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資料

時間 2021-10-14 23:23:02

1樓:匿名使用者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

明隆慶三年(2023年)至萬曆十年(2023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臺。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

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

1米,重1.5-1.7噸。

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

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

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臺,也有上、下兩層的敵臺,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臺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

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臺突出牆外,收牆於臺內。

墩臺又稱烽火臺。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臺。墩臺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臺階,以繩梯上下;每臺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

明成化二年(2023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臺又稱牆臺。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臺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臺,即為城臺。

戰臺: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

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藥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

這種戰臺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臺、敵臺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2樓:天天

中國長城的一段。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八達嶺地處居庸關關溝北口 ,地勢高峻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修築得格外堅固。

其關城有東西兩座關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兩門均為磚石結構 ,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線關城城牆。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向北京的咽喉。

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長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約7.5米,牆的下寬約6.

5米,頂上寬約5.8米。可容五馬並騎,或士兵十人並行。

城牆下為條石臺基,上部為巨磚牆殼,內部填以黃土和碎石。牆頂地面鋪砌方磚,頂部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 ,垛牆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鎡望和射擊敵人。

城牆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於險要處築一堡壘式堡臺。堡臺建築于山脊的高處、城牆的轉角處或險要之地。堡臺有高有低。

高的叫作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鎡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擊 、屯儲火藥和糧食。低的為牆臺,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於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原來上面還有房屋建築用於士兵休息,現僅存地基。

在八達嶺城牆向外眺望,遠處還有零散的煙墩,上築垛口 ,是守衛八達嶺長城的警戒設施 。出北門鎖鑰關門不遠,有明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一座磚城,名岔道城,是八達嶺前哨指揮處所在,可駐軍 800 餘人,並可儲備大量的軍械於此。八達嶺長城在明代盛極一時,到清代後就失去其防禦的歷史作用,不再修葺。

經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而日漸荒蕪。2023年以後曾多次整修八達嶺關城、關門及南北各4個敵臺。2023年又重建了居庸關外鎮的城樓。

八達嶺居庸關,翠嶺重疊,花木蔥蘢,早有居庸疊翠之稱,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3樓:

八達嶺長城海拔高到1001 55米,在2023年左右。八達嶺長城開始建造了起來長城城牆高六至九米。每一塊石頭重達1.5至1.7噸,平均每個十塊長3.1米。

4樓:奧利給沒毛病

中國長城的一段。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

5樓:睡在樹上的貓

八達嶺長城是儲存最好的一段長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有關八達嶺長城的資料 10

6樓:匿名使用者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

明隆慶三年(2023年)至萬曆十年(2023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臺。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

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

1米,重1.5-1.7噸。

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

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

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臺,也有上、下兩層的敵臺,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臺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

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臺突出牆外,收牆於臺內。

墩臺又稱烽火臺。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臺。墩臺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臺階,以繩梯上下;每臺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

明成化二年(2023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臺又稱牆臺。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臺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臺,即為城臺。

戰臺: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

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藥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

這種戰臺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臺、敵臺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7樓:對於這個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是北京修復最好、開放最早的長城,同時也是北京地區長城中最雄偉的一處。

八達嶺是燕山餘脈軍都山中的一個山口,這一帶山巒重疊,多險峰峻嶺,形勢險要,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一斑,因此八達嶺長城也被稱為天下九塞之一,成為護衛居庸關的前哨。

八達嶺長城隨著山峰的走勢,蜿蜒起伏,如巨龍盤繞,其城牆高大堅固,基部全用花崗岩條石築成,每塊均重達半噸以上,牆上部由大城磚砌成,當中填有碎石和土塊,頂部鋪方磚,平坦寬闊,可任五馬並馳或十人並行;八達嶺的城臺(有敵臺和站臺兩種)密集,上層可以瞭望、射擊、燃放煙火,下層可以住人、休息、存放**;烽火臺是長城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五里到十里就有一臺,遇到敵情白天可燃煙、夜間可點火,迅速將情況報告給指揮機關。這樣一座工程,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八達嶺水關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整個防禦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八達嶺長城中儲存的最精固的一部分;它坐落在關溝的崇山峻嶺間,因兩山夾峙,一水中流,而得名「水關」,同時也可以水禦敵,故而成為了八達嶺長城下轄的重要關口之一。

在距八達嶺西南十里處的山谷,隱約可看到一座殘破的長城似巨龍一般盤踞在群山之上,這就是八達嶺殘長城。它歷經了近兩千年的風風雨雨,殘破的城牆上長滿了荒草,呈現出滄桑的風貌,但歷史卻在這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其實登臨長城不僅僅是為了那句「不登長城非好漢」,在雄偉壯觀的八達嶺長城上,還有許許多多令人值得欣賞回味的名勝古蹟:「居庸外鎮」的東城臺、「北門鎖鑰」的西城臺、壯美的北五樓、北八樓,建有鋪舍的南六樓、刻有「天險」的絕壁、風格迥異的敵樓……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一個縮影,也是萬里長城的傑出代表,它像一座歷史豐碑,傳承著龍的精神,閃耀著炎黃子孫的智慧,向世界人民彰顯著中華民族的風采。

八達嶺長城有多長,八達嶺長城是多少公里?

毛苒 八達嶺長城段總長度為7600米。目前,八達嶺長城已經向遊人開放3741米,另有約3800米長城將於2012年按原狀進行搶險加固。 繁銀撒福 八達嶺長城,是一個景區。八達嶺古長城,是另一個景區。乘坐北京北 八達嶺的火車,抵達八達嶺火車站後,遊客都去最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還有八達嶺古長城,就是後修的...

八達嶺長城和八達嶺水關長城有區別嗎

才蓮仲俊才 八達嶺長城世界聞名 水關長城是一處非正規旅遊景點。 英念巧庫翔 水關長城是八達嶺長城的一個關口,城體較陡,也比較窄,不適合遊客攀登。一般不是很正規的旅行社都會選擇去水關長城,因為那裡票價便宜。八達嶺長城是整個明長城最巨集偉的部分,風景優美,從長城上看周圍山景很美,氣勢磅薄,城體儲存完整,...

從八達嶺長城到頤和園如何乘車,八達嶺長城到頤和園坐車怎麼去,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恕o電鋸 你可以做919快車到德勝門的,你可以中途馬甸下車。司機可以停車的,然後 第1步 馬甸橋南 乘坐 123路 到 北太平橋西 下車 第2步 北太平橋西 乘坐 801路 331路 至 頤和園 下車 或者是 第1步 馬甸橋南 乘坐 123路 到 薊門橋西 下車 第2步 薊門橋西 乘坐 801路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