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出氣來是什麼感覺,太極拳怎樣才能練到氣?有氣後會有什麼感覺?有什麼要點?需要多久?

時間 2021-10-20 21:18:31

1樓:匿名使用者

氣感10分鐘就應該有。

方法:基本方法

太極拳的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背、垂間,有飄然騰雲之意境。清代拳師稱「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絕」。同時,還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我個人認為此種「氣」是通過練拳的過程中調節呼吸的節奏而形成的),這是作為太極拳的特點之一。

練拳要領: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鬆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鬆軟;胸——舒鬆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鬆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鬆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鬆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2樓:仍然_自由自我

真巧了,我也是在校大學生,也在練陳氏。也是師兄教的太極拳,他也是和個高人學的。

我認為,拳架正確了,打熟了。勁用對了,放鬆了,經絡通了,氣感慢慢就出來了。你先想想陳氏太極拳的10個要領你做到了幾個吧。要是10個要領都做到了,天長日久,你的氣感就出來了。

給你引用個帖子吧,不過這是楊氏的,應該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同初學太極拳的朋友談氣感

趙廷銘有許多好學敏求的學生誠懇地問我:「老師,我們同您學拳幾年了,學了幾套拳、劍,拳架好找,就是找不到氣感,怎樣才能找到,以便儘快地把拳運到身上,調化開氣血,達到健身的好效果呢?」

我說,這個問題問得好,說明你們求學的願望很強。學拳幾年還沒找到丹田氣感,也是正常的。因為還是在練習套路,掌握動作要領,求得姿勢正確規範這個階段。

還沒練到周身放鬆、周身協調,慢中求靜、靜中求動,式式以氣運身,走架如行雲流水,無斷續處,所以還很難體會到丹田氣感。大家知道太極拳是內外兼修、身心合

一、形神兼備的拳術,是把「道法自然」的辯證思想和中庸謙和的處世哲學融入其中,是極好的健身術、搏擊術、養生術,更是富有辯證哲理的實踐術,理論上是以陰陽哲理為基礎,外示安逸,內固精神的博大精深的東方優秀傳統文化。正像老拳師們所說的:「太極十年不出門。

」我體會就是這個道理吧。要練好得步入四個階段,拳家稱為四層功夫,即求形、求息、求意、求意氣結合,必須一層一層練,就像上小學、中學、大學、讀博士生一樣,一步一步上層次,不能急於求成,只有持之以恆、悟出拳中道理,用理打拳,用心練拳,每天晨練一小時如同服用一丸上百元的活絡丹,氣血通暢,深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感到其樂無窮,才會真正健身受益。

如何才能得到氣感,先談談我個人的粗淺體會吧。我曾患過大腦炎,從癱瘓受益於太極拳**到今天,還被評為市「健身老人」,所以感受很深。要說懂一點道理,還是在李天驥、趙斌兩位恩師親自教誨下理解的,恩師指點我:

「虛心實腹」,就會「氣益鼓盪」,動作要做到穩、柔、緩、勻;呼吸要細、勻、深、長,易於氣沉丹田,氣遍全身。方法運用腹式呼吸或拳勢呼吸都可以。練拳中行氣如九曲珠,即動作一起,意念就要跟上,意到氣到,好像珠子走盤那樣圓滑,沒有停頓,上下左右連貫協調,處處貫注著氣,使身體舒鬆,氣血暢達,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認真體會氣在全身執行時,感到內臟器官進行著氣的按摩,促進肌體與外界氣體交換,增進新陳代謝。讓內氣在體內產生感覺。首先,體現在手指上,經過一段時間練拳會感到手指發麻、發脹、發熱,這就是初步氣感,因為每個人體感不同,有的感悟快,有的感悟慢。

再逐步做到周身放鬆、心氣下降,收腹提肛,慢慢就會感覺到小腹發沉、發脹、發熱、腸鳴,這還只是初步有了丹田內氣的感受,雖然感覺還很弱,時有時無,繼續練下去會使之進一步充實飽滿,當然這時有名師指點會更快更好。第二,在練套路時從動作要領、基本用意、攻防含義中去體會就更會深透。推手時會根底紮實,沾、粘、連、隨和聽、化、拿、發掌握得更好,逐步實現你要追求的內外兼修,虛心實腹,獲得健身、醫身、防身、娛樂的目的。

3樓:公園練太極

很多人練太極拳不明白為什麼要放鬆,以為放鬆了就是不累,錯了,練太極拳如果身上沒有放鬆就不會有這種勁,如果一但找到了勁,恭喜你,離太極拳又近一步

4樓:匿名使用者

才一年是沒有感覺滴。至少要多練幾年才行。而且方法要對,聽你說的似乎師長挺有門路,暫且估計方法是對的,就是時間不夠了。

一開始的感覺很少,很微小,要仔細感覺才有。練到後來,練到第四層就會感覺身上有很多力,身體運用自如,控制輕鬆。練到第五層,就會感覺身上有無窮的力,身體輕飄飄的好像隨時可以離地,一拳打出去就會很有效果。

(練到第五層的人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宗師級人物,像張三丰張真人一樣。)

5樓:匿名使用者

說太多也沒用,氣感10分鐘就應該有,你把倆手平覺,按太極的基本要求,頭,肩,肘,舉3分鐘,然後沉肘做手的開合,就會有兩手相吸引與排斥的感覺,練太極拳就了身上個部就有一種如同手上的排斥與吸引的美妙感覺,還的練,我現在只是上半身有次感覺,下半身還沒有,聽大師們講解,應該從下往上練,我以前做反了,現在正在改,

6樓:

朋友,練才是關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這句話你應該聽說過吧,本人是練陳氏太極拳新架

一、二路、推手、散手、擒拿、陳氏太極單劍。追求的就是----武術的靈魂---搏擊。

7樓:濟南**太極拳

彆著急,持之以恆的練。平時再多看些理論書籍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 不用追求氣什麼的 , 氣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很多人拿它來故弄玄虛

9樓:匿名使用者

流動就是氣,凝聚就是精

太極拳怎樣才能練到氣?有氣後會有什麼感覺?有什麼要點?需要多久?

10樓:匿名使用者

身體時吸氣,收攏時呼氣

只要感覺呼吸沒有阻力就說明吐納到位了

要點就是要仔細感受自己身體變化

也就是悟性...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11樓:匿名使用者

吐納(觀呼吸)時可以感受到兩手(抱球)之間的排斥力和吸引力(逆腹式呼吸時,氣感會更強)。不斷地練習下去,兩手開合就會有磁力感,與呼吸沒有關係了,之後全身都可以體會到老子所說的風箱的狀態,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體呼吸。有了體呼吸後,才會體會到太極拳架勢的意義,正所謂:

練架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注:觀呼吸用478呼吸法,能誘發哈欠就算入門。

觀呼吸能隨時隨地打哈欠了,就可以去抱球了,一般1-3個星期就可以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力的。

練完太極拳之後,總是有氣悶的感覺!

12樓:福州武術館

太極拳是一種注意內功的拳術,而調節呼吸對太極拳運動起到特殊的作用。一般來說,練習太極拳時呼吸與動作配合的要領是:動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內收、蓄勁時,採用吸氣配合;動作在下蹲、伸臂蹬腳及手臂向外開、發勁時,採用呼氣配合。

簡言之,動作的合、虛、蓄用吸,開、實、發用呼。動作外展為呼,內收為吸;動作沉降為呼,提升為吸;發勁時為呼,蓄勁時為吸。不管哪種呼吸,基本要領都應是細、勻、深、長。

但是,在太極拳運動中並不是只有這一種呼吸方式,比如初學者練習時的自然呼吸法,陳式太極拳中的發聲呼吸法,還有在進行太極推手時胸式呼吸的運用等。下面分別對這幾種呼吸方式來進行分析論述。

一、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在呼吸時橫隔膜肌收縮,腹部隨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動為主的呼吸方式。從太極拳的生理特徵來說,腹式呼吸能加深和加大肺活量,也是這種呼吸方式,才能表現出太極拳的柔、勻、細、長,在動作配合上才能協調,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所採用的氣沉丹田,內外結合,纏繞運動,舒暢經絡等,都是通過腹式呼吸來完成的,腹部是「丹田」所在,練習時在身體端正的基礎上「意注丹田」,通過意識導引呼吸,將氣緩慢地傳送到腹部臍下,使腹部任其自然地起伏鼓盪,在充實飽滿地狀態下腹肌向四周產生緊張內裹之勢。太極拳是以腹部的鬆弛起到轉換重心和傳遞勁力的作用,也正因為採用這種腹式運動方式,使呼吸更加深長、自然、勻細,並且通過意識將氣徐徐吞吐,使呼吸方式符合動作運動的規律,而在運動生理學中還說到,腹式呼吸的吸氧量大,並且在呼吸中有加深氣息的深長作用,這對太極拳運動在沉穩的基礎上,呼吸達到柔勻、細、長起到一定的效果。

腹式呼吸是太極拳運動中最常用的呼吸方式。

二、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又稱混合式呼吸法。呼吸不隨意識和動作的改變而加以改變。自然呼吸就是不要過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動作的配合問題,在做好拳勢動作基礎上,呼吸以自然、舒服為宜,你覺得舒服了,就對了。

長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動作配合上了,這實際上是以動作來調節呼吸。這種辦法的前提是動作要準確,要合乎規格,要規範,對動作要求比較高。採用這種呼吸法在學習太極拳的初級階段中是特別提倡的。

因為自然呼吸法是使人們在練習過程中不加任何勉強或干擾的呼吸形式,練習者是為了記住太極拳的動作規格、路線、方法和要領,已無法在人體生理方面再做任何要求,在練習過程中只能獲得一種感性認識,對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並不完全理解,做動作時人體表現出停頓,不能起到節節貫串,相連不斷,一氣呵成和用意不用拙力效果。所以在練習太極拳的初期,呼吸法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將是形成腹式呼吸的基礎。

三、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這種呼吸的生理過程是胸和肋向外向上擴張,同時兩肩也向上抬升以幫助胸廓擴張,外界空氣便壓入肺內而完成吸氣,然後胸肋復還原位,兩肩下沉使胸廓縮小,肺內儲氣便排出體外而完成呼氣。而在太極運動過程中,要求練習者做到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等特點。那麼,胸式呼吸會無意識使胸廓緊張,外表會出現雙肩上聳、腹肌緊縮、頸項僵硬,在動作中就不能達到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的要求。

但是,在太極推手中,為了起到「引進落空」和「瞬間轉化」的作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是採用的。單個動作的練習就是利用胸部開合、提沉,起到以胸化勁的效果。

四、發聲呼吸法

是採用口鼻出聲的呼吸形式。在運動過程中,根據動作要求和技擊時的情景,利用呼吸機能的短促吸氣和呼氣,使呼吸在發勁時產生「哼哈」二聲。在太極拳運動中採用這種發聲來協助人體的各種發力動作,特別是在太極拳的技擊運動中,儘管都採用以四兩撥千斤的柔化方式為主,但是也有很多發勁動作,為了使勁發的有滲透力,發聲是一種最好的方法。

呼吸中的發聲能使人體的肌肉得到快速的收縮與舒張,具有較高彈性作用,還能使肌體得到放鬆。通過練習可以使人體內的意氣得到調整。練習太極拳時能起到以氣催力,以聲助威的功效。

這種呼吸方式通常在陳式太極拳中運用。

所以在太極拳運動中,正確運用呼吸方法,使呼吸、動作、意識三者緊密結合,形成內外合一,可以為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創造良好條件。

五、在太極拳運動中常見的八種影響呼吸方式的問題

1.憋氣 練習者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動作要求的規格、運動路線及造型上,就容易出現憋氣的狀態,憋氣的弊端在於肺部氣體不能很好的交換,影響血液中血紅蛋白細胞含氧量,氣血停滯,運轉不靈,導致全身動作受到影響。

2.僵直太極拳全身鬆柔,不使有分毫拙勁,僵直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初學者一般會刻意的注重動作的姿態,導致動作發僵,尤其是上肢,這樣難以演練出形如流水的拳法特點。

3.散亂 這是所有太極拳練習者都容易犯的錯誤,太極拳動作有開有合,有起有落,開手時胸廓開張,如不能及時吸氣配合,將影響動作的舒展及手腳擱置,動作規範受損。

4.短促在練習太極拳時易犯胸式呼吸的錯誤。氣不能下沉,而遊離於胸,太極拳的動作需要平緩地完成,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正是這一特定的運動形式所必須的,短促的胸式呼吸易造成動作的瀉勁與鬆弛,難以達到一氣呵成的技術要求。

以上講述了太極拳中的幾種呼吸方式以及它們的機理和運用,也提出了練習者容易出現的—些問題。總之,對於初學者練習太極拳,建議使用自然呼吸法,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太極拳練習者就必須有意識地使用腹式呼吸,在太極推手時胸式呼吸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而在陳式太極拳中的發聲呼吸法可以促使內氣暢通,使內勁全部放出。可見太極拳運動中,充分將呼吸方式與動作、意識的緊密結合,可以提高太極拳的演練水平、技擊效果和健身作用。+

太極拳分類,中國太極拳的種類

禾木由 1 楊式太極拳 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 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於健身。2 武式太極拳 圈小勁捷 緊湊靈巧 勢簡技繁 術法分明 古樸典雅 端莊灑脫。3 吳式太極拳 去掉重複和跳躍動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個鬆靜自然 架式緊湊 緩慢連綿 不縱不跳 長於柔化 獨具風格。4...

求太極拳往事,求太極拳往事

電影中張軍寶瘋了創造太極拳,現實中明末武將陳王庭退隱創太極拳。有本書叫 太極拳往事 你說的是這個嗎?楊露嬋偷拳 陳王廷頭頂棍棒 飛 孫祿堂耍洋大力士 求太極拳搞笑口訣 一個西瓜圓又圓 雙手在胸前作太極抱球動作 劈它一刀成兩半 一隻手作扶西瓜狀,另一隻手作刀狀綿綿地向下劈 你一半來 雙手左捋 他一半 ...

真正的太極拳,什麼是真正太極拳

真正的太極拳是依循王宗嶽太極拳論內的拳理,以鬆為基本,講求鬆空圓滿,用意不用力,並集合了養生 技擊於一身的武術,對走對了道的人,功夫隨拳齡而長,並無止境。只依拳架作表面的動作,不知講求內涵的,跟體操無異,故只可叫太極操而非拳。真正的太極拳不僅是形體的動作,還是意識運動,要意氣 精神 呼吸等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