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是什麼地方

時間 2021-06-16 20:53:00

1樓:匿名使用者

鹽城簡介

位於黃海之濱的鹽城市,是江蘇省第一海洋大市,海岸線綿延582公里,佔全省海岸線長度的61%。在所轄的9個縣(市、區)中,有東臺、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5個縣(市)瀕臨大海。歷史上,黃河曾在鹽城市境內入海達700多年,並與長江合力,將大量的泥沙堆積在沿海,造就了廣闊的濱海平原。

海陸的互動作用,形成了多樣、獨特的沿海灘塗生態環境,使得這裡的自然資源具有種類多、蘊藏量大、開發利用價值高等特點。

土地資源得天獨厚。在50年代修築的海堤(習稱老海堤)以東,現有沿海灘塗4559平方公里,相當於香港面積的4.26倍,是江蘇省灘塗面積的70%,佔全國灘塗面積的七分之一。

由於長江不斷地向大海輸沙,一部分在鹽城岸外堆積,使鹽城灘塗面積每年還以增加1300公頃陸地的速度不斷向大海淤漲。按自然地貌特徵,鹽城市沿海灘塗分為潮上帶、潮間帶和岸外輻射沙洲三部分。其中,位於老海堤與平均高潮位之間的為潮上帶,總面積1677平方公里;平均高潮位與大潮低潮線之間為潮間帶,總面積1614平方公里;在東臺市 港鎮以東淺海區,分佈著東沙等70多個輻射沙洲,並以 港為輻射點,向東和東南方向輻射,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這一自然現象為世界所罕見。

鹽城市沿海灘塗屬淤泥質型海岸,地勢平坦,自然屬性優越,自然脫鹽和鹽生植物自然演變速度較快,是一塊有著巨大開發潛力的天賦寶地。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振聲先生來鹽城沿海灘塗考察後認定:“鹽城市沿海灘塗是我國大面積增加耕地,大幅度增加糧棉油肉等有效供給的首選地區。

”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鹽城市沿海灘塗灘面廣闊,自然植被茂盛,10 多條大河經灘塗入海,近海水質肥沃,是各類植物生長和各種動物棲息、索餌、繁殖、生長的良好場所。現已查明近海浮游、固著性植物160多種;陸生資源植物分為纖維、藥用、香料、油脂和飼料5大類,計500多種,隸屬100多種,400多屬。

比較名貴的有何首烏、留蘭香、羅布麻、香茅等 。近海和潮間帶魚蝦蟹貝等動物550多種,其中不乏名貴品種,潮間帶軟體動物儲量達4萬多噸,主要經濟種類有四角蛤蜊、青蛤、泥螺、西施舌、竹蟶等,當年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儲量大、經濟價值高。

另外還有梅童魚、帶魚、大黃魚、四鰓鱸魚、梭子蟹、哈氏仿對蝦、日本對蝦,經濟價值極高的鰻魚苗產量居全國之首,年均捕撈量7噸,最高年份達15噸。陸生脊椎動物357種,國際公認的瀕危種類有丹頂鶴、黑嘴鷗、白嘴鷗、白鸛、白枕鶴等。灘塗上還建立了佔地1.

2萬公頃的和丹頂鶴、麋鹿兩個自然保護區,每年來這裡越冬的丹頂鶴由原來的300多隻增加到1000多隻,約佔世界總數的一半;由英國運回來的39頭麋鹿已繁殖至400多頭,為世界第一大野生放養種群。

光熱水條件優越獨特。鹽城灘塗位於北**帶向曖溫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區,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比較明顯,氣候溫和,光熱充裕,無霜期長,雨熱同季。年平均溫度14度,年日照2300小時,年降雨1000毫米左右,無霜期220天,屬多宜性氣候,利於土壤脫鹽改良,也為動植物的生長髮育、越冬度夏、優質高產提供了條件。

鹽城市沿海灘塗除有巨量的海水資源、極宜發展海鹽、海水養殖和海洋生物化工外,淡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分屬淮河水系和沂沭水系,河網密佈,年均降水65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和過境水資源總量能夠滿足開發需求,在正常年和一般乾旱年基本不缺水。

港航資源潛力巨大。鹽城市共有12個通海港口,經專家認證,大部分港口近岸線水域寬而深,航槽順直底質好,常年不凍,波浪小,泊穩條件好,颱風和海霧影響不大,大部分岸段陸域廣闊,建港庫場用地富足,集散條件好,多處可建5-10萬噸泊位港口。位於響水縣的灌河素有“江蘇黃浦江”之稱,是蘇北唯一沒有建閘封閉的入海河流,港寬水深,河床衝淤變化不大,自古就是淮鹽出海通道。

目前,陳家港、濱海港、射陽港、大豐港等均在建設之中。

2樓:匿名使用者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南與南通市接壤,北與連雲港市毗鄰。2023年由地區改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東臺、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市區下設鹽都、亭湖兩個區和鹽城開發區,市轄區面積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萬。

全市有1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927個村民委員會,554個居民委員會,796.51萬人口,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江蘇面積第

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點是: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

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

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

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佈在古淮南鹽區的東臺、大豐,如戚家團、南團、西團、新團、北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六灶、沈 灶、南沈灶等6個鄉鎮,另外還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

“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臺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

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臺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

“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臺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另外,煎鹽用的盤鐵,點滷成鹽用的皁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濱海縣有自然村鐵盤洋、天盤,響水縣有自然村皁角樹、皁角等。

資源豐富,生態獨特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全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灘塗資源十分豐富。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含輻射沙洲),其中潮上帶1677平方公里,潮間帶1610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75%、64.6%、60.

8%。隸屬於東臺、大豐、射陽、濱海、響水等縣(市)的沿海灘塗,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岸線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鹽城市海域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海岸線總長582公里,佔江蘇省的56%。海域面積18897平方公里,其中內水面積12144平方公里,領海面積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

沿海陳家港距連雲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為二級航道,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北距青島港210海里、連雲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臺灣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國家規劃為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濱海港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

215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陽港現擁有千噸級碼頭5座,並開通了集裝箱內河支線,港口年吞吐能力可達530萬噸,目前,射陽港已同沿海24個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較多。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沿海和近海有約10萬平方公里的黃海儲油沉積盆地,居全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農產品資源優勢突出。鹽城是江蘇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1個優質油料基地縣和6個優質棉基地縣,海洋及動植物資源豐富。糧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魚等主要農產品的種養規模和總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個縣列入省級農產品產地認證;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種植業產地有212個、面積223萬畝,畜牧業產地87個、畜禽規模1799萬頭(只)。新建國家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5個,省級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6個。通過認定的有機食品基地2個10.

2萬畝、綠色食品基地6個2.2萬畝。全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

人力資源十分充裕。鹽城是江蘇第二人口大市。目前城鄉勞動力供給總量為392.

44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72.0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8.

9萬人,其中勞務輸出79萬人,出國勞務2.05萬人。現有富餘勞動力84萬人,可供輸出50萬人,其中有一技之長的21萬人。

可供輸出的勞動力資源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6萬人,高中(含中專、技校、職高)文化程度的26.5萬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

9萬人;具備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的有5.8萬人,初級職業技能的專業人員14.8萬人。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全市現有對外開放景點40多個,其中省級文保單位15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溼地保護區,正在規劃建設鹽城溼地生態國家公園,打造“東方溼地之都”。

溼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大豐野生麋鹿保護區目前麋鹿種群600多頭,其野生種群總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丹頂鶴達到1200多隻,佔世界野生種群的60%以上。

市域西部地處裡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蕩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為典型的瀉湖型湖蕩溼地,這裡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原始生態環境儲存較好,被譽為“金灘銀蕩”。鹽城海濱溼地還有長200公里、寬140公里近岸淺海區的輻射沙洲,面積10多萬畝的海濱林場和遼闊的海濱草原,集藍天、大海、海塗、森林、草原、珍稀動植物等於一體,具有與基岩海岸和砂質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濱風光。 鹽城不僅資源豐富、生態獨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鮮明。

鹽城是淮劇的發源地,素有“淮劇之鄉”、“小戲之鄉”、“現代戲之鄉”的美稱。鹽城也是全國三個半雜技故鄉之一,在雜技資源、教育培訓、人才隊伍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上名人和名勝古蹟較多。

市區有南宋丞相陸秀夫祠堂、明末書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觀,大豐市白駒鎮是《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東臺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讀書堂”,亭湖便倉有北宋宰相卞濟手植的“枯枝牡丹”。現代著名外交家喬冠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的故鄉也在鹽城市境內。

革命老區,百河新城

鹽城是革命老區。“皖南事變”爆發後,中共**立即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此後,又相繼在鹽成立了中共**華中局、**軍委新四軍分會、華中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江淮銀行等組織,鹽城迅速成為華中敵後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時有“陝北有個延安、蘇北有個鹽城”之說。***、**、黃克誠、粟裕、葉飛、張愛萍、洪學智、曾山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裡戰鬥過。

擁有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軍紀念設施,現在市區有新四軍紀念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大豐白駒建有新四軍、八路軍會師紀念碑。

鹽城地處蘇北裡下河水網地區,市區河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數量眾多,水鄉特色顯著,號稱“百河之城”。流經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場河、皮岔河、小洋河與通榆河等,是鹽城主要的生態水脈和生態走廊。亭湖區的大洋灣作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溼地,正在規劃建設包括大洋灣森林公園和水上公園在內的大洋灣休閒旅遊度假區。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後,鹽城將以快速幹道和主要河流為界劃分六個片區,構成比較典型的水網城市格局。通過濱水地區的開發與景觀建設,增加親水性場所,“人、水、城”相伴而生,和諧生長。

鹽城在什麼地方,鹽城市中心在哪裡

揚翠受聽筠 鹽城市位於江蘇沿海中部,北緯32 34 34 28 東經119 27 120 54 東瀕黃海,南與南通市 泰州市毗鄰,西與揚州市 淮安市相連,北與連雲港市接壤,總面積14983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29.3平方公里。市境東部沿海海岸線長582公里,佔江蘇省海岸線總長度的56 左右。沿海...

鹽城在中國的那個地方,鹽城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 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 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 三國時屬魏,廢縣制 西晉又復縣制 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 南北朝稱鹽城郡 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 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 安樂兩縣,唐初...

江蘇省鹽城市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鹽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火神亮聊 確實鹽成沒什麼好玩的 因為窮嗎 建議你要是在鹽成不訪去下連雲港那比較好玩吧 都是浮雲 鹽城沒有什麼地方好玩 鹽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馬蜂窩 1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 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3 荷蘭花海 4 水街 5 大縱湖 6 黃海森林公園 我是鹽城人,黃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