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生死觀

時間 2021-05-05 21:11:56

1樓:手機使用者

王羲之《蘭亭集序》既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鋪陳,又借題發揮,圍繞生死的重大問題抒發感慨。雖然文章內容比較艱深,卻是對學生進行生死觀教育不可多得的名篇。

其一在於第二段中作者引用的古訓「死生亦大矣」。這句話出自《莊子·德充符》:「常季曰:

『彼(王駘)兀者也,而王先生(王:超過),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莊子借孔子之口說,說明王駘這個殘疾人在死生這樣的大事上舉重若輕,精神進入到一種無所依賴的境界,原因是他主宰著事物的變化而不因為外物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心境,所以莊子進一步地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莊子·德充符》)。就莊子來說,他實際上是以生死的虛無而否定世俗,對所處的現實社會進行了徹底的顛覆。

王羲之藉此句只是表達「生」之難得、「死」之令人悲痛的觀點。一者人「欣於所遇」而「得於己」只是一時的快慰,「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的感傷時刻終會到來。

二者「向之所欣」,「已為陳跡」只是「俯仰之間」,生命何其短促!三者人的生命長短完全聽憑自然,人在自然偉力的面前何等渺小!正因為生命如此寶貴,人怎能怠慢有限的生命,怎能不用永恆的生命價值回報自然對人的恩賜!

其二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句。東晉時期國勢日衰,士大夫們大多不求進取,他們崇尚老莊,大該玄理,一時玄談之風盛行。莊子曾說:

「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東晉時期士大夫階層對老莊哲學的膜拜,反映出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力斥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的看法為「虛誕」、「妄作」,一反東晉士大夫沉溺老莊唾餘談玄的時風,認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量齊觀。

王羲之的深刻之處在於,一方面他坦然承認生命的脆弱短暫,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生和死的本質的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如行屍走肉般地「生」,應該讓自己的生命空間充實豐盈。王羲之的這種對生的執著與熱愛的積極的人生態度,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前後期的諸多文化大家。李白的《擬古十二首》之九說: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其中雖然不乏人生的豁達,但也並無多少豪邁振奮的成分可言。王羲之的筆下則湧動著熱愛生命的激流,啟示著後人不斷書寫瑰麗的生命華章。

其三是抓住第三段的「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乎」句。王羲之「悲」從何來?今人看待前人,總是把他們的是非曲直看得清楚分明,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今人在創造歷史的時候,他們是否真正地吸取了前人的教訓?

他們對前人的看法有沒有可能由自身所驗證?如此說來,人類社會是很難達到認知的完美境界的,甚至會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這正是王羲之的嘆惋之處!基於對人生的這種認識,王羲之不是安於現狀,沉溺於無謂的感喟,而是「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他要用優美的文字為當時的盛會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燦爛的一筆!

王羲之的感嘆警醒著人們:如果聽憑人生虛度,任其蒼白荒蕪,那就真的可悲了!

一個人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怎樣看待死亡,王羲之從一次普通的宴遊活動感悟人生,對這些問題作了精彩的回答。

2樓:手機使用者

裡面關於生死觀的兩句是: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晉人的生死觀。作為一篇書序,本文是極其特殊的,作者在完成了一般所必要的「交代」後,獨出機杼地作了借題發揮,道出了俯仰一世之間的人生感懷。在本文中,這一點的闡發是最為重要的,它也是文章論述的主旨所在。

錢鍾書說過:「目光放遠,萬事且悲。」《蘭亭集序》中一再喟嘆─—「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這個「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憂患意識和對生命侷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從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悅,「信可樂也」。又能從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來滿足。自然是永恆的,人生卻如此短暫且慾望無止盡,而更多時候是「心想而事不成」,這樣「人生的矛盾」又是綿綿無盡的。有人分析說,在《蘭亭集序》中作者借題發揮,闡明瞭他的生死觀,是其曠達性格使然。

但是,他畢竟生活在國勢日衰的東晉前朝,士大夫們大多意志消沉,不謀求進取,對他也不能說毫無影響。因此,文中出現了低沉的調子,例如以「修短隨化,終期於盡」說死,這是難以苛求的。對此,筆者以為值得商榷,這並非「難以苛求」的問題,說東晉士人「意志消沉,不講求進取」,也是不合那個時代之事實的。

這在《世說新語》中是多有記述的。魏晉時代,由於社會的黑暗,現實的殘酷,人們便轉向內心世界和精神層面。從某種層面上說,魏晉時代人們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

近代哲學之「生命情調」、「宇宙意識」,是從東晉人超脫的境界裡萌芽出來的。他們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並沒有必然導向消極悲觀,反而起更強烈的創造衝動,以紮實的現實努力,來抗拒人生的「空無」。這種慨嘆,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奮起和抗爭。

「在山**上走,如在畫中游」。讀罷《蘭亭集序》,那掩映其間的森森林木,那穿插雲霄的處處綠竹,還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戲的鵝群,也許會在某一天「復活」在你的頭腦中,啟用起你對那個時代文化的深沉遐思吧!

怎樣理解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生死觀?

3樓:匿名使用者

裡面關於生死觀的兩句是: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晉人的生死觀。作為一篇書序,本文是極其特殊的,作者在完成了一般所必要的「交代」後,獨出機杼地作了借題發揮,道出了俯仰一世之間的人生感懷。在本文中,這一點的闡發是最為重要的,它也是文章論述的主旨所在。

錢鍾書說過:「目光放遠,萬事且悲。」《蘭亭集序》中一再喟嘆─—「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這個「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憂患意識和對生命侷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從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悅,「信可樂也」。又能從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來滿足。自然是永恆的,人生卻如此短暫且慾望無止盡,而更多時候是「心想而事不成」,這樣「人生的矛盾」又是綿綿無盡的。有人分析說,在《蘭亭集序》中作者借題發揮,闡明瞭他的生死觀,是其曠達性格使然。

但是,他畢竟生活在國勢日衰的東晉前朝,士大夫們大多意志消沉,不謀求進取,對他也不能說毫無影響。因此,文中出現了低沉的調子,例如以「修短隨化,終期於盡」說死,這是難以苛求的。對此,筆者以為值得商榷,這並非「難以苛求」的問題,說東晉士人「意志消沉,不講求進取」,也是不合那個時代之事實的。

這在《世說新語》中是多有記述的。魏晉時代,由於社會的黑暗,現實的殘酷,人們便轉向內心世界和精神層面。從某種層面上說,魏晉時代人們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

近代哲學之「生命情調」、「宇宙意識」,是從東晉人超脫的境界裡萌芽出來的。他們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並沒有必然導向消極悲觀,反而起更強烈的創造衝動,以紮實的現實努力,來抗拒人生的「空無」。這種慨嘆,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奮起和抗爭。

「在山**上走,如在畫中游」。讀罷《蘭亭集序》,那掩映其間的森森林木,那穿插雲霄的處處綠竹,還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戲的鵝群,也許會在某一天「復活」在你的頭腦中,啟用起你對那個時代文化的深沉遐思吧!

4樓:匿名使用者

文章的第一段較具體地寫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與會的人物,第三句寫了蘭亭之優雅的環境,第四句寫盛會上人們的活動情況,第五句寫晴和的天氣,第六句抒發感慨。

顯然,六句中,有些是慣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寫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卻是寫集會的「盛況」。名士們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著和煦的春風,可遠眺可近觀可仰視可俯察,流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

樂哉!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其作用在於「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這裡在抒發了生之快樂的同時,又表現出一種曠達的心境。

文章的第二段寫了兩種人,一個是喜歡「靜」的人,一個是喜歡「躁」的人。前者「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後者「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快樂的時候,得意忘形,感覺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對高興的事物感到了厭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什麼感慨?

有兩個:一個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述」;另一個是「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它告訴我們三點:

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由此說來,生命是何其寶貴!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訓「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嘆:

「豈不痛哉!」

5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蘭亭集序》既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鋪陳,又借題發揮,圍繞生死的重大問題抒發感慨。雖然文章內容比較艱深,卻是對學生進行生死觀教育不可多得的名篇。

其一在於第二段中作者引用的古訓「死生亦大矣」。這句話出自《莊子·德充符》:「常季曰:

『彼(王駘)兀者也,而王先生(王:超過),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莊子借孔子之口說,說明王駘這個殘疾人在死生這樣的大事上舉重若輕,精神進入到一種無所依賴的境界,原因是他主宰著事物的變化而不因為外物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心境,所以莊子進一步地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莊子·德充符》)。就莊子來說,他實際上是以生死的虛無而否定世俗,對所處的現實社會進行了徹底的顛覆。

王羲之藉此句只是表達「生」之難得、「死」之令人悲痛的觀點。一者人「欣於所遇」而「得於己」只是一時的快慰,「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的感傷時刻終會到來。

二者「向之所欣」,「已為陳跡」只是「俯仰之間」,生命何其短促!三者人的生命長短完全聽憑自然,人在自然偉力的面前何等渺小!正因為生命如此寶貴,人怎能怠慢有限的生命,怎能不用永恆的生命價值回報自然對人的恩賜!

其二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句。東晉時期國勢日衰,士大夫們大多不求進取,他們崇尚老莊,大該玄理,一時玄談之風盛行。莊子曾說:

「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東晉時期士大夫階層對老莊哲學的膜拜,反映出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力斥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的看法為「虛誕」、「妄作」,一反東晉士大夫沉溺老莊唾餘談玄的時風,認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量齊觀。

王羲之的深刻之處在於,一方面他坦然承認生命的脆弱短暫,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生和死的本質的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如行屍走肉般地「生」,應該讓自己的生命空間充實豐盈。王羲之的這種對生的執著與熱愛的積極的人生態度,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前後期的諸多文化大家。李白的《擬古十二首》之九說: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其中雖然不乏人生的豁達,但也並無多少豪邁振奮的成分可言。王羲之的筆下則湧動著熱愛生命的激流,啟示著後人不斷書寫瑰麗的生命華章。

其三是抓住第三段的「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乎」句。王羲之「悲」從何來?今人看待前人,總是把他們的是非曲直看得清楚分明,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今人在創造歷史的時候,他們是否真正地吸取了前人的教訓?

他們對前人的看法有沒有可能由自身所驗證?如此說來,人類社會是很難達到認知的完美境界的,甚至會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這正是王羲之的嘆惋之處!基於對人生的這種認識,王羲之不是安於現狀,沉溺於無謂的感喟,而是「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他要用優美的文字為當時的盛會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燦爛的一筆!

王羲之的感嘆警醒著人們:如果聽憑人生虛度,任其蒼白荒蕪,那就真的可悲了!

一個人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怎樣看待死亡,王羲之從一次普通的宴遊活動感悟人生,對這些問題作了精彩的回答。

臨沂蘭山王羲之故鄉,王羲之的故鄉在哪裡

王羲之 303年 361年,一作321年 379年 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 書聖 之稱。琅琊 今屬山東臨沂 人,後遷會稽山陰 今浙江紹興 晚年隱居剡縣金庭。其書法兼善隸 草 楷 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

海南島是蘭海上的明珠怎麼理解,怎麼理解海南島是南海上的明珠?短文表達了什麼情感

池映波 海南島是蘭海上的明珠是個比喻句。說的是海南島的地理位置。明珠是指海南島的耀眼之處。言外之意,就是說海南島近年來的發展變化非常之大,已經成了海南島上的一顆耀眼的明珠!表達了說話人對海南島有極大的喜愛之情。 首先,海南是一個省,全境為一個島嶼。南海只有海南一個大島,而且是南海的經濟中心。故此 海...

如何區分韭蘭和蔥蘭,怎麼區分韭蘭,風雨蘭,風雨花,蔥蘭?

1 葉片不同 蔥蘭葉片是圓的,直立而不大容易彎曲或倒伏,韭蘭葉片是扁的,比較寬一點,較容易彎曲或倒伏。2 花朵區別 蔥蘭的花朵通常是白色的,韭蘭的花朵通常是粉紅色的,韭蘭的花朵比蔥蘭的稍大些。3 習性不同 蔥蘭的花在秋季盛開,忽多白色中帶一點點紅色,花分為六瓣,花型比較長,喜光線,又非常耐半陰,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