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志革集體化沒什麼不對的因為要生話

時間 2022-02-25 02:50:18

1樓:白粥

1、學習方面。理論學習不夠。列寧曾經指出: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我們的事業就一事無成。由於自己在工作中,忙於事務性工作缺少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同時放鬆了學習,作為一名人大工作的新兵,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既要學習業務知識,又要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如果不深入系統的學習,必然會導致思想認識上有偏差,工作實踐的失誤。

2、工作方面。一是自己的領導藝術和駕馭全域性的水平還待進一步提高。由於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的轉變,自己感到站在全域性的角度看待問題,思想認識還沒有完全到位,還需在今後工作生活中,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站在全域性的角度,從整體利益看待問題。

二是深入基層調研不夠。對全市內務司法工作的一些狀況還不能做到瞭如指掌。決策分析還欠缺第一手資料,和同志們的思想交流做得不夠。

今後我要進一步牢固樹立黨的群眾觀點,多深入基層,多搞調查研究,多傾聽群眾意見,及時掌全市內務司法工作的動態。

3、作風方面。我多年來始終在機關工作,養成按程式按制度辦事的習慣,對待工作有時默守陳規,創新意識不夠強,爭先創優意識不濃,在工作中缺乏深入紮實和具體的工作過程,工作部署和要求的多,個人率先垂範、身體力行的少,缺乏拓展思路和工作範圍,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意識。

2樓:

是呢,生活很不容易,一定要愛惜自己

修改病句 常見搭配錯誤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一 搭配不當

(一) 主謂搭配不當。

1 由於不理解詞義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

如:(發電站)(每年)的發電量,[除了**給杭州使用外],[還][向上海、南京等地]輸送。

改:(發電站)(每年)(發)的電,[除了**給杭州使用外],[還][向上海、南京等地]輸送。

(解析:該句主語中心「發電量」同謂語中心「輸送」無法配合,因為能輸送的是「電」,而不是「發電量」,「發電量」只能論大小多少。)

2 暗中更換主語,造成主謂搭配不當。

如:春風[一陣陣]地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響聲。

改春風[一陣陣]地吹來,樹枝搖曳著,發出(沙沙)的響聲,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

(解析:根據主語「承前省」的原則,原句「發出沙沙的響聲」的主語應該是「月光、樹影」,這顯然不合事理,發出響聲的應該是「樹枝」。要注意不可將「樹枝搖曳著」這句話後移,因為只有樹枝先「搖曳」,「月光、樹影」才會跟著「晃動」。

)(二) 動賓搭配不當。

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安靜)的教室。

改:(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教室)的安靜。

(解析:該句「打破了安靜的教室」,動語部分和賓語部分不能搭配,「腳步聲」打破的不是「教室」,而是安靜的氛圍。)

(三)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如:① (中學時代)(打下)的(堅實)的(基礎)知識,[為他進一步自學]創造了條件。

改:(中學時代)(打下)的(堅實)的(知識)基礎,[為他進一步自學]創造了條件。

或:(中學時代)(掌握)的(豐富)的(基礎)知識,[為他進一步自學]創造了條件。

(解析:該句是定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中學時代打下的」是「基礎」,不是「(基礎)知識」。如果要保留知識,可採用第二種改法。)

② 你們[要][注意]團結(跟自己「合不來」、「看不慣」)的同志。

改:你們[要][注意]團結(跟自己「合不來」)的同志。

或:你們[要][注意]團結(跟自己「合不來」,自己「看不慣」)的同志。

(解析:該句是狀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跟自己」和「合不來」是雙方的,而「看不慣」是單方面的。)

③ 老師沉思了少許,慢慢踱到了我的身旁。

改:老師沉思了一會兒,慢慢踱到了我的身旁。

(解析:補語「少許」表示數量少,與「沉思」不能搭配。)

(四) 主賓意義上不能搭配。

如:(秋季)的北京是(美麗)的季節。

改:(秋季)的北京是美麗的(城市)。

或:(北京)的秋季是美麗的(季節)。

(解析:該句的主幹是「北京是季節」,顯然不合情理。「美麗的」是「的字短語」,可以做賓語。)

★ 在檢查句子是否有毛病時,特別要注意檢查並列短語。並列短語充當句子成分,往往出現同有關句子成分不完全搭配的情況。

如:我[將媽媽的一張張笑臉和一句句言語]攝入鏡頭,製成相簿。

改:我[將媽媽的一張張笑臉]攝入鏡頭,製成相簿。

(解析:「攝入鏡頭」的可以是「笑臉」,「言語」卻不可以。)

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漫閱科技 1929年12月,聯共 布 政治局建立了以雅可夫列夫為首的集體化委員會,領導農業集體化運動。1930年1月5日,聯共 布 通過了 關於集體化的速度和國家幫助集體農莊建設的辦法 的決議,把全國完成集體化的速度分為三類地區。1930年初農業集體化達到高潮。同年2月20日,全國已有500萬的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