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縱橫豎屏
在今河南省。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
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戰略決戰。
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戰爭結果: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磨察沒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至此,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
2樓:林詠倫
官渡之戰地點官渡,位於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之北,黃河之南,是從河北進軍河南地界的軍事要衝之地,因為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官渡大戰而聞名。官渡之戰 中國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
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脊李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弊模,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櫻卜遲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
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
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袁軍,燒燬全部囤糧。
訊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餘,袁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
官渡之戰是在中國的哪個省份的?
3樓:網友
官渡之戰是在中國的河南省的。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之一。這個戰役特別有名,主要是因為它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
關於官渡之戰的整體情況,相關資料是這樣記載的:在建安五年(西元200年),曹操所帶領的軍隊與袁紹所帶領的軍隊,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戰略決戰。曹軍奇襲袁軍(今河南封丘西)的糧倉。
通過這次奇襲,袁軍一舉擊潰了袁紹軍隊的主力。
糧草,是一支軍隊能打仗、能打勝仗的關鍵。曹操決定奇襲袁軍的糧倉也是出於這一點進行考慮的。曹操,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軍。
袁紹的兵力足、兵力強,但是曹操的軍隊並沒有從心理感受到「恐懼」 。曹操並沒有膽怯。而是採用了一種「明智」的選擇,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這次官渡之戰的勝利,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相應的基礎。
曹操的膽識、謀略也是一流的。這不僅僅是曹操自己過人的才智,還在於曹操特別看重人才,也善於發現人才的優點。他也比較容易接受人才所提供的意見和建議。
曹操對於人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擊潰實力雄厚的袁軍、逐漸統一中國北方。
曹操所帶領的軍隊,取得了這場官渡之戰的勝利。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人的軍隊。曹軍取得勝利的事實給了我們乙個啟示:
不要輕易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只要辦法得當、付出相應的努力,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生活中,自己也不要因為自己不夠優秀,而放棄了人生更高目標的追求。
我們要學會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來不斷提公升自己。
4樓:路邊的風兒
官渡之戰在河南省許昌市附近,而且正因為官渡之戰發生在附近,所以這個地方的旅遊也非常的發達。
5樓:巨集盛巨集盛
官渡之戰是在我國的河南省的,而且官渡之戰給河南省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戰役。
6樓:帳號已登出
河南省。在三國的時候,這個地方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連線三個地方的,而且也是有著很多肥沃土地的。
7樓:撒的謊
河南省進行開展的,而且古代在這些地方都是一些戰爭的地方,經常發生一些戰亂。
官渡之戰是哪兩方的戰役?
8樓:阿鑫聊生活
官渡之戰是奠定曹操統一北核顫方基礎的戰略決戰 。東漢獻帝建安5年(西元200年),袁紹擁兵20萬南下,進攻許昌,想一舉消滅曹操。不久,袁紹便帶兵渡過黃河,直逼官渡,跟曹操主力(曹操當時兵力只有4萬)決戰。
當時的袁紹不管是在兵力、糧草、佔有地盤等方面,都大大優於曹操。但袁紹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又對謀士猜忌多疑,屢誤戰機。曹操則雄才大略、多謀善斷,取得主動。
曹操許攸(原袁紹謀士,後遭袁紹猜忌改投曹操帳下)建議,出奇兵偷襲烏巢,放火焚燒袁紹的糧草,致使袁紹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曹操則全線出擊,殲滅袁紹的主力。最後,袁紹只帶了800名殘兵敗將渡過黃河,逃回河北。
9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祥棚相持於官渡,在此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喚鏈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謹鏈則軍主力。
官渡之戰是哪兩個勢力之間的戰役
10樓:咖啡素食
官渡之戰是曹操軍和袁紹軍之間的戰役。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沒落後,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為三國中魏國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因以少勝多聞名於國內。
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天下大亂,群雄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有名者可為其主,經過時間的演變,空間的轉換,形成三國鼎立態勢。我們具體來談談這三方當時的實力和戰力指數。官渡這場戰爭,它的出名就是因為敵對雙方的兵力相差之大,但結果卻是兵力少的一方夠通過自己的智謀、團隊的配合逆轉了整個局勢,並最終將兵力多的一方徹底擊潰,取得了這極具歷史時刻的勝利,這場戰役被成功收入歷史記錄,成就了千古一大美談,並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不光是對政治格局,還有對古文化的影響。
官渡之戰在哪裡戰的?官渡之戰地址在哪裡
官渡 今河南中牟東北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 三大戰役 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 今河南中牟東北 在此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 今河南封丘西 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
長平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的先後順序
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年 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 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參戰人數趙軍45萬人,秦軍保守估計也在百萬以上。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軍事家直到現在都...
朱德所指揮的著名戰役,朱德所指揮的著名戰役
和 率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對 革命根據地的三次大規模 圍剿 和 率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的第四次 圍剿。和 部署平型關戰役,後又配合忻口會戰,並指揮八路軍各師實行戰略,挺進敵後開闢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和 左權聯名部署 百團大戰。親自籌劃 指導石家莊戰役,開創對大中城市進行攻堅戰的先例。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