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三國盡歸司馬懿,沒有什麼懸念。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出身士族,青年入仕,擔任過曹操的丞相主簿,多謀略,善權變。後來,曹操被封為魏王,司馬懿又擔任魏王太子中庶子,深得魏王太子曹丕信任。曹丕稱帝之後,司馬懿的地位日漸上公升。
曹丕死時,司馬懿、陳群、曹真、曹休同受遺詔,輔佐魏明帝。曹真死後,司馬懿任大將軍,多次督率大軍抵禦諸葛亮的巨集孫北伐,掌握了曹魏的軍事實權,而且威望也大為提高。西元239年簡絕渣,齊王曹芳繼位,大將軍曹爽獨攬大權,給司馬懿乙個太傅的虛名,剝奪了他的實權。
司馬懿就此裝病,迷惑曹爽,暗中卻加緊策劃。這時,攔悄司馬懿之子司馬師任中護軍,控制著一部分**軍隊。司馬氏集團與曹氏集團的矛盾已經白熱化。
正始十年(249)春,齊王曹芳在曹爽等陪同下去謁祭高平陵(魏明帝的陵墓),司馬懿父子發動政變,迫使曹爽交出兵權。不久,司馬氏把曹爽及其兄弟,以及曹氏集團的重要成員,一律誅滅三族。從此,司馬氏父子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權。
嘉平三年(251),司馬懿病死,其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司馬師(208—255),字子元。他專擅曹魏國政,廢掉齊王曹芳,另立年僅13歲的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正元二年(255),司馬師病死,其弟司馬昭又繼任大將軍。司馬昭(211—265),字子上。他總攬朝政,魏主曹髦曾說: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馬昭殺曹髦,另立14歲的曹奐作為傀儡皇帝。景元四年(263),他派鍾會、鄧艾等率軍滅蜀。
這年,司馬昭自稱晉公,後為晉王。
西元265年,司馬昭病死,他的兒子司馬炎繼任丞相,襲晉王。第二年,司馬炎廢掉魏主曹奐,自己當皇帝,建立了晉朝,他就是晉武帝。
魏滅蜀以後,孫吳處於十分不利的戰略地位。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冬,西晉派太尉賈充為大都督,遣鎮軍將軍琅邪王司馬、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jùn)等分兵六路大舉伐吳。各路大軍所向披靡。
次年(280)三月,王水師抵達建業的石頭城。吳末孫皓帝投降,吳亡, 晉朝統一全國。
2樓:小孩
不曉得你說的懸念指的是什麼。三國末期 諸葛亡 東吳弱 司馬氏強勢篡權拿下曹氏基業 之後順勢一統三國 基本是沒什麼懸念的敗舉吧。諸葛死後再無攔迅可與司馬懿察衡碧抗衡之任務 姜維雖多智但畢竟經驗不足 無法同強勢已成的司馬氏抗衡。
三國盡歸司馬懿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說的應該是三國盡歸司馬氏吧,這裡說的是司馬炎篡魏,西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蜀國滅,而後司馬昭病死兩年後其子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晉朝,而後280晉朝滅東吳,三國重歸一統。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魏國滅了蜀國後政權卻被司馬氏篡奪,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建立西晉再滅了吳國一統天下。劉備,曹操,孫權鬥了那麼多年都想一統天下,結果卻被司馬氏篡奪了勝利果實。
所以三分歸晉。
5樓:星舊
這還用問,看標題就清楚,劉備,曹操,孫權便是三國鼎立時期,三個國鬥了一輩子,後來被。
司馬懿的後代全滅了!結束了三國,就有了司馬家的晉朝!
為什麼說三國盡歸司馬懿?(詳細介紹下他)
6樓:乾萊資訊諮詢
原因:魏國滅了蜀國後政權卻被司馬氏篡奪,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建立西晉再滅了吳國一統天下。劉備、曹操、孫權鬥了那麼多年,都想一統天下,結果卻被司馬氏篡奪了勝利果實,所以說三國盡歸司馬懿。
司馬家族勢力如日中天,在司馬昭時期便可奪權稱帝了。但司馬昭沒有這樣做,而是仿曹操不背篡國名,這就是所謂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劉禪經營的蜀國很無能,司馬昭很快完成了伐蜀的任務,但不久就病逝了。
其子司馬炎繼位,這下沒那麼客氣了,很快將魏換成了晉,坐上了皇帝的寶位,並在15年後滅吳,完成了一統山河的大業。
三國殺司馬懿和藤甲的問題,三國殺司馬懿的反饋和夏侯敦的剛烈問題!!!
樓主你好,嘿嘿,我來幫你回答吧。嗯,藤甲的描述是,每次受到火焰傷害,傷害 1.用酒 火殺,酒和火殺的效果會同時觸發,就能造成3點傷害。另外,司馬的反饋是立即從傷害 處獲得一張牌,不管單次傷害是多少,都只能獲得一張牌。呵呵,希望對樓主能夠有所幫助,能夠玩的愉快,我也是忠實的三國殺迷。你的假設都成立,掉...
三國裡司馬懿所叫的四公子是誰,三國司馬懿的兒子是誰
曹丕曹熊 曹彰 曹植 曹衝。曹操的孩子 曹丕 曹熊 曹植 曹衝。其實這個排序沒算上征討張繡時,陣亡的長子曹昂。曹操有多個兒子 曹昂戰死宛城 曹丕和司馬懿是一夥的,曹彰志向是為將,老四應該是曹植,也是和曹丕有過地位之爭的 曹昂 177 197 曹操長子,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長大,年輕時曾舉孝廉...
三國演義中孔明智退司馬懿。司馬懿為什麼退兵
橘說娛樂 主要是以下3點 1.諸葛亮是迫不得已才用的,諸葛亮一生謹慎,很少做這樣沒有把握的對策 2.利用敵人對你一貫的看法來左右敵人,司馬懿正是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他一定不會做這樣的決定,所以才不敢貿然行動,前提是年一的對手也是一個有謀略的人,假如換成張飛或是呂布之類的武將就不會想那麼多了 3.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