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需要單獨建立流動人口的保障制度嗎

時間 2025-07-07 00:20:09

1樓:可千風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最後一道保障網」。自199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至今已近8年,該制度執行的現狀究竟如何?貧困地區是否也有這一制度?

當地財政能否保證這一救濟的實施?同時又是如何保證的?目前織就的這樣一張「社會保障安全網」神鎮能否保障城市貧困人口脫貧?

為此,中國網就上述問題專訪民政部救災救濟司社會救濟處王治坤處長。

中國網(以下簡稱中):我國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執行的現狀如何?是否大、中城市全部都有?

王治坤處長遊閉粗(以下簡稱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進行救助的新型社會救濟制度,它是對態敏我國傳統社會救濟制度的改革、完善和發展,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最後一道保障網」。

199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9月,***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9年底,全國667個大、中、小城市和1682個縣人民**所在地的鎮(縣城)已全部實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不少地方已把最低生活保障網擴大到了所有非農業戶口的居民。

到2001年第一季度,全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416萬人,月人均領取保障金60元左右。

流動人口是什麼概念?是不包括常駐人口的?獨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流動人口是,戶口不在本地的人,但是卻在本地生活、工作、等原因的人群。

3樓:匿名使用者

常住人口是取得當地戶口的居民,其他沒取得當地戶口的人都叫做流動人口。

4樓:我來了啊啊

都是扯淡。

常住人口指經常居住在某一地區的人口,它包括常住該地而臨時外出的人口,不包括臨時寄住的人口。

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的縣、市或者市轄區,以工作、生活為目的異地居住人員。

戶籍人口,是指戶籍在當地的人口。

所以,常住人口包括戶籍人口,包括流動人口大部分,不包括流動人口中的少部分。

流動人口不包括常住人口,只是與常住人口有交集。

流動人口社會保障,是指流動人口( ),對外來流動人口提供的社會保障。

5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目前還沒有嚴格的概念界定,一般而言,是指流動人口所在地,對外來流動人口提察則鍵供的社會保障,從更寬泛的角度看,需要考慮戶籍所在地對敗巧外出流動人員提供的盯坦社會保障。

辦流動人口婚育證明需要什麼條件,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要什麼材料

辦理材料 1 申請人持本人一寸近期 兩張 戶口簿 身份證 2 已婚的應持 結婚證 已生育的持 生育服務證 落實節育措施證明 查環查孕證明 3 政策外生育的,需持社會撫養費徵收收據等證件,帶 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申請表 流程 1 本人向所在村 居 委會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村 居 委會進行登記備案。2 戶籍...

流動人口的養老保險問題,流動人口交的社會養老保險有多少到個人賬戶

在你的戶口所在地,轄區的社保中心用你的身份證開設一個社保帳戶,每年的冬天去交納保費就可以了!每月交納的費用各地都有不同,是根據當地上一年的人平均收入決定的!就是每一年的基數不同,交費也不同,而且這個基數也有個檔次的問題,我們那裡分三個檔次,如果你交納數額比較高的那個檔次,你退休後能拿到的退休金也相對...

法律上講什麼是流動人口,與流動人口相關的法律法規?

流動人口是在中國戶籍制度條件下的一個概念,指離開了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無明確 準確和統一的定義。國際上,類似的群體被稱為 國內移民 internal migration 人口流動主要是由農村流向城市,由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由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沿海地區。流動人口可以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