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後下一年會有什麼災害 5

時間 2025-06-19 16:30:10

聖嬰後下一年會有什麼災害

1樓:欣亦心雨

又稱聖嬰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就是沃克環流圈東移造成的。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熱帶海洋洋流與大氣互作用的產物。

至於聖嬰形成原因,則是當代科學之謎。大多科學家認為不外乎兩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

赤道信風、地球自轉、地熱運動等都可能與其有關;二是人為因素。即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劇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1997年12月份就出現了20世紀末最嚴重的一次聖嬰現象。海水溫度的上公升常伴隨著赤道幅合帶在南美西岸的異常南移,使本來在寒流影響下氣候較為乾旱的秘魯中北部和厄瓜多尔西岸出現頻繁的暴雨,造成水澇和泥石流災害。厄爾尼亂派諾現象的出現常使低緯度海水溫度年際變幅達蠢讓到峰值。

因此,不僅對低緯大氣環流,甚至對全球氣候的短期振動都具有重大影帶陪局響。一百多年來,著名的聖嬰年是:1891年、1898年、1925年、1939年~1941年、1953年、1957年~1958年、1965年~1966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3年和1997年~1998年。

2樓:匿名使用者

聖嬰第二改手滲年,其薯燃實也就是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時候,這對我國的影響是,東南沿核脊海臺風會更多,南方會更早進入汛期,降水量會更多,易發洪水。

聖嬰現象會給我國帶來的主要災害是什麼

3樓:惠企百科

對於中國來說,聖嬰易導致暖冬,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北方易出現高溫乾旱,東北易出現冷夏。比起單純的氣溫變化,極端天氣更容易引發危險。

1、颱風減少,西太平洋熱帶風暴(颱風)的產生次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次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中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乾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近百年來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都發生在聖嬰現象出現的次年。

3、聖嬰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19年3月19日釋出**結果稱,監測資料顯示,2019年2月以後赤道西太平洋有較強西風爆發並東傳,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溫異常有所增強,次表層大部為暖水控制。

且強度有所增強,上層海洋熱含量近期快速增長,近期大氣環流與海溫呈現出典型聖嬰的海氣耦合形態。

綜合分析熱帶太平洋大氣、海洋特徵及數值模式結果,預計本次聖嬰事件將在今年春夏季繼續發展,持續到冬季的可能性大,將發展成為一次中等強度的聖嬰事件。

為什麼今年是聖嬰年?

4樓:派派的社會

2023年有可能是聖嬰年。

據最新**,造成澳大利亞跡局罩東部洪水氾濫、美國和東非旱災加重的拉尼娜狀況,可能將持續到2023年。在北半球,持續姿鬧2個冬天髮臘猛生拉尼娜狀況很常見,但持續發生3個冬天則相對少見。

更多拉尼娜事情將提公升東南亞水災爆發的概率,並增加美國西南邊產生旱災和野火風險,另外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產生不同的風暴、颶風和季風方式。

世界氣象組織6月10日公佈的最新**表明,拉尼娜狀況有50%~60%的概率將持續到7月或9月,這也許提公升大西洋颶風活動。noaa氣候**核心**,2023年初產生拉尼娜狀況的幾率為51%。

聖嬰現象的表現:

聖嬰現象是大自然氣象迴圈的一部分,它的反覆出現具有一定的週期性,大約每3-7年迴圈發生一次,對全球天氣產生的影響可能長達一年。

聖嬰是全球氣候訊號裡最強的,它既會導致洪水,又能引發乾旱。曾有氣候學家警告說,隨著全球聖嬰氣候現象的開始以及其加劇全球變暖影響的事實,未來幾年裡惡劣天氣將會頻現。

對於全球,2009年又是乙個「聖嬰」年。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階工程師任福民介紹,2009年6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洋大氣就進入了聖嬰狀態,目前海溫偏暖已持續6個月以上,這就標誌著一次聖嬰事件已在赤道中東太平洋完全形成。

聖嬰在2023年4月出現嗎

5樓:乾萊資訊諮詢

可能會。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記老沒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16日公佈的會商**結果顯示,連續三年的拉尼娜事件將於2023年春季結束,不排除秋冬季發生聖嬰事件的可能性。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和河海大學日前聯合舉辦「2023年春季聖嬰及氣候**會商會」。

與會專家對今年春夏季聖嬰-南方濤動(enso)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針對今年春夏季中國各區域氣溫、降水、階段性極端天氣以鄭含輪及中國海區海溫的**情況進行了充分討論。**認為,赤道中東太平洋於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連續三年發生拉尼娜事件。目前,赤道太平喊信洋海洋與大氣狀態不利於拉尼娜事件的維持和發展,該事件將於2023年冬末春初結束。

預計今年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處於中性狀態,不排除秋冬季發生聖嬰事件的可能性。

聖嬰現象2016中國持續多久

6樓:網友

自2014年5月開始的聖嬰事件,目前仍在持續發展。國家氣候中心預計,聖嬰事件將至少持續發展到2015/2016年冬季,有可能成為1951年有系統記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而其強度將達到強聖嬰事件標準。

聖嬰是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海水溫度異常持續變暖的現象。本次聖嬰事件發生後,通過海洋和大氣的能量交換、相互作用,已經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多地的天氣、氣候產生影響,未來較長時間裡,它的威力還將持續顯現。

聖嬰今年真的會來嗎

7樓:芊雲說電影

聖嬰,簡單來說是乙個氣候現象,它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飛說。

據介紹,聖嬰是西班牙語「聖嬰」的意思。這個名字的起因是秘魯沿岸漁民在四五百年間發現其捕魚的時候,有些年份到冬季聖誕節海溫會異常變暖,這時打的魚就會減產,於是根據傳說就認為是聖誕節期間「聖嬰」到來了,造成了影響。

鄭飛指出,從監測公報來看,今年5月份已經進入到乙個聖嬰狀態,在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平均海溫相比常年平均值,超過了0.5攝氏度,但是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它是真正發生了一次聖嬰事件。

如果從5月份開始到7月份,這三個月一直御逗維持在正的0.5度以上的平均賀拆啟海溫,可能到7月底的時候會認為發生了一次聖嬰事件禪如。如果7月份海溫掉下來、8月份又公升上去,又要從8月份重新開始算了,之前月份增加的海溫就不算了。」鄭飛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院士指出,今年會不會發生聖嬰事件,還要看7月的平均海溫,目前認為有80%的可能性聖嬰會繼續發生,從大多數模式**的結果來說,還是比較傾向於7月份基本上能夠發生一次聖嬰事件的。

今年是不是會有聖嬰現像啊???

8樓:

是的,今年中國會南澇北旱。

9樓:手機使用者

聖嬰現象一般出現在,南美洲附近。

中國預計那一年會有核動力航空母艦

這個問題怎麼來說,只能是簡單的推斷。我國的軍工方面習慣集中力量研發高階 或者說戰略 在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就集中力量研發兩彈一星,再到後來的核潛艇都能看出高層的決心和勇氣。在核動力航母上也是一樣,現階段我國已經基本掌握航母的設計和核動力兩個關鍵的方面,那麼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將在短時間內開啟,最快的話20...

為什麼有一年四季,為什麼會有一年四季?

一年有四季,主要是因為地球公轉的結果,在地球繞著太陽轉動的過程中,根據離太陽的遠近,以及地球自轉時的偏角,造成地球表面冷熱南北交替出現,從而造成地球表面各地四季的出現,但由於地球自轉的偏角原因,在同一季節,地球上也會出現不同的現象。而四季的交替變化是與地球的傾斜有關了,正是由於地球是傾斜著繞太陽旋轉...

農村醫保結餘部分為什麼不能累計到下一年

因為下一年的醫保是重新開始計算的,並不加在一起算。 愛看 的昕 農村醫保就是每年一重新整理,有期限規定,是硬性規定,無法更改的。 新農合醫保費是按年度繳費和享受待遇的,也就是說繳費一年享受一年的醫保待遇,當年繳的醫保費只限在當年可享受待遇,下一年度要享受待遇必須要交下一年度的醫保費。 笙笙橙 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