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性特徵是什麼?2 新時代推進

時間 2021-09-08 02:32:3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性特徵是探索創新。具體而言,包括3個特點:

1、以探索科學發展模式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線。

2、 以加強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

3、以各種形式的生態示範區、試驗區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抓手。

二、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六大原則」。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3、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5、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6、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2樓:春天故事

我回答第二個問題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三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五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六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3樓:匿名使用者

生態文明建設階段性特徵: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的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哪些重要原則?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好哪些原則?

4樓:風雨答人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5樓:甯的故事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三是良好生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6樓:哥達尼思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保護自己的環境,淨化自己的空氣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0

7樓:司馬鑄劍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全面戰略部署,其中最顯著的亮點有三個:一是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佈局;二是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就是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三是指明瞭建設生態文明的現實路徑,就是「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保(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理念的重要昇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整體佈局頂層設計的科學完善,意義重大而深遠。

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基礎,延續了人類社會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的歷史血脈,承載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成果,貫穿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生態文明之所以擺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人類自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在創造輝煌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資源危機、生態災難、環境危機,以致發展不能持續,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類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積極推動、逐步形成的一種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階形態。

以生態文明取代工業文明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這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克服危機的明智之舉。

多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建設生態文明,注重節約資源,注重產業結構的調整,注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黨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5年來,舉國上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推進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國近半數的省份積極開展了生態省(區、市)建立活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喜人。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下大力氣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很有遠見、很有深意的重大戰略舉措。

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選擇這樣一個巨集大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就是針對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狀況。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制約越來越明顯,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生態系統退化,自然災害頻發。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要儘快消除生態環境危機,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為主要標誌的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轉方式、調結構、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制度

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應當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兩型社會」、搞好制度建設。

第一,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源頭上抓起。在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比重較大,第三產業比重始終沒有突破50%。第二產業消耗了全國70%的能源資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這70%中的70%。

加上一些地方和行業「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產方式,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危機。所以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第二,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搞好「兩型社會」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既是生態文明的本質特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兩者是一個有機整體:資源節約了,有利於環境友好;環境友好的社會,資源的產出率一定是高的。

所以我們必須節水、節地、節能,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大力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第三,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加強制度建設。一要改革幹部考評制度,堅決摒棄以gdp論英雄的考核標準,代之以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考評標準,也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的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二要完善資源環境經濟政策,健全並嚴格執行資源環境法律法規。

三要強化公民生態道德教育,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生態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如今,我們已經取得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初步成效。可以預見,未來的中國,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征程上,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談談你對生態文明的理解,並從不同角度論述我國如何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秦光明 十八大報告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重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 回答了什麼是生態文明,所謂生態文明就是 要 樹立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2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 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3 把生態文明建設的放在突出地位,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 ...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研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現在就是圍繞著這個環保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小李讀歷史 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 以自然規律為準則 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深刻揭示了建設生態文...

怎樣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內涵,如何全面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生態文明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大自然本身是極其富有和慷慨的,但同時又是脆弱和需要平衡的 人口數量的增長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可阻擋,但人類歸根結底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活動不能超過自然界容許的限度,即不能使大自然出現不可逆轉地喪失自我修復的能力,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