晃。

曹洪。夏侯諄。

夏侯淵。李典等。

孫權身邊的大簡昌將有韓鎮鬧當。

或泰。程普。

黃蓋。周瑜。

臧霸。陸遜。

呂蒙等。

19樓:白斐功雨華

曹操手下嘛!有名的是張遼,肆仿檔夏侯敦。

孫權手下我只記得有個裂亂『既生瑜,何生大譽亮』的周瑜。呵呵。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和他手下的將領們算弱主強臣嗎?

我覺得不算,孫權也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他本人非常出色,手下人也有很多能人。並不是。因為孫權的權力還是很大的,可以操縱手下甚至是可以更改他們的任命。不算弱,孫權是乙個十分聰明的人,因此他能夠把權力集中在他乙個人手上。而殺掉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東吳的實際控權者孫權有個怎樣致命的弱點?他非常的不冷靜,遇到...

曹操,劉備,孫權,手下有哪些大將,分別是誰

曹操手下的能人很多比如 武將 典韋 前期 張遼 張頜 夏侯敦 夏侯淵 徐晃 曹仁 于禁 許楮 龐德 曹洪 司馬懿 文官 荀彧 荀攸 郭嘉 程昱等 劉備手下的能人干將更多 武將 關羽 張飛 趙雲 馬超 黃忠 魏延 前期 關興 張苞 李嚴 馬岱 姜維 後期 文官 孫乾 簡雍 前期 未成立事業之前 諸葛亮...

在周瑜手下未受重用,轉投劉備一舉成名的人是哪位?

龐統綽號鳳雛,赤壁之戰後,因為在周瑜手下並沒有得到重用,隨後就投靠了劉備,龐統為劉備拿下西川獻計獻策,立下了汗馬功勞。是龐統,龐統是曹操的剋星 一戰成名,名氣早已蓋過昔日的頂頭上司周瑜,真是太奇秒了。這個人其實就是黃忠,因為黃忠在周瑜的手下是最得力的干將,但是後來劉備邀請之下才會獲得巨大的成功。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