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何能取得成功?
1樓:靜觀娛樂
在蘇軾出生之前,蘇洵是乙個喜歡吃喝玩樂,遊山玩水遊手好閒的人,蘇軾出生的時候蘇洵已經27歲了,隨著蘇軾的出生,蘇洵開始了自己的讀書。
蘇洵在經歷了科舉考試失敗之後,明白了這條路很艱難,他也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問題和不足,他也明白了只有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成功的走下去,所以蘇洵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積澱,就在蘇洵苦讀的這幾年間,恰好是蘇軾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
父親母親的言傳身教,對蘇軾的心智啟蒙、性格養成和思想素塑造等都起到了直接的模範作用,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蘇洵和蘇軾正好是印證了這種關係。
在蘇軾成長的過程當中,他看到的都是父親認真讀書的狀態,還有就是祖父和母親對於他言傳身教。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中,也養成了蘇軾是愛讀書的態度。蘇軾和蘇轍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後來蘇軾和蘇轍都以高分高中進士,驚動了整個京師。而且蘇洵獻給朝廷的一些政經和策略,在京城士大夫們中也廣為傳閱。
他們三父子在文學方面造詣,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績,最終都成為「唐宋八大家」之列。蘇洵雖然後來在官場沒有施展出自己的才華和報復,但是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蘇軾和蘇轍雖然官場幾度沉浮,但是他們我的為官之道都被百姓和後人津津樂道。
從此,成就了「一門三學士」的千年傳奇。
蘇軾的勵志詩詞名句
2樓:一口吃掉九個月亮
蘇軾的勵志詩詞名句,詳細介紹如下:
一、《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出門旅遊沒帶雨傘,結果天降大雨,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是找個地方躲雨,然後發一通牢騷,蘇軾是如何做的呢?即便全身溼透,也沒有找地方避雨,更沒有因下雨而影響心情,繼續邁著豪邁的步伐前行,從「何妨吟嘯且徐行」中可看出,蘇軾一邊走一邊唱歌,享受著雨打風吹的滋味。
3、雖然山路很滑,蘇軾並未停下腳步,穿著草鞋,主張拐走,彷彿比騎馬還快。「一蓑煙雨任平生」,更彰顯了他的豁達和開朗,從現實中的風風雨雨,推進到人生中的坎坎坷坷,無論未來有多少挫折,他都不會畏懼,邁著大步繼續前進。最後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更是體現出蘇軾的超然心態。
二、《凱洞緩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1、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2、這首詞寫於元豐五年,即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此時恰好是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蘇軾與友人一起到清泉寺遊玩,看到山腳下小溪邊的小草剛剛發芽,走過被雨水沖刷過的林間小路,聽到布穀鳥在樹上唱歌,置身於大自然之中,感受著春天的美好,心情甭提多愉顫衡悅了。
3、別人都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在蘇軾看來,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什麼時候都能重回少年時光,不必感嘆時光流逝,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才是最正確的選擇。這首詞篇幅很短,沒有引經據典,卻稱得上短小精悍,意境深邃,既體現出蘇軾曠盯模達樂觀的性格,又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蘇軾的古詩詩句,蘇軾所有詩詞
百小度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春宵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廬山的詩句 蘇軾,蘇軾「廬山」的詩句有哪些?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無人識故侯.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過廬山下 蘇軾 亂...
關於蘇軾的,關於蘇軾的資料
裝甲擲彈兵水瓶 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 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法家 畫家。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 舒州團練副使 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 1100年 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