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雅以說汽車
通過對兩個最佳防治期的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該病對水稻苗期的危害。水稻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常見病害,特別是冷空氣的頻繁入侵,加之田間管理不當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流行危害,染病的稻苗出現黃、死或綠枯症狀。水稻細菌性枯萎病在溫度和溼度適宜的情況下,可被各種土壤中的熟悉的細菌感染,所以噴藥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生產方式,也是防治細菌性枯萎病的最關鍵時期之一,即一般可在水稻落葉後、覆土前噴藥。
或在揭開稻膜後及時噴灑,在適宜的條件下可預防水稻細菌性枯萎病的感染。通常按照畝用40%福-甲霜靈300克,兌水50-100公斤,在稻田裡均勻噴灑一遍。切記一定要用足水,既要補充稻田或苗床所需的水分,又要有效殺滅土壤中的中性枯萎病菌。
此外,還可以用二噁英製劑進行苗床消毒防治。在稻田出現零星細菌性病害症狀時,必須及時用瑞苗綠400-500克兌水75-100公斤均勻噴灑,以徹底殺滅病苗和土壤中的細菌性枯萎病,如果發病較多,還要及時清除病菌,先用5-7天后再進行防治,一般連用2-3次。
稻田較乾旱時,還要加大水的用量,以保證防治效果,也可在第一次用藥後灌橘返足水,但此時藥量不減,水可減半使用。在苗木枯萎病防治噴藥初期,藥劑應加入保和豐、安利邦或美星葉面肥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可迅速使染病苗木綠色生長健壯。圓讓飢在噴藥防治時,二氧六環或40%福-甲霜等藥劑效果也較好,但應注意用量比預防使用的劑量要大。
總之,水稻苗期苗枯病在落土前滑鋒,或揭膜後,以及田間零星發生時是及時用足藥、用足水防治的最佳時期,通常效果也最好。
2樓:邂逅浪漫
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選用無病地作為參床。正確的防治方法是可以採用化學防治,可以根據種植規帆亮行模的大小來配備好消毒液對土壤態譁進行消毒。鍵清同時種植地需要在乙個通風透氣的環境,避免環境過於潮溼。
3樓:吱吱吱吱心
人參的種子應該提李薯前消毒,要選擇透氣性比猜搏較好的土壤,在種植人參之前應該土壤消毒,種植好了之後不會曾塑料薄膜,在哪兆者人參長出來之後應該進行噴灑農藥,也應該及時的去除雜草這樣才能防止立枯病。
4樓:灰灰慧闖天涯
首先就是一定悶閉要給這些人參多噴灑一些農藥,然後就是也需要找乙個訴訟性比較好的地方,透氣埋罩納性比較好的地方去栽種人參,並且地面需要保證沒有積水,這樣的話可能發病彎沒的可能性會比較小一些。
5樓:帳號已登出
應該要用速克靈15克拌磨碰喊土後覆蓋,可以用77%可殺得可溼性瞎野粉劑500倍液灌根,還是要根吵襪據具體情況來防治。
人參立枯病在各個栽培地區均有發生,人參立枯病怎麼防治?
6樓:海南島民呆呆
在中國,人參自古以來被稱為「草藥之王」。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著名的滋補品,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市場需求一直很可觀,種植效益也很好。
在人參種植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遇到一些疾病。今天,邊肖將帶您瞭解人參的常見疾病及防治措施。一、人參病。
1.有害症狀。病主要影響葉、根、根。
發生在7-8月雨季溼度高的時候。4年以上的植物病情特別重。葉子上的傷口浸滿了水,呈深綠色。
根部感染黃棕色軟腐病,根皮易剝落,內部組織呈黃棕色不規則花紋,有腥味。
2.預防和控制方法。(1)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排水條件;增加磷肥和鉀肥的使用量;(3)發現病株立即摘除並焚燒,病點用5%石灰乳消毒;發病前每7~10天噴1次1:
1:120 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連續2~3次。二、人參菌核病。
人參的核盤菌會損傷4年以上人參的根,芽和蘆葦頭也可以被殺死。發病初期根部外觀無異常,但內部組織柔軟,指壓脆弱,然後逐漸變成灰黑色軟腐。患病植株的地上莖葉前期輕度皺縮,後期枯萎死亡。
春秋季氣溫低、溼度大、土壤透氣性差時容易蔓延。
(1)注意排水,防止溼度過大;發現病株後,用土挖出來,用5%石灰乳消毒病點,然後換成無病土;病重的地塊,挖人參根加工商品或消毒後另地種植。第三,人參枯萎病。1-3年生人參在出苗和展葉期間發病嚴重。
受傷的人參苗莖在土面下乾溼土交界處收縮成褐色環狀,苗崩死。(1)播種前用每畝3公斤50%多菌靈處理土壤;(2)病株立即清理焚燒,病點用5%石灰乳消毒。加強田間管理,保持通風,避免土壤溼度過大。
以上是人參的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我們必須在種植過程中加強田間管理。
7樓:pan小
1、田間管理:要想預防人參立枯病出現,從土壤方面就要做好預防措施,提供疏鬆通氣性好的沙質壤土,定期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對於田間管理一定要加強,定期鬆動土壤保持疏鬆,及時排水避免積水,這樣能減少病害出現。
2、種子消毒:播種之前,需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多菌靈拌種,或是用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浸種10-30分鐘。
8樓:杭寧學長
1、選對地方。 人參不宜連作,以前茬穀子、玉公尺土地較好。 2、土壤消毒。 在病害較嚴重、土壤細菌較多的小區,要用殺菌劑對土壤進行消毒滅菌。 3、加強苗木管理。
9樓:墨墨天予
播種之前,需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多菌靈拌種。一定要加強田間管理,定期鬆動土壤保持疏鬆,及時排水避免積水,這樣能減少病害出現。發現有病株出現的話,可以及時拔除掉,並噴灑相應的藥物,控制病情蔓延。
10樓:教育知識之家
人參立枯病主要是因為感染了立枯病菌引起的,這些病菌是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組織上越冬,春季氣溫公升高後,就會侵染到人參植株。氣候情況也會影響,在低溫多溼的條件下容易出現此病害。要想預防立枯病,可提供鬆通氣性好的沙質壤土,定期鬆土,播種前對種子消毒,發現病株拔除掉,及時噴藥處理。
如何防治人參立枯病?
1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立枯病是人參苗期的主要病害,我國參區普通發生,常造成參苗成片死亡,是參業生產中影響參苗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參立枯病在低溫多溼的條件下極易發生。立枯病多為害一二年生幼苗,三四年生以上植株在生育初期,亦常受此病為害。病害發生時病菌侵害表土以下(3~6釐公尺)乾溼土交界地方的莖部,被害組織初呈淺黃褐色,之後被害莖部腐爛和縊縮呈黃褐色長斑,逐漸深入莖內,最後植株死亡。
發病部位有時生有淡褐色蛛絲狀黴狀物,有時附著小土粒狀的菌核。病菌在出苗前侵染,可使小苗不能出土。發病後,從中心病株迅速向周圍蔓延,幼苗依次倒伏,造成成片死亡。
立枯病菌是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組織上越冬,第二年春土壤溫溼度適宜時,開始萌發侵染植株,逐漸向四周蔓延,此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
防治方法。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低,疏鬆通氣性好的沙質壤土,實行隔年整地、用充分熟化的土壤育苗;加強田間管理,勤鬆土挖好排水溝,保證參棚不漏雨,參地不積水,使育苗畦水分適宜,可減輕病害發生。播種前用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拌種,或用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浸種10~30分鐘,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土壤處理,倒土做畦時用速克靈10克/公尺2,多菌靈10克/公尺2,綠亨50克/公尺2拌入播種層中,然後播種可控制立枯病的發生。幼苗出土後,發現中心病株立即拔除、銷燬,如發病面積大,將病區扒成堆,隨即噴施15%立枯靈500倍液,70%土菌消1500倍液,50%速克靈1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等農藥將發病地塊封閉澆灌,使土層溼潤3~5釐公尺,或灌到病土的周圍,切斷病源,可控制立枯病的蔓延。
但注意藥液不要噴到葉面上,葉面如沾有藥液,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以免發生藥害。
怎樣防治人參立枯病?
1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立枯病是人參苗期的主要病害,參區普遍發生,立枯病不僅為害1~2年生幼苗,三至四年生以上植株在生育初期,亦常受此病危害,一般發病率為,常造成參苗成片死亡,損失較重,是參業生產中影響產量的主要原因。
1)病狀。立枯病病菌侵害表土以下(3~6釐公尺),乾溼土交界處莖部,被害組織初呈淺黃褐色,然後被害莖部腐爛和縊縮呈黃褐色長斑,使植株死亡。病菌侵染幼苗,可使小苗不能出土,出苗後主要侵害莖部,發病後,從中心病株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依次倒伏,造成成片幼苗死亡(圖14)。
圖14 人參立枯病。
1.病原菌絲體 2.立枯病幼苗。
2)發病原因。
病原菌為絲核菌屬真菌。該病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春土壤溫溼度適宜時,開始萌發侵染植株,逐漸向四周蔓延,此菌是一種偏酸性的兼性寄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
立枯病在低溫多溼的條件下極易發生。當氣溫在12~18℃,土溫在14~16℃,土壤溼度30%~35%,排水不良等條件下發病較多。東北地區5月末開始發生,6月上中旬為盛期,6月下旬為末期,7月上旬基本停止。
華北地區約提早1個月發生。土壤5釐公尺深的溫度在15~17℃,含水量為27%~32%,立枯病發生蔓延極為迅速。
3)防治方法。
選用疏鬆的土壤或砂質壤土,實行隔年整地,用充分熟化的土壤栽參。
作床後,在床面上每平方公尺施入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15克,並拌入5釐公尺深土層中進行土壤消毒。
用種子量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用綠亨1號2000倍液在人參出苗前灌溉土壤深入2~3釐公尺土層對人參立枯病防效達,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型、高效、廣譜內吸性農藥,主要對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有特效。
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並用400~600倍液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灌根,以防未病植株發病。
13樓:還你如今
發病症狀:立枯病在前2年人參生參苗期受害最嚴重,主要在參苗的莖基部位,多發生在與土壤乾溼土交界處,初期病斑呈淺黃褐色後呈黃褐色凹陷,參苗受害嚴重成片時,葉面逐漸萎蔫,莖部變軟。彎曲,嚴重時可造成參苗成片倒伏死亡。
發病條件: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溫度連續偏低、溼度大時病菌容易侵染,幼苗抗病力較弱,病菌易於侵害幼苗,發病後植株產生病菌,再向四周侵染蔓延擴充套件造成危害。苗期植株密度過高,通風不良造成幼苗徒長,從而也降低了植株的抗性,導致病害發生加重,嚴重影響人參保苗率和產量、質量。
最佳防治方案:
1.土壤消毒:多菌靈+敵磺酸鈉,每畝2-3公斤+碧卡菌肥5公斤均勻撒入地表,翻勻地可減少立枯病60%以上;
2.惡黴靈+立枯靈+乙蒜素,稀釋800-900倍,噴霧或灌根可減少立枯病80%以上;
3.碧卡根聰聰稀釋500倍灌根可減少立枯病90%以上。
三位一體,上噴下灌,內有土壤消毒、苗期噴霧、苗穩定後灌根,防治效果最佳,不易被土傳病害感染,根腐、漚根、爛根極少發生)。
注:在防治土傳病害時,採取「上噴下灌」的方案,效果更快、更好)
人蔘菜的栽培管理技術,莙薘菜的栽培技術
一 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人蔘菜莖為肉質莖,在扦插育苗時,一般要選擇已經充分老壯的枝條,插條長約10釐米左右,入土深度為5釐米。苗床儘量選擇新土或經消毒的營養土。苗床消毒主要殺菌和消除地下害蟲,可用40 五氯硝基苯 50 多菌靈可溼性粉800 1000倍液淋施,或用90 敵百蟲晶體500 800倍...
超促成栽培在什麼時候定植,促成栽培一般在何時定植和保溫?
中國農業出版社 超促成栽培的花芽分化比自然條件下常規育苗提早1個月左右,因此可根據花芽分化的情況確定定植時期。一般在定植前要對花芽分化進行檢查,花芽分化株率達到80 以上,即可定植,這樣定植後花芽分化株率可達到100 如定植過早,分化株率不高,開花不整齊,影響產量。不同品種花芽分花的早晚 快慢不同。...
人蔘在南方能夠種植成功嗎,人蔘能在南方種植嗎
很難在南方推廣種植。人蔘 panax ginseng c.a.mey 別稱是 黃參 地精 神草 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 東北三寶 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被稱為中藥國寶。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鬱閉度0.7 0.8。通常3年開花,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