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表明,對所有的犯罪人,在一律平等

時間 2021-09-05 06:58:52

1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3條: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包括:

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

2、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3、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於所有的公民的保護或者懲罰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異;

4、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我國刑法是如何體現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在司法適用中如何貫徹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2樓:匿名使用者

1.司法上的人人平等,並不包括立法上的人人平等!2.

刑事司法活動不僅體現在定罪、量刑上一律平等,而且在行刑上也一律平等。 3.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刑法只規定了對犯罪人適用上的平等,但沒有規定對被害人保護上的平等。

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同樣的行為得到同樣的處罰,不允許有例外,即同一個法條得到同樣的適用。雖然根據罪刑法定原則的結果,違背了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但是,沒有違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3樓:匿名使用者

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貫穿於刑法始終,必須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域性性、根本性的準則,就是刑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刑法明文規定了三個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第3條明文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產生的思想淵源是三權分立學說與心理強制說。

但該原則的四項基礎則是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主義:民主主義要求,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由人民群眾決定,具體表現為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來決定;尊重人權主義要求,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須使得公民能夠事先**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後果,故什麼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在事前明文規定。

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如下:

(1)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必須是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法律,行政規章不得規定刑罰,習慣法不得作為刑法的淵源,判例也不應作為刑法的淵源。

(2)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

(3)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的不定刑與絕對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處罰範圍與處罰程度必須具有合理性:只能將值得刑罰科處的行為規定為犯罪,禁止將輕微危害行為當作犯罪處理;處罰程度必須適應現階段一般人的價值觀念。

(6)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對犯罪構成的規定必須明確;對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

(7)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類推解釋與擴大解釋的區別。一般認為,罪刑法定原則並不禁止擴大解釋,但如何釐定擴大解釋與類推解釋的界限,則是一個難題。從形式上說,擴大解釋所得出的結論,沒有超出刑法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即在刑法文字含義的「射程」之內進行解釋;而類推解釋所得出的結論,超出了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即在刑法文字含義的「射程」之外進行解釋。

從著重點上說,擴大解釋著眼於刑法規範本身,仍然是對規範的邏輯解釋;類推解釋著眼於刑法規範之外的事實,是對事實的比較。從論理方法上說,擴大解釋是擴張性的劃定刑法的某個概念,使應受處罰的行為包含在該概念中;類推解釋則是認識到某行為不是刑法處罰的物件,而以該行為與刑法規定的相似行為具有同等的惡害性為由,將其作為處罰物件。從實質上而言,擴大解釋的結論在公民**可能性範圍之內;類推解釋則超出了公民**可能性的範圍。

二、平等適用刑法原則

平等適用刑法,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規範在根據其內容應當得到適用的所有場合,都予以嚴格適用。刑法第4條明文規定了該原則。平等適用刑法,是維護合法權益的要求,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是預防犯罪的要求,是實現價值追求的要求,是作為規範的刑法本身的要求,是法治的要求。

平等適用刑法的具體要求是:對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予以平等的保護;對於事實犯罪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認定犯罪;對於任何犯罪人,都必須根據其犯罪事實與法律規定量刑;對於被判處刑罰的任何人,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刑罰。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的基本含義是,刑罰的輕重應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刑法第5條明文規定了這一原則。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罪與刑的基本關係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具體要求是:以客觀行為的侵犯性與主觀一是的罪過性相結合的犯罪社會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主體再次犯罪的危險程度,作為刑罰的尺度;換言之,刑罰既要與犯罪性質相適應,又要與犯罪清潔相適應。在立法上實現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注重對各種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的巨集觀**和遏制手段的總體涉及,確定合理的刑罰體系、刑罰制度與法定刑;在量刑方面實現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將量刑與定罪置於同等重要地位,強化量刑公正的執法觀念,實現刑與罪的均衡協調;在行刑方面實現罪刑法定原則,要求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的消長變化情況,合理的運用減刑、假釋等制度。

4樓:君眾律師事務所

您好!刑法的基本原則,具體如下:

我國《刑法》 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如能提供更多資訊,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5樓:匿名使用者

1罪行法定原則

我國刑法第三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該條規定體現了罪行法定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罪行法定原則決定了刑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並派出了習慣法的做法;禁止類推和不定期的刑,需要按照現行法律規定適用刑罰。

2罪行相適應原則

我國刑法第五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該條規定體現了罪行相適應的原則,其含義是指犯罪的輕重與所受的刑罰相稱,輕罪輕判,重罪重判。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國刑法第四條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該條規定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其含義是指任何人沒有地位、職務、出身等因素的區別,在法律適用上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享有特權。

6樓:匿名使用者

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義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確認和保護公民在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上處於平等的地位,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於法律之上的特權。

8樓:匿名使用者

(1)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2)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3)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要條件。

(4)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9樓:戚廣利

老百姓與**在適應法律上一個樣,任何人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10樓:love卟棄卟蘺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個意思! 不管有任何權利, 犯了法就是犯了法,就要依照法律處罰!

希望採納!!

11樓:柯瑋瀧從雲

a,b,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需要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二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三是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依法受到追究。因此,本題答案為abc。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指所有公民在所有法律面前都是一律平等的為什麼錯?

12樓:樂觀小山

因為人人平等

的原則的意思是指對等原則,也就是在同一客觀條件下的平等,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在實施法律時,即司法、執法、守法上的平等,這並不意味著公民在立法上也一律平等。

比如說不是同一客觀條件下,則有可能不會平等,比如精神病人與正常人,勞動者和老闆,執法者和被執法者,在不同的法律規範中,就不會完全平等。

擴充套件資料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範圍內的平等,即是法律適用的平等,而不是事實上的平等。平等權的含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內容有: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平等地履行義務;在我國,任何公民都受憲法和法律約束,不允許有超越法律規定的任何特權;

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實施法律、執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賦予公民權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條件下公民具有獲得相同權利的資格,並不表示行為能力上的平等。可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法律範圍內的平等,並不是事實上的平等。 以中國法律為例: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都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這條講的是,只要你是中國公民,你就能享受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沒有任何人或單位可以剝奪(法律規定的除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任何人不得強迫任何公民承擔法律以外的義務,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懲罰 這條所說的是不論你是什麼身份地位等等,都不能強迫公民承擔法律以外的義務。

13樓:劉昱律師

人人平等的原則是實際上是對等原則,即在同一客觀

條件下的平等,如不是同一客觀條件下,則有可能不會平等,比如大人和小孩,精神病人與正常人,勞動者和老闆,執法者和被執法者,在不同的法律規範中,就不會完全平等。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是指法律範圍內的平等,而不是事實上的平等 平等權的含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內容有: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平等地履行義務;在我國,任何公民都受憲法和法律約束,不允許有超越法律規定的任何特權;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實施法律、執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賦予公民權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條件下公民具有獲得相同權利的資格,並不表示行為能力上的平等。

可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法律範圍內的平等,並不是事實上的平等。

15樓:陳金華

憲法第32條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立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刑法第4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具體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不論其出身、地位、職業、財產、才能、政治面貌,都應追究刑事責任,平等適用法律,依法定罪、量刑、行刑,不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具體體現:在定罪、量刑、行刑3方面。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適用法律的平等,並非指立法、司法的平等。此原則更注重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人格是平等的,但是權利義務是有差異的。如《婚姻法》規定的男性的法定婚齡是22週歲,女性是20週歲。

這裡的平等體現不管是男、是女都得守法,不符合法定婚姻的婚姻是一個無效的婚姻。差異體現為,男女有別。

什麼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個法律指什麼法

馨馨雨玥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是指任何人犯罪,適用法律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的原則。1 人人都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岐視 2 任何人犯罪,都沒有超越刑法的特權 對任何人定罪量刑,都必須依照刑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著什麼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民主權利 人身權利和其他各項自由權利。為了保證這些公民權的真正實現,還採取相應措施,在司法 行政等方面切實加以保障。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 種族 性別 職業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財產狀況 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遇到不法的事情的時候,大家都有義務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方面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時又允許有人觸犯法律而不受制裁,這是不可能的 以下哪項最符合題乾的斷定

酒家是魯智深 題乾的意思就是 又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允許特權階級的存在,二者之間是矛盾的。所以,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者允許特權階級的存在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 二者之間是不矛盾的。因此,從選項中找出不矛盾的語句判定就可以了。或者 要麼 都是選擇性詞語。二者可以替換,一定語境下意思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