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圍棋一流國手都是年輕人

時間 2021-06-12 06:08:22

1樓:褪去一身桀驁

吳清源著名圍棋手吳清源,因為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當時所有超一流高手,被稱為“昭和棋聖”。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提出了新佈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內拐為代表的吳清源定式,晚年又將畢生精力放在了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他更以畢生之體悟,融匯古老的中華文化,提出21世紀的圍棋“六合之棋”。

李昌鎬韓國第一個圍棋九段李昌鎬,是世界圍棋歷史上難得的奇才,曾創造多項圍棋歷史記錄,開創了“李昌鎬時代”(1996~2006)。從2023年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起,李昌鎬共奪得20個個人賽冠軍、13次團體賽冠軍(作為主將奪得8次)。李昌鎬已實現世界圍棋大賽“大滿貫”,

阪田榮男日本著名圍棋棋手阪田榮男,一生獲64個比賽冠軍,本因阪田榮男坊七連霸,14次日本棋院選手權戰冠軍,11次nhk杯冠軍。棋風犀利,有“剃刀”、“治孤阪田”與“大阪田”之稱。 兩次獲得七冠王,從59年爬上日本棋界的頂峰,阪田開始長時間活躍於日本棋壇。

而最大的偉業是兩次獲得七冠王。

曹薰鉉韓國著名圍棋選手曹薰鉉,2023年入段,是世界最年少的初段。2023年升入九段,是韓國第一個九段棋手。他是第一屆應昌期杯冠軍,第七屆富士通杯冠軍,第六屆三星火災杯冠軍。

在韓國棋界,曹薰鉉堪稱為無可置疑的第一高手。

趙治勳韓國著名旅日棋士趙治勳,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圍棋強國日本獲得72次冠軍,成為獲日本棋戰頭銜次數最多的棋手,同時還創造了多項紀錄。趙治勳外號“七番棋魔鬼”,他在七番棋決賽中勝率極高,曾37次七番棋出場中,29次獲勝,這在現役和歷史棋手中都是次數最多的。

本田坊秀哉日本明治 昭和時期棋士本因坊秀哉,東京都出身,原名田村保壽。棋風雄肆奔放,被譽為“不敗之名人”。同為日本本土派棋手,曾獨霸棋壇數十年。

小林光一日本著名圍棋棋手小林光一,以攻擊銳利、形勢判斷精確見稱,創有流行一時的“小林流佈局”。經常使用的摺扇上有“飛翔”二字。曾憑著紮實的功底,穩定的發揮,獲得59個頭銜,為日本圍棋頭銜獲得數紀錄排行第三名。

聶衛平中國著名圍棋運動員聶衛平,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棋院技術顧問。2023年被授予九段,2023年被中國圍棋協會授予圍棋“棋聖”稱號。2023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

四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11連勝,是其個人顛峰時期,也為圍棋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產生了重要影響。著有《我的圍棋之路》、《聶衛平自戰百局》等書。

劉昌赫韓國圍棋九段劉昌赫,外號玉面殺手的劉昌赫有世界第一攻擊手的美稱。90年代與李昌鎬、曹薰鉉、徐奉洙合稱韓國棋壇四大天王。 劉昌赫共獲得6次世界冠軍,其圍棋生涯橫跨20世紀末至21世界初。

2023年11月1日1. 2023年5月23日,人機大戰第一局在浙江桐鄉打響,經過猜先柯潔執黑先行。現在第一局比賽結束,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執白1/4子戰勝目前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

2. 18歲的中國圍棋少年柯潔闖入第二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決賽後放出豪言,稱他的決賽對手、棋壇傳奇李世石的贏面只有5%。這樣的表態有棋迷認為是霸氣十足

2樓:蔡蔡

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我們說一個結論,然後講一點圍棋圈相關觀點的發展歷程:圍棋已經是一個高度職業化的競技專案。

這裡的“國手”不是說最頂尖的超一流棋手,而是從大量業餘棋手中脫穎而出的職業棋手。也就是說這段話在講:20歲以前不成為職業棋手,那麼此生不要希望以純職業賽事,例如衝擊冠軍等獲得獎金為謀生手段。

換個角度講就會很明白了,你能想象一個20歲還沒進過正式隊伍的足球運動員以比賽為生麼?你能想象一個20歲以前沒有在省市比賽嶄露頭角的選手從此以巡迴比賽謀生麼?高度職業化的競技意思就是,那些從小才能天賦一流,努力程度還遠遠超過一般人的群體在不斷超越對手,超越自己。

圍棋產業在alphago之後,越來越受家長們歡迎,從事圍棋行業的人也是多種多樣的,要單說不拿頭銜資格就“此生無望”實在太過誇張。【曾經歷史不是這樣的】我們討論問題,首先要回到這個問題從**來的,為什麼被提出。(如圖:

阪田榮男九段(左)對陣藤澤秀行九段(右)吳清源九段圍觀的珍貴一幕)其實“20歲不成為國手終身無望”這種話,出現是非常晚的事情,戰後各國圍棋開始長足發展,直到2023年,時年26週歲的林海峰挑戰當時手握最高頭銜之一“本因坊”的九段棋手阪田榮男之前,阪田還曾經說過:“不可能有二十多歲的本因坊。”當然,你懂得,現實常常會打臉的。

以平常心著稱的林海峰九段林海峰九段出生於2023年,可以說是成長在戰後的佼佼者,從他奪冠之後,棋手問鼎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90年代以後】可以說棋手的成長與穩定的環境,越來越專業化的訓練方式關係非常密切。1992李昌鎬以16歲182天奪得東洋**杯成為世界冠軍,不僅他本人素質優秀,而且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受當時最強之一的曹薰鉉九段多年不斷指導:

少年李昌鎬奪得世界冠軍難得的一幕這裡提供一份2023年的奪得世界冠軍的最小年齡排行榜(前十位):  1.李昌鎬 16歲182天  2.

範廷鈺 16歲202天  3.羋昱廷 17歲332天  4.樸廷桓 18歲7個月  5.

朴永訓 19歲3個月  6.李世石 19歲4個月  7.江維傑 20歲4個月  8.

姜東潤 20歲5個月  9.朴正祥 21歲314天  10. 周睿羊 21歲317天可以看出,普遍6歲左右學棋的情況下,16歲奪冠是一個最高期望值。

最好的老師訓練下,十年磨一劍,確實如此。【“此生無望”背後的實際問題】回到我們最早的內容,說圍棋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競技專案,學圍棋不同於其他棋類,是需要離開學校,全天候在“道場”也就是專業的圍棋培訓機構訓練的。在專業道場訓練,每年最少十幾萬的高昂費用我們先不討論,只學圍棋,一年一年訓練下去,如果不出成績,小孩未來的就業發展空間會越來越窄。

如果13、14歲不能成為職業棋手,就要冒著中學不上的風險去專門學圍棋。很多年棋圈內一直有隱患,那就是每年都有多年努力失敗,沒有在關鍵比賽中獲得職業棋手資格的棋手積累下來,論智力不可謂不優秀,但是正常的功課越來越難以補救,沒有辦法正常參加大學的課程,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只能成為圍棋老師。有的時候很多人想說自己實力到了,運氣不足,客觀的說,現實就是現實。

羅素說,參差多型是幸福的本源。希望大家不要簡單被一些武斷的論斷影響,可以找到自己的快樂。

3樓:卷枋茵

作為圍棋選手,我從技術角度來說一下吧

我先講個老段子:說從前有個人吃包子,吃了10個包子後他終於飽了。

然後他想起自己此前準備**,於是哀嘆道:早知道吃第10個能飽,就不吃前面9個了!

聽完這個大家都是哈哈一笑,畢竟如果沒有前面9個的積累,哪來第10個的質變呢?

然而對於那些圍棋國手們來說,這不是段子… 最後一個包子是真的香!

這主要是因為,圍棋國手們(國內-世界冠軍)一般在15~20歲左右到達棋界一流水平,然後在25~30歲左右逐漸告別決賽舞臺。

在國手這10年左右的“巔峰期”裡,不斷增加的是“經驗”,而不是“技術”。因為技術在進化

以前我寫過人類時代的一個區域性定式,在幾年內的進化史,

而現在的ai時代,ai定式其實也在進化。

比如右上角柯潔在2023年人機大戰中下的ai定式,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可能有棋友說:佈局定式變很正常,那中盤都是戰鬥,也會變嗎 ?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思路變了”。

就像這個碰一樣,大家從以前的“保持距離”,變為了“短兵相接”。這與以前比彷彿是兩個遊戲了…

所以實質上國手們每年都是在學習“全新版本”,因此年輕人們有“後發優勢”。

國手們對年輕人們領先的並不是累積幾十年的技術+經驗,而是經驗+微量技術。

所以總是會有少量年輕人領悟了“新版本”的精髓,光速追上來。

並且國手們到了25~30歲左右,因為瑣事增多(結婚、帶學生、活動等)花在棋上的時間不可避免地減少,因此逐漸“不復當年之勇”。

4樓:互信互助互愛

競技遊戲本來就是年輕人的天下。

2023年,23歲的林海峰在日本名人戰挑戰45歲的阪田榮男。當時吳清源業已引退,阪田王朝如日中天,曾創下一年近百戰幾乎全勝的戰績,統治力十分恐怖。阪田榮男對林海峰頗為輕視,放言道:

“天底下哪有二十歲的名人?”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名人戰阪田折戟,林海峰加冕成為日本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名人。阪田時代宣告終結。

阪田榮男之所以敢說大話,是因為當時確實沒有這麼年輕的頂尖棋手。舊式日本圍棋,棋手的巔峰年齡是40歲左右。雖說也冒出過許多少年英才,但他們棋藝大成的年齡,都是在30歲以後了,到了50歲棋藝才開始衰退。

首當其衝的原因是:舊時代的權威,是掌握在長者們的手裡的。例如,作為一名長者的本因坊秀哉,就可以利用名人的權威順理成章地享受種種放到現在看來就是耍賴的特權。

包括但不限於:隨時打卦(中止對局),集體研究,打壓異己等等。

秀哉號稱不敗的名人,此人一年公開對局也就三四盤,每盤棋一下就是幾個月,門下數百**,更有號稱詰棋之神的前田陳爾之流,千變萬化都能給你擺盡,要是戰敗了才是件稀罕事。

這種權威一旦喪失,老一輩棋手的優勢也就難以維繫了。

其次,舊時代年輕棋手的水平普遍不高,培養是粗放式的,過度依賴天才的出現。舊時代的職業一段是被名人(九段)讓四子的格。這是職業棋手啊!

放到現在,世界冠軍也讓不動頂尖業餘2子,何況職業棋手之間,差距微乎其微。舊時代看似職業棋手數量不少,其實混日子的居多,真有水平的,基數遠比現在少。

再就是舊時代(主要是日本)圍棋比賽節奏慢,現代比賽節奏快。老年棋手不適應快節奏。

還有一個原因,大概就是棋手們也要生活吧。請各位三十歲以上的做題家自問一下,現在讓你們去高考,還能拿出當年的水準嗎?恐怕很難了。

年輕人可以心無旁騖,專精一藝,老年人做不到。高手之間,很多時候勝負不單純取決於技術,而是取決於心態。

實際上即使是舊時代,棋手們也知道後生可畏。老年棋手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上手執白棋並且享有種種特權,目的就是儲存老年棋手的體面。

讓子棋哪怕是讓先,輸了也不算太丟人。而上手可以打卦,回家研究,甚或永久打卦,就更是一個體面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