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關於黃鶴樓的歷史背景

時間 2022-06-11 11:05:05

1樓:

在唐代,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號稱長江南岸三大名勝,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滕王閣建於唐貞觀十三年(639),岳陽樓建於開元四年(716)。據陸游《入蜀記》卷五:「黃鶴樓,舊傳費禕升飛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號為天下絕景。

」滕王閣是唐高祖子李元嬰受封滕王,他曾官洪州都督,在任期間所建。岳陽樓是中書令張說謫守巴陵時在舊閱兵臺基礎上所建。若論來歷,黃鶴樓最為久遠。

題詠黃鶴樓的作品很多,但舉世公認崔顥的《黃鶴樓》堪稱絕唱,連大詩人李白也因「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擱筆,那麼,崔顥《黃鶴樓》詩究竟好在何處呢?這涉及對黃鶴樓本質特徵的把握。因為就得江山形勝而言,黃鶴樓的俯瞰江漢,與滕王閣的前臨贛江和岳陽樓的下臨洞庭,三者難分優劣;就構築形制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在伯仲之間。

設若從這些方面落墨,既使有生花妙筆,充其量只能彷彿其狀貌。崔顥《黃鶴樓》詩高明之處在於:它根本捨棄了黃鶴樓位置、形制等這些外在特徵,而緊緊圍繞它的得名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

而就得名論,黃鶴樓與神奇傳說相聯絡正是它魅力之所在,為岳陽樓、滕王閣所難於匹敵。詩的前兩聯寫身在黃鶴樓下仰觀寥廓天宇所見所感。當詩人第一眼看到黃鶴樓時,無窮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於此升飛的故事。

那位「昔人」本來也是凡夫俗子,由於學仙得道,羽化登入仙境。後來他乘黃鶴重遊舊地,黃鶴樓應當記得他的仙風道骨。那黃鶴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鶴了,自那次飛過眼前這一片天空後,再上,還是屬於人間。

面對白雲,詩人意識到宇宙中時間的永恆和人生的短促。雖然沒有發生一連串《天問》式的感慨,但讀者已感覺到詩人心潮的起伏,領悟到詩人藉助「黃鶴」、「白雲,,等意象所傳達出的關於宇宙、人生真諦的思考。前四句詩好就好在它是因黃鶴樓而觸發的,不能移於別處。

它是自然而成,如衝口而出一般,絲毫沒有斧鑿的痕跡。它是形象化的,並沒有將思想和盤托出,卻能讓人低迴思索於無窮。這樣寫,雖然沒有具體描繪黃鶴樓的形態,卻成功地展示了它的精神風貌。

詩的後四句轉換角度,寫登上黃鶴樓俯視江漢所見所感。詩人居高臨下,如從天上觀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這感慨也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與寥廓的宇宙空間相比,人世間的距離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遼闊的江漢平原上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鄉關卻很遙遠,非目力可及。

人一生的活動範圍實在太有限,與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間的小雀與展翅九萬里的大鵬鳥一樣懸殊。至於從時間角度言,人的壽命以歲月計,積日成月,積月成歲,轉眼之間便是百年,一個人的一生就過完了,比起「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冥靈來,已經短得可憐;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的神仙來,更不可同日而語。在人世這個空間和人生這段時間的座標繫上,此時此地的我處在什麼位置?

當此一日將暮、江上煙波泛起之際,身在黃鶴樓上的「我」真說不清楚。可見詩人之「愁」有豐富的內涵,不是單單為了鄉愁。後四句中,寫景比較突出,但都是信手拈來的眼前景,作者並非著意刻畫;特別是當這些景語融入詩人深沉的感慨後,它們作為景物的特徵更趨淡化。

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語,很大程度上為此而發。

前人推許此詩,有人說它「鵬飛象行,驚人以遠大」(王夫之語),有人說它「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潛語),都是著眼於此詩意境的開闊和運筆的飄逸,這正是此詩藝術魅力之所在。

2樓:索尼亞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 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2023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2023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2023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2023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黃鶴樓的歷史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2023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3]

2023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2023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4樓:喬忠橋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2023年)大火。

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

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2023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2023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2023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2023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

飛簷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佈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建立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

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簷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黃鶴樓寫作的背景

5樓:可愛的康康哥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記》);又傳說費禕登仙駕鶴於此(見《太平寰宇記》),這首詩詩就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詩興大作,創作了這首詩。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

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如下:

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裡,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詞語註釋如下:

⑴黃鶴樓:三國吳黃武二年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磯上,俯見大江,面對大江彼岸的龜山。

⑵昔人: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⑶悠悠:飄蕩的樣子。

⑷晴川:陽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歷歷:清楚可數。漢陽:地名,在黃鶴樓之西,漢水北岸。

6樓:

寫作背景:唐代詩人 崔顥 遊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有感而作.

描寫了在黃鶴樓頭俯視 長江 兩岸所見景色.

作者感嘆仙人騎鶴,人去樓空,悠悠千載,於是撫今追昔,有世事滄桑的感慨,並因日暮而生思鄉之情.

唐才子傳》卷一說他「少年為詩,意浮豔,多陷輕薄;晚節忽變常 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狀極戎旅,奇造往往並驅江、鮑」。其邊塞詩慷慨 豪邁;《長幹行》等小詩清新婉麗,類六朝民歌。《全唐詩》存詩一卷 相傳李白登黃鶴樓,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之嘆;

在唐代,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號稱長江南岸三大名勝,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滕王閣建於唐貞觀十三年(639),岳陽樓建於開元四年(716)。據陸游《入蜀記》卷五:「黃鶴樓,舊傳費禕升飛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號為天下絕景。

」滕王閣是唐高祖子李元嬰受封滕王,他曾官洪州都督,在任期間所建。岳陽樓是中書令張說謫守巴陵時在舊閱兵臺基礎上所建。若論來歷,黃鶴樓最為久遠。

題詠黃鶴樓的作品很多,但舉世公認崔顥的《黃鶴樓》堪稱絕唱,連大詩人李白也因「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擱筆,那麼,崔顥《黃鶴樓》詩究竟好在何處呢?這涉及對黃鶴樓本質特徵的把握。因為就得江山形勝而言,黃鶴樓的俯瞰江漢,與滕王閣的前臨贛江和岳陽樓的下臨洞庭,三者難分優劣;就構築形制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在伯仲之間。

設若從這些方面落墨,既使有生花妙筆,充其量只能彷彿其狀貌。崔顥《黃鶴樓》詩高明之處在於:它根本捨棄了黃鶴樓位置、形制等這些外在特徵,而緊緊圍繞它的得名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

而就得名論,黃鶴樓與神奇傳說相聯絡正是它魅力之所在,為岳陽樓、滕王閣所難於匹敵。詩的前兩聯寫身在黃鶴樓下仰觀寥廓天宇所見所感。當詩人第一眼看到黃鶴樓時,無窮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於此升飛的故事。

那位「昔人」本來也是凡夫俗子,由於學仙得道,羽化登入仙境。後來他乘黃鶴重遊舊地,黃鶴樓應當記得他的仙風道骨。那黃鶴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鶴了,自那次飛過眼前這一片天空後,再上,還是屬於人間。

面對白雲,詩人意識到宇宙中時間的永恆和人生的短促。雖然沒有發生一連串《天問》式的感慨,但讀者已感覺到詩人心潮的起伏,領悟到詩人藉助「黃鶴」、「白雲,,等意象所傳達出的關於宇宙、人生真諦的思考。前四句詩好就好在它是因黃鶴樓而觸發的,不能移於別處。

它是自然而成,如衝口而出一般,絲毫沒有斧鑿的痕跡。它是形象化的,並沒有將思想和盤托出,卻能讓人低迴思索於無窮。這樣寫,雖然沒有具體描繪黃鶴樓的形態,卻成功地展示了它的精神風貌。

詩的後四句轉換角度,寫登上黃鶴樓俯視江漢所見所感。詩人居高臨下,如從天上觀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這感慨也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與寥廓的宇宙空間相比,人世間的距離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遼闊的江漢平原上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鄉關卻很遙遠,非目力可及。

人一生的活動範圍實在太有限,與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間的小雀與展翅九萬里的大鵬鳥一樣懸殊。至於從時間角度言,人的壽命以歲月計,積日成月,積月成歲,轉眼之間便是百年,一個人的一生就過完了,比起「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冥靈來,已經短得可憐;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的神仙來,更不可同日而語。在人世這個空間和人生這段時間的座標繫上,此時此地的我處在什麼位置?

當此一日將暮、江上煙波泛起之際,身在黃鶴樓上的「我」真說不清楚。可見詩人之「愁」有豐富的內涵,不是單單為了鄉愁。後四句中,寫景比較突出,但都是信手拈來的眼前景,作者並非著意刻畫;特別是當這些景語融入詩人深沉的感慨後,它們作為景物的特徵更趨淡化。

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語,很大程度上為此而發。

前人推許此詩,有人說它「鵬飛象行,驚人以遠大」(王夫之語),有人說它「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潛語),都是著眼於此詩意境的開闊和運筆的飄逸,這正是此詩藝術魅力之所在。

黃鶴樓的故事,黃鶴樓的歷史故事

消迷秦漢 李白曾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更寫下千古傳誦的 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昌的蛇山,面臨長江。登樓遠眺,旖旎風光,一覽無遺,所以有 天下江山第一樓 的美稱。黃鶴樓的得名,傳說跟一個道士有關。有一個道士常來這一家酒家喝酒,因為老闆不收他的錢,所以他臨走時便在牆上畫了一隻會飛下來跳舞的...

黃鶴樓古詩,關於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 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此 地 空 餘 黃 鶴 樓。黃 鶴 一 去 不 復 返,白 雲 千 載 空 悠 悠。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日 暮 鄉 關 何 處 是,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

關於黃鶴樓的古詩有哪些,有關黃鶴樓的詩詞有哪些?(有一千多首)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文庫資源 巨蟹總是被盜號 送康太守 唐 王維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朱欄將粉堞,江水映悠悠。鐃吹髮夏口,使君居上頭。郭門隱楓岸,侯吏趨蘆洲。黃鶴樓 唐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