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坐蔸影響產量,怎樣防治水稻坐蔸?

時間 2025-04-30 14:25:03

1樓:之淡生暴麗兔

水稻坐秧也叫水稻僵秧、翻秋、發育後期等。主要是指某些稻田從分櫱開始到分櫱高峰期出現的一種異常生長情況,即水稻植株叢生短小,葉片僵硬,葉片深綠色或白黃色,生長停滯,很少發生分櫱。病株拔起時,根已老化,整個根呈黃褐色至深褐色,新根和鬚根很少或沒有。

有些水稻根部發黑,甚至腐爛,散發氣味等。這些現象被稱為「僵苗」。插秧後10-20天,秧苗根系受阻,蹲苗不長,分櫱少且晚,葉片僵硬,稻株叢生。

水稻死苗可使水稻生育期推遲10-15天,減產10-25%,嚴重減產35%以上。該病在水稻種植中大量發生,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的提高。水稻休耕一般發生在分櫱初期。

大公尺不上市的種類很多,原因也很複雜,族鄭大多是綜合因素造成的。

因栽培過早後受低溫和寒潮侵襲,表現為秧苗不生長,新老葉乾枯,幼葉常見水漬,有巢狀死苗和一簇簇死苗。另一種是冷漿型,是冷爛鏽田水溫低造成的。其特點是秧苗細長弱,稻叢短,團穗芹分櫱和出葉慢,葉鞘淡黃色,葉尖有不規則斑點,尖至基緣黃色,水稻根褐軟,根少而細白。

適時播種移栽、培育壯苗、採用半旱栽培、排幹曬田、迂迴灌溉、延長水道提高水溫、淺灌、深耕等方法防止水稻坐床。

每畝施石灰25-50公斤或石膏公斤,增加有效磷**。缺鋅引起的座位一般在移栽後2-3周達到發病高峰。首先是基葉的葉尖乾枯,然後在葉子中間出現褐色到赤褐色的不規則鏽斑,然後每片葉子從下到上陸續出現鏽斑。

老葉上的斑點逐漸擴大成片狀或條狀,葉片脆而易斷,出葉速度減慢,新葉變薄變窄,基部和中脈失綠,植株矮小,根弱,寒腐鏽田和陰塌畢山田常出現缺鋅現象。對於缺鋅,可用1%硫酸鋅浸根或硫酸鋅浸種預防。

如由於雨天持續時間長,氣溫和水溫都會下降。種植的水稻根系被低溫破壞後,漚制後出現軟棉甚至腐爛,不能長出新根。靠近根的葉子變黃,莖和葉變幹。

稻田缺乏微量元素。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土壤中缺乏鋅、磷、鉀。水稻缺磷缺鉀,根長得不好,葉綠。

缺鋅時,水稻幼苗心葉捲曲,抽不出來,葉子發紅。水田長期缺肥積水。人又高又瘦,土地肥沃貧瘠。

臉黃肌瘦的人,經過營養調理,可以長得強壯有力;貧瘠的土壤經過合理均衡的施肥和排水灌溉,就會變得肥沃,長出飽滿的莊稼。

2樓:金色年華

水稻坐蔸影響產量,怎樣防治水稻坐蔸?一是培育壯秧,臘友增強秧苗抵抗能力。適時移栽,並實行淺插。

深腳田、爛泥田,要注意待土壤沉實後再栽秧弊局絕,或鏟秧移栽,或採用半旱式栽培。二是對於深腳爛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中耕(薅秧),中耕後輕曬田,以便引出漬水和冷泉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溫,消除毒物,減輕毒害。三是根據坐蔸型別,及時補施速效性氮、磷、鉀肥租姿料,缺素田塊要及時補施缺素肥料。

如缺鋅田要補施鋅肥,用義大利進口優尼可鋅葉面噴施。有機酸過多的田塊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

中和毒素。在施用以上藥劑的同時可用以色列進口水稻專用肥-諾普豐進行葉面噴施,以便增強秧苗的抵抗力和抗逆性。

3樓:教育知識之家

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應針毀漏對易發生水稻坐祥慶蔸的纖宴爛田塊和爛泥田、冷浸田等,著重改善秧苗的生長環境,淺水栽秧,淺插秧,並注意氮、磷、鉀、微肥的比例。

4樓:網友

提前預防:培育壯秧,增強秧苗抵抗能力。適時移栽,並段棚啟實行淺插。

深腳田、爛泥田,要注意待土壤沉實後再栽秧,或鏟秧移栽,或採用半旱式栽培。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提早翻耕綠肥,注意肥料配合,增施磷、鉀肥和灰肥,補充微肥,重點是鋅肥握如。返青後及時中耕排水露田,或實行間歇灌溉,以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育。

按說明使用除草劑,減少毒害。常年發病田應實行水旱輪作,經1~2年旱作再種水和猛稻。

水稻坐蔸影響產量,如何防治水稻坐蔸?

5樓:慢慢來的節奏

<>水稻坐蔸也就是農民朋友經常所說的水稻赤枯病,還有人稱之為「僵苗」、「火風」的情況。水稻一旦出現坐蔸得情況就會造成非常明顯的水稻減產,這也是使做弊種植者十分頭疼一件事,所以瞭解清楚水稻坐蔸的原因,做好防範非常重要。

主要的預防措施如下:

在培育壯秧的基礎上,著重改善秧苗的生長環境,淺水栽秧,淺插秧,並注意適當增加鉀肥、鋅肥的比例,預防缺鉀缺鋅引起水稻坐蔸。出現這種情況後要及時給水稻田補充鉀肥,及時潑撒草木灰、硫酸鉀等。除了缺鉀之外,水稻還可能會發生缺鋅、缺磷的狀況。

對於這些情況種植者也純粗族需要及時補充肥料,例如缺鋅,及時補充硫酸鋅肥料。

對於爛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畝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有機肥10-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提高低溫,改善水稻根部生長環境,預防水稻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對中毒物質存在田塊注意採用半旱式栽培,及時薅秧、適時適量施用熱有機肥、排水曬田、增施鉀肥等方法減少有毒物質和增強秧苗抗性。

要做到淺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淺水促櫱。深水、深插、泥溫低,都會影響秧苗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故須實行淺水栽秧,以增強光照,提高水溫和泥溫,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進水稻健壯生長。

其實水稻坐蔸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做好預防工作。育苗時期多育壯苗,增加稻苗的抗寒能力、凳隱抗病能力。另外做好稻田的排淤排水工作,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等。

對於經常發生坐蔸情況的稻田進行土壤改良,另外還可以採取水旱結合的輪耕制度等。

6樓:金牛

首先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選用土壤比較肥褲顫沃寬廣的土地,而胡芹敗且在施肥的時候一定要使用農家肥,千萬不要使用外邊買的肥料,也要首公升經常給植物多澆水,也要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如果出現了小蟲子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及時的噴灑除蟲劑。我覺得如果能做好這些方面的話,一定可以防治水稻出現坐蔸的現象。

7樓:星了

在水稻種植之後,一定要及時的補充水分,使用一定濃度的旦指農藥化肥,這一定比例混合成一定濃度的水分,養料觀察在水稻上面,並且芹核要及時的清理掉周圍的枯枝雜草嫌遲掘。

8樓:酷少香

培凳碰廳育壯秧,可以增強秧苗抵抗能力,可以對於深腳爛泥田,大肥棗隱田,要立即排水中耕,根據做吵讓篼型別及時補施速效性痰,磷,鉀肥料,缺素田塊要及時補施缺素肥料。

9樓:灰灰慧闖天涯

首先就是噴灑一些農藥,然後也需要適當的少澆一些水,一定要選擇一些雀慼慼排水透氣一點的土壤田地,而且也要選擇鉀元素為主的一些頃陵肥料,這樣的話就可以成功預防仔蘆這個問題。

水稻坐蔸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10樓:面對如初見

部份稻田,在水稻開始分櫱至分櫱盛期常出現一種不正常的生長狀況,即稻株簇立、矮小,葉片僵縮,葉色暗綠或發白、變黃,生長停滯,分櫱很少發生。拔起病株時,可見根部老化,整個根系呈黃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和鬚根沒有或很少,有的稻株根部發黑甚至腐爛,發出硫化氫臭味等。這些現象稱為「坐蔸」,又稱「赤枯病」、或「鐵鏽病」。

是一種常見的水稻生理性病害,如不及時防治,對產量的影響很大,一般可減產l0%~20%,1、預防缺鉀缺鋅引起水稻坐蔸。施底肥時,注意氮、磷、鉀、鋅肥的比例,畝增施氯化鉀公斤、硫酸鋅公斤。

2、預防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對於爛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畝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提高泥溫,改善秧苗根部生長環境。

3、淺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淺水促櫱。深水、深插、泥溫低,影響秧苗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故須實行淺水栽秧,以增強光照,提高水溫和泥溫,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水稻坐蔸怎麼辦?

11樓:小助手天天

水稻坐蔸是指因過於密植或溼度過高等原因,導致水稻成熟時,底部大量生長出無粒穗,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和質量。解決水稻坐蔸的方法如下:

1. 避免過度密植:適當調整水稻行距和株距,使植株生長均勻有序,避免過度密植造成的水稻坐蔸現象。

2. 控制溼度:在水稻成熟的時候桐扒,應及尺輪棚時控制田間溼度,適時進行灌水和抽水,以便提高空氣透氣性和降低田間溼度。

3. 科學施肥:合理施肥,善於採取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方式,維陵則持土壤肥力良好,使水稻生長健康穩定。(建議諮詢當地農業技術專家)

針對水稻坐蔸問題,我們需要科學管理土地,在生產中採取恰當的措施,減少水稻坐蔸發生的概率。

水稻不坐蔸,應該怎麼做呢?

12樓:小李同學

本發明的目的遊睜凱就是針對前水稻秧苗移栽、拋植或早拿機插大田後,秧苗坐蔸、神喚返青慢、 不發新葉、不生新根,進而影響秧苗生長,不能夠形成高產苗架,降低稻穀產量之現狀,而提 供一種水稻返青活顆不坐蔸調理劑。

13樓:雙子小黑嘿

一定要把握好播種的時間,要增加一些營養,要及時施肥,也要施一些有機肥。

14樓:創作者

先了解水稻的具體生長情況,之後對水稻進行移栽,而且要保證水稻的生長情況,也需要定期進行澆水。

15樓:浩海永寧

一種方法是使大乎用硫酸鋅,解決低溫的情況下的問題,這樣水稻塌擾就會坐蔸,第二種方法就是去團仿旦把水都排出去,把田地曬乾。

水稻種植中,水稻坐蔸的原因有什麼?

16樓:繩到吧

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大約7000年前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始種植水稻。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南方的主食之一。在過去,水稻主要種植在南方,但現在東北也是水稻的主要產區。

水稻種植面積比較大,春天來臨,氣溫逐漸公升高,花開花落,還要進入水稻移栽季節,什麼是水稻坐騎?如何預防?水稻套袋栽,又稱硬秧、分櫱等,主要是指部分水田的水稻植株在叢生、矮小葉片、深綠色或白黃色葉片、生長停滯、分櫱期少分櫱等情況下的不正常生長狀況。

<>整個根系呈黃褐色至深褐色。沒有或很少有新根和鬚根。有些稻根發黑甚至腐爛,發出難聞的氣味。

這種現象被稱為「剛性苗」。水稻移栽10-20天后,幼苗根系被堵塞,幼苗矮壯,分櫱少,分櫱晚,葉片僵硬,植株叢生。水稻生育期延長10ー15天,產量下降10ー25% ,嚴重者產量下降35% 以上。

這種病害在水稻栽培中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水稻的增產。

水稻假根苗一般發生在分櫱初期,假根苗種類繁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冷害型水稻植株可分為兩種型別。第一種型別為寒害型,是早期栽培後低溫寒潮侵襲所致,表明水稻幼苗不生長,新老葉之間乾枯,幼葉常見水漬,巢內有死秧和死秧成簇。

另一種是低溫果肉型,由於冷腐鏽病田間水溫過低而造成的表現是秧苗瘦弱,水稻灌叢矮小,分櫱葉遲緩,葉鞘黃化,葉尖有不規則斑點,且從葉尖到基部邊緣呈黃色,根系褐色柔軟,白根少而細。

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什麼是水稻立枯病?怎樣防治,水稻立枯病怎麼防治?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發性生理病害,對水稻秧苗素質影響極大。水稻立枯病分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兩種。生理性立枯病主要發病原因為秧苗對土壤酸鹼度 水肥氣熱條件不適,而出現的發病症狀,表現為植株矮化 變黃 新根少或無新根,發生輕時,苗床秧苗變黃,嚴重時秧苗成片枯死。病理性立枯病是由於土壤中病原菌侵染引發...

稻苗立枯病怎樣防治,水稻立枯病怎麼防治?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溫多溼 溫差大 土壤偏鹼 光照不足播種量過大 秧苗細弱等多種因素所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水稻秧苗素質和水稻單產的提高。所以必須採取以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預防水稻立枯病的發生和蔓延。一 分析 水稻立枯病從 上可分為兩種型別,一是真菌性立枯病,...

水稻早衰怎麼辦,水稻早衰影響產量,水稻為什麼早衰?

水稻早衰是在抽穗後到成熟期間呈現莖葉枯萎 未老先衰,致使子粒不充實,癟谷增多而減產,農民叫做 立稈死 或 返秸 常給稻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水稻早衰的原因,一是地勢低窪,通氣不良,使土壤中有害的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 乳酸 丁酸及過量的二價鐵離子等積聚,危害根系的生理機能,降低根系活力,嚴重時發生黑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