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層管理崗位而言,哪些能力對成功尤其重要 10

時間 2025-06-15 23:00:15

對高層管理者而言,尤為重要的管理技能是什麼

1樓:網友

1、授權技能;

2、人際交往技能;

3、訓導技能;

4、衝突管理技能。

2樓:流色香柔

大局觀 前瞻能力 指導能力 組織協調能力 判斷力。

3樓:命理師三清

1、概念思維,管理者對複雜情況進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運用這種技能,管理者必須能夠將組織看作乙個整體,理解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想像組織如何適應它所處的廣泛的環境。尤其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說,這種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2、人際溝通,良好的語言溝通可以下屬理解你,認同你,繼而跟隨你。

3、技術技能,對於高層管理者來言,技術技能反而顯得不足重要,但是很多高層管理人員也都是從基層起步,所以基本瞭解熟悉技術技能。

4樓:往底比斯

教育訓練,這樣才能建設你的管理團隊。

5樓:寒月嘯天

用人——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地方。用人之所長,無不可用之人。用人之所短,無可用之人。

決策——拍板、下決定。

以上兩點是必須自己掌握的核心能力,其他的能力也很重要,但大多可以授權。

6樓:網友

識別人的能力,用人的能力。

管理者的三項基本技能對高層管理者的重要性

7樓:天行健管理諮詢

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

1、技術性技能。

技術性技能指的是對某項活動,尤其是對涉及方法、流程、程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動的理解程度和熟練程度。對於外科醫生、**家、會計師或者工程師之類的職業,我們很容易想像出他們在履行專職工作時所表現出的技術性技能。技術性技能涉及的是專業知識和專門領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對相關工具和規章政策的熟練運用。

2、人際性技能。

人際性技能指的是管理者能否作為團隊一員有效地開展工作,以及在自己領導的團隊中能否促使大家團結協作。技術性技能主要是「處事」(應對的是流程或者實物),而人際交往技能則主要是「待人」。這種技能既體現在個體對上級、同級和下級的感知方式上(以及如何判別他們對自己的感知),也體現在由此而產生的行為反應方式上。

3、概念性技能。

概念性技能是指以整體視角看待企業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認識到組織中各個部門是相互依賴的,並且任何乙個部門所發生的變化會影響到其他所有部門;這種認識還可以擴充套件到單個企業與整個行業之間、單個企業與整個社群之間,以及單個企業與國家這個大背景所具有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力量之間的種種聯絡。

如果管理者能夠認清這些關係,並且分辨出各情境中的決定性因素,他就能夠採取有利於組織整體利益的方式行事。

重要性總結:

這三種技能的重要性是相對的,隨著管理層級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對於低層管理,技術性技能和人際性技能最重要。對於中層管理,管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際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

而到了高層管理,概念性技能就成為管理取得成功的首要技能。

乙個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應具備哪些能力?

8樓:北京湖北大廈

管理者應具備的六項能力 :

1、溝通能力。為了瞭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乙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 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於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 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藉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 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2、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 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衝突, 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

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 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瞭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衝 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3、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 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 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瞭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

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 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4、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 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 力。

5、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乙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 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6、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乙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乙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乙個組織 來建立企業。

根據這種說法,當乙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 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麼複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高層領導者應具備哪些能力和技能

9樓:徭祥

工作業績 1.目標達成度 與年度目標或與期望值比較,工作達成與目標或標準之差距,同時應考慮工作客觀難度。

2.工作品質 考慮工作的品質,與期望值比較,工作過程、結果的符合程度(準確性、反覆率等)。

3.工作速度 考慮工作的速度,完成工作的迅速性、時效性,有無浪費時間或拖拉現象。

4.費用控制 與目標或與期望值比較,實際費用控制程度及費用開支的合理性、必要性。

工作能力 5.計劃性 工作事前計劃程度,對工作(內容、時間、數量、程式)安排分配的合理性、有效性。

6.管理能力 把握下屬的個性、才幹,指導、輔導與激勵下屬,統一組織行動的能力及用人能力。

7.協調溝通 與各方面關係協調,化解矛盾,說服他人,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

8.應變力 應對變化,採取措施或行動的主動性、有效性及工作中對上級的依賴程度。

9.改善創新 問題意識強否,為了更有效工作,改進工作的主動性及效果。

10.判斷力 預見性及決策準確性,對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發展趨勢與機遇的把握程度。

11.人才培養 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及對儲備人才的培養情況。

12.周全縝密 工作認真細緻及深入程度,考慮問題的全面性、遺漏率。

工作態度 13.全域性觀念 團隊合作精神,立足全域性,從整體出發考慮處理問題能力。

14.以身作則 表率作用如何,嚴格要求自己與否,遵守制度紀律情況。

15.工作態度 工作自覺性、積極性;對工作的投入程度,進取精神、勤奮程度、責任心、事業心等。

16.執行力 對公司的戰略、決策、計劃的執行程度,及執行中對下級檢查跟程序度。

17.品德言行 是否做到廉潔、誠信與正直,是否具有職業道德。

上述考核專案均表現出色,成績優異,能為群眾信服。

10樓:胡水生

作為領導者,你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對培訓崗位的認知是什麼,對“銷售管理”崗位如何認識?

您好,朋友 對培訓崗位的認知一般包括 培訓崗位的目標 任務 態度與期望結果。培訓是為了提高組織的業務收益,提高生產力,培訓是組織發展的業務合作伙伴。沒有確定業務收益的培訓是在浪費的金錢和員工的時間資源。培訓對員工有哪些作用和意義 良好的培訓對員工的好處有五點 1 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滿足其對知識渴求...

現金管理的目標是什麼,對企業而言,現金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真帆丶 現金是企業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企業開展正常生產活動的基礎,是保證企業避免支付危機的必要條件 同時,現金又是獲利能力最弱的一項資產,過多地持有現金會降低資產的獲利能力。現金的管理要與其持有現金的動機聯絡起來考慮,企業持有現金的動機為 1 交易性動機 企業持有現金是為了滿足...

對管理學而言,總結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各種技能和他們所擔當的角色,謝謝大家了

還是經驗比較重要!以身作則 管理者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要求 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應具有那些能力? 對於任何一個職場人來說,都有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但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成為管理者的人並不多,這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管理能力的這個問題。管理者需要有比非管理者更出色的能力,而這些能力並不神祕,歸納起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