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是什麼 七十八十呢

時間 2021-05-04 21:24:25

1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樓上的。

補充個出處:

《論語》(the analects):

《論語·為政第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 為政篇第二》

譯:我十五歲時,立志開始學習。到三十歲,能堅定自立了。

到四十歲,我對一切理,能通達不再疑惑。到五十歲,我能知道什麼是天命了。到六十歲,凡我一切聽到的,都能明白貫能,不再感到於心有違逆。

到七十歲,放任心之所欲,也不會有逾越規矩法度之處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一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3樓: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總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像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致改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耄耋(音maodie)

90歲-背之年

100歲-期頤

4樓:匿名使用者

60 花甲

70 古稀

80 耄耋

5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

詳解:一句無人不曉的話,卻一直無人真的曉得,甚至連並列成分省略的簡單語法現象,都沒被指出過。「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立」、「不惑」、「知天命」, m「於」,相當於「被」、「用」;「志」,「志」的古字,標記。

「志於x」,用x來標記。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十有

五、三十等年歲數字,大致和孔子達到某種相應境界的實際年齡相關,但並不表明這個體經驗有著任何絕對的意義,例如,並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與「立」之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些境界也並不一定按年齡機械地被賦予某種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種標記;

二、所有以往解釋都忽視了「志於」的省略,而把後面的境界當成「學」的必然結果,更把每種境界當成一個固定的標準,卻不知每種境界是自足而動態的,每種境界都有其「成住壞滅」,之所以是「志於」,只是把每種境界用一個名言標記而已,決不能掩蓋其鮮活的當下呈現。

「學」,「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聞見」而「學」,「學」而「行」,「學」是貫通「聞見」與「行」的樞紐,「學」,包羅萬有,相應境界、所為,以「學」為標記。

「立」,世間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窮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窮其位次,如此境界、所為,就以「立」為標記。

「不惑」,「立」則有其「患」,「患」則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窮其「不患」,則不能「不惑」,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為,就以「不惑」為標記。

「天」,時也;「時」,當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知天命」,當下生存而呈現智慧。所有的智慧,都離不開當下的生存,否則都是虛無幻想,智慧的成就,必須是當下生存的鮮活呈現,這境界、所為就以「知天命」為標記。

「順」,遵循;「耳順」,「耳」,「聞」也,「聞」與「見學行」是不可分的,「聞見學行」遵循什麼?就是「知天命」。「聞見學行」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耳順」,這種境界、所為,以「耳順」為標記。

「從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從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謂「矩」?「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依從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這境界、所為以「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標記。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白話直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境界、所為用「從此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來標記,三十歲的境界、所為用「窮盡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現實可能位次」來標記,四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透徹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現實可能位次的不患」來標記,五十歲的境界、所為用「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讓智慧依當下生存鮮活地呈現」來標記,六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而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以成就內聖」來標記,七十歲的境界、所為用「依從民心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位次而成就外王」來標記。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6樓:逗比逗無悔

六十而耳順。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 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處:《 論語 ·為政》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7樓:dy落花挺好

六十而耳順。

出自於《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註釋】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⑥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逾矩……」。於是聽過或讀過聖人言的40歲左右的男人都自詡到了「不惑之年」。所謂不惑,無非是說把功名利祿、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徹了,大徹大悟了。

借用莊周的話說就是「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說什麼追求也沒有了,無所謂了,與世無爭了,而是說追求開始趨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節操等等……。

但就嚴格意義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歲左右的男人都達到了「不惑」的狀態,孔聖人是在說自己,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大多數的人的人生軌跡似乎更合乎《禮記·曲禮上》的描述。《禮記·曲禮上》雲: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在這裡,人生階段劃分的內涵與孔聖人的劃分內涵大相徑庭了。孔子說:

四十不惑,禮記則說:四十而壯——當官的年齡;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瞭,禮記則說:

五十服官政——到了理應掌握權利的年齡了;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善意的分析別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要接受了;禮記則說:六十而指使——到了該有資格命令別人的年齡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基本上很少人知道孔子說的是什麼意思,稱命只有三兩一的人知道五十歲才知道,我五十多還不知道六十耳順什麼意思,等到六十再和你們說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古稀。

11樓:徐哥循益

三十而立,是指的一個時間段。

三十歲了應該有所成就,這是應該自立的年歲,所說的成家立業其二得一就是有所立。當然,現代的解釋會跟孔老夫子的原意有些出入,現實世界引申了時代的看法和具體要求。

12樓:命運與夢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

詳解:一句無人不曉的話,卻一直無人真的曉得,甚至連並列成分省略的簡單語法現象,都沒被指出過。「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立」、「不惑」、「知天命」, m「於」,相當於「被」、「用」;「志」,「志」的古字,標記。

「志於x」,用x來標記。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十有

五、三十等年歲數字,大致和孔子達到某種相應境界的實際年齡相關,但並不表明這個體經驗有著任何絕對的意義,例如,並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與「立」之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些境界也並不一定按年齡機械地被賦予某種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種標記;

二、所有以往解釋都忽視了「志於」的省略,而把後面的境界當成「學」的必然結果,更把每種境界當成一個固定的標準,卻不知每種境界是自足而動態的,每種境界都有其「成住壞滅」,之所以是「志於」,只是把每種境界用一個名言標記而已,決不能掩蓋其鮮活的當下呈現。

「學」,「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聞見」而「學」,「學」而「行」,「學」是貫通「聞見」與「行」的樞紐,「學」,包羅萬有,相應境界、所為,以「學」為標記。

「立」,世間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窮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窮其位次,如此境界、所為,就以「立」為標記。

「不惑」,「立」則有其「患」,「患」則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窮其「不患」,則不能「不惑」,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為,就以「不惑」為標記。

「天」,時也;「時」,當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知天命」,當下生存而呈現智慧。所有的智慧,都離不開當下的生存,否則都是虛無幻想,智慧的成就,必須是當下生存的鮮活呈現,這境界、所為就以「知天命」為標記。

「順」,遵循;「耳順」,「耳」,「聞」也,「聞」與「見學行」是不可分的,「聞見學行」遵循什麼?就是「知天命」。「聞見學行」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耳順」,這種境界、所為,以「耳順」為標記。

「從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從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謂「矩」?「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依從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這境界、所為以「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標記。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境界、所為用「從此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來標記,三十歲的境界、所為用「窮盡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現實可能位次」來標記,四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透徹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現實可能位次的不患」來標記,五十歲的境界、所為用「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讓智慧依當下生存鮮活地呈現」來標記,六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而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以成就內聖」來標記,七十歲的境界、所為用「依從民心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位次而成就外王」來標記。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麼意思,語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是什麼意思

65戀雨 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這裡的 立 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 與 惑 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三十而 立 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時,已掌握一定...

三十而立,全句,三十而立,全句

檢測 張立鵬 原句 論語 為政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如下 孔子說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

男人真的三十而立嗎?男人真的要三十而立嗎

三十而立這四個字可以說是每一個沒有社會背景 沒有人際關係 沒有金錢的男人之夢想,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這一類人 以上三沒 都較早熟,卻都很自信,都要強,總想著離開學校後一定要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當我們帶著夢想,帶著責任,滿懷信心的踏入社會時,然而現實社會並沒有我們起初想象的那麼容易,幾年的工作下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