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美德,中國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有哪些

時間 2021-05-04 03:32:37

1樓:

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有一賣菜人早起去集市上菜。半路上撿到一沓錢,趁著天黑,就把錢揣了起來。天亮以後,查了一下,好大一筆錢,有十五兩銀票。

拿了一張半兩的,買了兩貫的肉,三貫的米,放在挑擔裡,也沒有買菜,就回到家中。把事情如實告訴了老母親。

其母不信,怒說:"你在欺騙我啊,就算是有人丟的,也不會丟這麼多,一兩張也就罷了。不是你偷的吧?如果真是撿的,就趕緊給人家送回去。

「的確是撿的,但是送給誰,怎麼還啊?」

「你在**撿到的,就在**等著失主回來,然後還給他!」母親說。

「我們家一輩子都沒有過一次買這麼多米和肉的時候,你一次買了這麼多,一定會招來禍端的。」母親馬上催促兒子回去還錢。

回去,果然看到失主在尋找。賣菜人敦厚,沒有追問失主丟失錢物多少,直接就把東西還了。旁邊看熱鬧的人覺得,失主應該拿出一些銀兩,有所表示。

沒成想,事主竟是一個吝嗇小人。「我丟了三十兩銀票,如今只拿回來十五兩,怎麼獎賞啊。」事主說自己拿回的錢數不對,賣菜人一時語塞,雙方爭辯不休,告到了衙門。

審案者覺得,賣菜人說得誠懇,於是暗地裡叫人請來他的老母親,瞭解了情況,果然一致。於是升堂結案:失者失銀票三十兩,拾金者撿到十五兩。

「這樣看來,買菜人撿到的十五兩,並不是丟錢人所丟的錢。這十五兩,看來是老天賞賜給這位慈祥仁義、知書達理的老母親的。」-審案者把錢給了賣菜人,命其拿回去孝敬賢母。

又對丟錢人說:「你丟的是三十兩,應該是丟在了別的地方,自己再去找找吧!」-於是,呵斥他離去。

圍觀的人無不拍手稱快。

擴充套件資料

拾金不昧的補償問題

對於失物復得,一般失主肯定對歸還者表達謝意。如果主動要求取得補償、索要報酬會不會變味,隨著不斷增多的失物歸還索要補償事件見諸報端,中國人幾千年拾金不昧的品質,在今天的社會裡反覆遭受著「拷問」。

作為規定有形物的歸屬和法律關係的基本法,物權法草案無法迴避拾金不昧這一話題。草案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

這是中國首次立法對拾金不昧者進行經濟補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楊興富就認為,凡是撿到東西了,都要給錢,不給錢就可以留置,這與傳統的社會公德是相互矛盾的,還是應該大力提倡拾金不昧。

復旦大學高麗建副教授也認為,從經濟學角度講,遺失物付費也許是合理的;但如果什麼事情都用金錢量化,無疑會導致我們整個社會精神世界的失落,也會讓一些高尚行為庸俗化。

也有專家認為,現行民法通則沒有明文規定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等於把道德要求寫進了法律,這顯然拔高和誇大了普通人的思想覺悟程度,忽略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對利益的要求,這容易導致拾得人失去歸還的動力。

北**學院教授王軼認為,草案寫進了歸還遺失物有權索取必要費用的新規定,是把公民由假想中的道德聖人恢復為普通人。

拾金不昧補償標準

物權法草案在規定遺失人須支付保管費等必要費用的同時,還規定若未支付必要費用,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有權留置遺失物。其實,調查發現多數人在自己丟掉東西失而復得後,願意給返還人適當補償或者饋贈,但人們經常困惑的是究竟該補償多少。

補償究竟包括些什麼內容,實際生活中也不是完全依照現行民法通則執行,而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按總額的百分比來支付;有的支付費用的同時適當小額酬謝;有的按照懸賞廣告的承諾來支付。

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屈茂輝認為,應大膽借鑑德、日等地民法中關於遺失物拾得者的補償立法。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德雲則認為,物權法作為基本法只是確定拾金不昧者可以獲得賠償這一原則,具體的操作是很複雜的,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可以通過法院判例來解決。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對拾金不昧者的補償,物權法只是規定一個原則,而具體如何補償主要還是靠當事人之間的約定。

物權法草案最後如何從法律上規範拾金不昧行為,還有待審議。人們期待通過後的法律給「拾金不昧」帶來一種適應現代社會、更易於為遺失人和拾得人接受的全新內涵和理念

2樓:古方紅糖

1、拾金不昧事蹟

有一位秀才何嶽,字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於是把錢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

「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

「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嶽)得以託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

秀才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客窗閒話》書籍

《客窗閒話·義丐》原文:

秀才何嶽,號畏齋。嘗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拾金不昧,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

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

因託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

2、給大家講個古代拾金不昧的小故事。

有一賣菜人,早起,去集市上菜。半路上撿到一沓錢,趁著天黑,就把錢揣了起來。天亮以後,查了一下,好大一筆錢,有十五兩銀票。

拿了一張半兩——即五貫的,買了兩貫的肉,三貫的米,放在挑擔裡,也沒有買菜,就回到家中。把事情如實告訴了老母親。

其母不信,怒說:「你在欺騙我啊,就算是有人丟的,也不會丟這麼多,一兩張也就罷了。不是你偷的吧?如果真是撿的,就趕緊給人家送回去!」

「的確是撿的,但是送給誰,怎麼還啊?」

「你在**撿到的,就在**等著失主回來,然後還給他!」——母親說,

「我們家一輩子都沒有過一次買這麼多米和肉的時候,你一次買了這麼多,一定會招來禍端的。」——馬上催促兒子回去還錢。

回去,果然看到失主在尋找。賣菜人敦厚,沒有追問失主丟失錢物多少,直接就把東西還了。旁邊看熱鬧的人覺得,失主應該拿出一些銀兩,有所表示。沒成想,事主竟是一個吝嗇小人。

「我丟了三十兩銀票,如今只拿回來十五兩,怎麼獎賞啊。」——說自己拿回的錢數不對,賣菜人一時語塞,雙方爭辯不休,告到了衙門。

審案者覺得,賣菜人說得誠懇,於是暗地裡叫人請來他的老母親,瞭解了情況,果然一致。於是升堂結案:失者失銀票三十兩,拾金者撿到十五兩。

「這樣看來,買菜人撿到的十五兩,並不是丟錢人所丟的錢。這十五兩,看來是老天賞賜給這位慈祥仁義、知書達理的老母親的。」——審案者把錢給了賣菜人,命其拿回去孝敬賢母。又對丟錢人說,

「你丟的是三十兩,應該是丟在了別的地方,自己再去找找吧!」——於是,呵斥他離去。

圍觀的人無不拍手稱快。

3樓:大大大大倩倩

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

(何嶽)得以託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擴充套件資料:

拾金不昧指的是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多用來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

典故出處:清·吳熾昌《客窗閒話·義丐》。

原文:「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

白話文釋義:

於是讓里長為他在集市中購置了溢位房子,置辦貨物和產業,並且在門楹處表字「拾金不昧」。

例句:小剛把拾到的一百元錢交給了民警叔叔,他的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

4樓:麼麼球

原文: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

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

」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

」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託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

(何嶽)得以託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中國古代的發明,中國古代都有什麼發明

風兒慢慢飛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時間1秒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希望能幫助到你!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鍾 手機使用者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另附豆腐麻將 手機使用者 印刷術 火藥 造紙術 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手機使用者 地...

中國古代飾品,關於中國古代首飾的介紹

1.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 釵的鼻祖。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2.簪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髮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 花草 動物 鳳凰孔雀 吉祥器物 如意 等形,並可用金 玉 象牙 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 鏤花及盤花等...

中國古代的衣著,關於中國古代服飾分類

漢服,全稱是 漢民族傳統服飾 又稱漢衣冠 漢裝 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 明末清初 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 華夏 漢 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 衣冠上國 禮儀之邦 錦繡中華 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