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民俗古建築公司有哪些,武漢的古建築

時間 2021-06-27 06:10:02

1樓:善青鑲

老是聽見有人吹湖北大冶的曹操古建築設計,作為一名大冶本地已經從事十幾年的設計人員來說,我還真沒聽說過曹操古建築設計,名氣是真的不響。反觀湖北佳境大冶分院的業績和口碑在全國來說都是不錯的。

武漢的古建築

2樓:飛天大飛俠

建築指2023年漢口開埠前的建築。據「武漢通」劉謙定統計僅為四塔(洪山無影塔、洪山寶塔、勝像寶塔、石榴花寶塔)二橋(白洋橋、保壽橋)一牌坊(漢陽共勉街石牌坊)。歸元寺;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居武漢四大佛教叢林之首,位於中國內陸最大城市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上,國家aaaa級景點,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歸元寺建於清順治十五年(公元2023年),與寶通禪寺、古德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佛教的四大叢林。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

歸元寺佔地4.67公頃,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許多外國遊客包括各國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後來此觀賞。

歸元寺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最多的佛寺之一。

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為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

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群體,結構嚴謹,佈局得體。

中路主體建築為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為「地步天機」和「會仙橋」。

右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為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

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斗拱飛簷,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洪山無影塔

位於武昌洪山公園內。古稱興福寺塔,因原在興福寺內,故名。傳夏至中午時分,此塔無影,故稱「無影塔」。

為武漢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石塔。始建於南宋鹹淳六年(2023年),塔身八面均雕刻有佛祖、菩薩、羅漢、力士、供養人等造像。2023年因塔身傾斜,被從洪山東麓省軍區大院移至西南麓武昌洪山公園內復原,此塔為我國少數存留古式石塔之一。

塔高11米,八角八面,實心塔身、斗拱飛簷,已經風化駁脫。塔上佛龕,已無佛影。塔身兩行石刻,字跡模糊,大致看出右側為「興福禪寺重x開山當代住持……」,左側是「浴佛日xx寺知事僧x傑謹題」字樣。

該塔是仿木結構樓閣式塔,全部用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高11.25米。塔身密簷逐層緩緩上收,簷下磚雕的斗拱,層層支護,直到塔頂,使塔身穩健美觀,遮而不露,是典型的「密簷式佛塔」造型。

洪山寶塔

位於武昌洪山南麓、寶通寺的東北面。原名臨濟塔、靈濟塔。為紀念靈濟慈忍大師而命名。

明成化二十一年(2023年),塔隨寶通禪寺改名為寶通塔。俗稱洪山寶塔,因坐落洪山之故。該塔由元代該寺住持贈緣寇為紀念開山祖師慈忍法師募建。

元代至元十七年(2023年)動工,至元二十八年(2023年)竣工,歷時十一年建成。清朝同治十年(2023年)重修,同治十三年(2023年)完工。12023年進行了維修。

塔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木結構樓閣式磚石塔,八面七級,逐層收分,高45.6米,塔基周長37.3米。

塔頂系6.5噸紫銅鑄就。塔身內部每層每面都有視窗,從底層到最上層有旋轉式石級可登。

為省級保護單位。

勝像寶塔

也叫寶像塔,因其色白,又稱白塔或元代白塔。位於黃鶴樓正前,是黃鶴樓故址儲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築。用於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

由於它的外形輪廓酷似燈籠,又有三國時諸葛亮在此燃燈為關羽水軍導航的傳說,曾被誤封「孔明燈」的稱號。因為該塔分地、水、火、風、空5輪,故也稱「五輪塔」。有時還被稱為「大菩提佛塔」。

始建於元至正三年(2023年)。明清兩代,白塔與黃鶴樓同立在蛇山頭,相映成趣,聞名於世。清光緒年間,黃鶴樓被火焚燬,白塔倖存。

2023年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白塔拆遷至蛇山西部、京廣鐵路跨線橋旁,2023年,白塔又被遷入黃鶴樓公園西大門入口處內。202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榴花寶塔

石榴花塔在龜山南麓漢陽公園內。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明清兩代曾重修,2023年又修。原在添福巷,2023年移此復原。

現塔屹立重臺前**,高約4米,底徑1米許,全為青石所砌,三層六面實心,淺簷微翹。第三層正面鐫「石榴花塔」四字,第二層正面刻碑文,後面附「遷移小志」,皆為楷書。通體穩健挺拔,玲瓏娟秀。

塔後和兩側,簇擁四排數十株石榴樹。

白洋橋位於洪山區和平鄉。石拱橋,紅砂條石砌築。引橋和橋面青麻石鋪墊,橋中砌有磚石,上壘麻石護欄。

全長約50米,寬10餘米。始建於唐朝,明弘治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和**四年曾對此橋進行過兩次維修,橋側立有明萬曆年間和**初年碑記各一通,為武漢市文物保護。據《武漢公路史》記載:

「明正統元年有司歲做木籠納土石於兩岸為墩,建造本橋。後柱陷橋斷,往來者仍涉足而渡。明弘治十七年,江夏縣官周璽路經北洋渡,見待渡者達二三百人,過渡者非五升谷不渡,終因舟小人多爭湧而上乃至翻沉,周向其友陳延英敘說所見。

創導修建石橋。」

保壽橋位於漢正街藥幫巷。始建於康熙初年(2023年),清道光十四年(2023年)由山陝水煙號商人集資加以重修,重修後的保壽橋寬丈餘,長三丈,條石橋面。在青石橋欄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陝水菸眾號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壽礄」三個楷書大字,現橋身和拱已埋入地下,橋面已鋪水泥,成為巷道,兩側已被砌入商戶牆內,保壽橋的欄杆成了店鋪的門坎,損毀十分嚴重。

為武漢市的市級保護文物。

漢陽共勉街石牌坊

原位於漢陽共勉街,明代遺物,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因建住宅樓被遷幾十米至附近今址。共勉街原是漢陽縣學所在地,明清時為考場,亦稱「貢院」。

原縣學前的青石牌坊稱「貢院坊」。共勉街牌坊為四柱三間式石牌坊,每間下開一矩形門洞。坊柱頂有石式石牌坊,每間下開一矩形門洞。

坊柱頂有石雕飾。

3樓:古建家園

武漢比較知名的古建築有:黃鶴樓、古德寺、晴川閣、歸元禪寺等,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武漢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是什麼呢?有何特色?

4樓:淺笑旅遊報

現在是武漢的實際文化的代表,是真正的事有很多吸引武漢人的許多舊建築,當然,武漢,也包括很多的自然文化景點,武漢是一個發展的歷史是悠久的城市,我國古代的發展一直持續,有面,多少的變化是,大體上,武漢,無論是人的一個新的發展態勢,承受文化魅力的城市。

武漢的區域內部,「也確實很多文化景點的值得稱讚的是,特別是人文建築來看,更有文化的魅力,所以新聞釋出會來了一個武漢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建築介紹,武漢當地的眼睛,那對建築物的發展的價值比高,旅遊,有意義,但也有不少外地的遊客,不一定熟悉它。

那就是江漢關,,在武漢這個地點的文化景點,很多人第一次認識的時候,那個中國西北地區和我想的那麼的嘉峪關等一樣,古代的設施,其實那是建築的文化,也在武漢地區最顯著性的古老建築,是古代的武漢,發展到現在那是好的,佇立在那裡,即使有很多的發展變化,它仍是看到了武漢的發展和變化。先看這舊建築物是什麼價值的部門,這是武漢的沿江大道江漢路議和,它的佔地面積1499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4009平方米,建築物的形式具有英國,那是整個的高度是46.3米高,從現在開始的,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物是武漢,武漢的最顯著的文化建築。

處的建築物,它其實代表的發展的價值和意義也有深度,那是受開航的補給,其自身來說,這是武漢的老婦的歷史紀念碑,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建築,在此後的發展,這也是武漢最具代表性的舊建築,但其實,武漢,實際的發展發生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這也是現在已經成為博物館的門票,而且正式對公眾開放的,而是更多的全國遊客更清楚的認識和了解,也可以非常棒的旅遊發展促進武漢武漢,當然,這對保護的發展也值得讚揚的是,結果那個舊建築的時間也長,但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它也絕對有旅遊價值的忽視。

武漢附近有什麼古村子(有古建築的)?

武漢古建築都在哪

5樓:盧望亭牢卿

大餘灣撒!位於武漢黃陂區西北一隅,隸屬聞名遐邇的木蘭風景區,距武漢市區約40公里。古宅一律石磚黑瓦、雕簷畫棟,一條條青石板路蜿蜒其間,乍一看,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疑是到了江西婺源。

武漢古建築發展前景怎麼樣?

6樓:中公教育

中國古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就業範圍非常廣泛,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建築公司、裝飾公司、建築及裝飾設計單位、房地產或裝飾工程監理等單位從事建築裝飾設計、諮詢、施工、管理、監理等工作。具體如在設計院或建築裝飾設計公司從事建築裝飾設計、施工、管理、監理、造價等崗位;房地產公司從事建築裝飾專案管理、監理、招標、市場營銷等崗位;裝飾施工企業從事施工員、裝飾工程專案管理、材料員、預算員、工程監理等崗位;生產企業、銷售可從事傢俱、櫥櫃設計與銷售工作;展示展覽公司從事會展空間設計;建築企業和房地產公司可從事建築繪圖、效果圖設計等。

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古建園林設計企業、古建園林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從事古建築修繕、文物保護、仿古建築設計、古建築施工與管理等方面工作。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100%,專業對口率90%以上。多家用人單位來我院洽談訂單培養計劃,建立企業獎學金,學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薪為2903元。

2023年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高校畢業人數為250-300人,其中男62%、女38%,2023年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高校招生男女比例為文科42%、理科58%,近幾年中國古建築工程專業的就業率分別為2011(95%-100%)、2012(95%-100%)、2013(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