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詩四首紙格式,五言詩四首的詩格式是怎麼樣的?

時間 2021-05-06 02:05:20

1樓:繁華吥落幕

(1)弱冠習平仄,

而立寫兒童。

不惑雖將至,

今生以此終!

(2)兒歌通俗調,

語淺豈雕蟲。

花草能悲喜,

獸禽可溝通。

(3)為求一字穩,

念與兒童聽。

莫貪詞富麗,

欣賞分年齡。

(4)才思雖敏捷,

修改莫輕心。

祖國花朵事,

安能亂湊拼!

學生硬筆書寫專用紙【五言詩四首箋】的書寫格式 15

2樓:青顏客

硬筆書法主要有橫豎成行和橫有行豎無列兩種書寫

格式。橫豎成行的形式,適宜於工整的楷書或略帶行意的行楷,它最常見於在方格稿紙上書寫。

普通方格稿紙是這樣設計的:字格順排、上下對齊,行距與字格等高或稍窄些,留有天地頭和兩邊,滿紙多為300格,也有200格或400格等,在方格稿紙上書寫,要把字寫在格子中間,只要不隨便出格,佔住格子,控制住字的大小,儘量把字寫得勻稱些,章法是比較容易保證的。

橫有行豎無列的形式,整齊中有變化,多見於在單格稿紙或沒有字格的白紙上書寫。因單格稿紙或白紙沒有標出明確的字距、行距等。所以在書寫時注意以下四點:

1、在單格稿紙上寫字,可以格子的下線為基準,字的高度控制在格子高的2/3,上部要留出1/3空白作為行距,也可寫在兩線中間,但不能寫得太滿,與兩線距離要勻稱。

在白紙上寫字,主要要使字行上下平行,把行距控制在字行高的2/3或稍高些。如果行距過小,整篇字就不透氣,給人一種壓抑、堵塞的感覺。

2、整篇字的行首與行首、行尾與行尾要注意對齊,切忌前衝後縮。注意寫下一行第一個字時要對正上一行的首字,特別應留意在寫每行的最後四五個字時,要有意識地調整字距,做到行尾平齊。

3、要注意留出天頭、地頭和左右兩邊。單格稿紙在印刷時已留出了比較恰當的天地頭和兩邊空白,所以只要不隨便出格,一般沒有問題。在白紙上寫字時則要特別注意。

一般說來,天頭比地頭大,左右兩邊則較地頭小些。以16開書寫紙為例,天頭為75px,地頭和兩邊則可50px左右。切忌頂天立地,撐左擠右,寫滿整紙。

4、要量紙定字。平時寫硬筆字一般都是用16開或32開的紙。如果要寫的字很多,一張紙寫不完,不要硬塞著寫,可以再加紙。

如果要寫的字少,則需把字寫得大些,不要寫得又小又擠,緊靠在紙的上端,下面反而剩出太多的空白。

3樓:匿名使用者

先從那邊邊的兩個格子寫起,左邊寫兩首,右邊寫兩首,中間上下面都有一個格子,你不要寫,空在那裡,中間還有你就寫你叫什麼名字,然後再你的名字下面寫書。

4樓:薩哈夫家

你在**弄得??????我覺得,你還是訊問一下它的主人吧!

五言詩四首

5樓:建瓴

相思子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

登鸛鵲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

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

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失名

五言詩四首的詩格式是怎麼樣的?

6樓:可愛晶晶啊

1、可平可仄、可以不論的字加上括孤。

2、「孤平拗救」 。

3、「孤平拗救」 。

4、「對句相救」。

1、我們還是以五言詩的四句(種)基本格式來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論的字加上括孤,即變成如下的樣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孤平拗救」

前面講過,「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的第一個字(七言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個字),平仄不能不論,必須用平聲字。如果用了仄聲字,則為「犯孤平」,是寫律詩之大忌。

但有時根據詩意的需要,第一個字不得不用仄聲字,或用仄聲字於文意更好,那怎麼辦呢?有辦法:就是在第一個字用了仄聲字之後,把第三個字改用平聲字。

這樣整個句子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則變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允許的。這種變格,叫做「孤平拗救」。舉例:

寵深還若驚(王禹稱《五更睡》)

鳥鳴春意深(陳與義《寒食》)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總觀唐、宋名家之詩作,犯孤平者極為罕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但孤平拗救的詩句則非常普遍,說明這是詩界歷來公認的規則。

3、「孤平拗救」

五言詩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變格的。這個變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換,達到互救的效果。這樣,這個句式就變成了「平平仄平仄」。

如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變為「仄仄平平仄平仄」。

舉例: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崔垣《春怨》)

朱實出傳九華殿,繁花舊雜萬年枝。(崔興宗《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

這種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種變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五言的第四個字(七言的第六個字),該用仄聲字而用了平聲字。

這種句式雖然是變格,但在唐、宋以來的律詩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並不比正格用得少,連應試詩也允許用它。

4、「對句相救」

以五言而論,對句互救主要適用於下面這一聯格式: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兩句。在這兩句中,對句(第二句)的第三個字如果用了平聲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個字、第四個字都可用仄聲字。這樣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聲字。

整個這兩句的格式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裡的字,平仄兩可。還可以反過來加以說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

三、第四個字按正格本該用平聲字,而如果用了仄聲字,可以在對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辦法是把對句的第三個字改為平聲字,而對句的第一個字,按「孤平拗救」的規則,照樣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類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規律加兩個字。

舉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風鬆下來。(孟浩然《裴司事見尋》)

以上兩例,都是用對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樂遊原》)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杜甫《送遠》)

以上兩例的出句都是仄聲。唐宋名詩中這樣例子很多,在此不多舉。

教師硬筆書法五言詩四首箋格式的書法**

7樓:旺旺不明

連旋轉木馬都給搬過來了,村民們看戲也不會從家裡呆著長凳椅子一吃完飯就過來佔位子深怕就撈到偏遠的角落無法看

有關學習的五言詩四首

8樓:韓琴

1,《勸學》唐代:孟郊

原文: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白話文釋義: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2,《讀書》唐代:皮日休

原文: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樑梠。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白話文釋義: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麼,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開啟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讚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3,《讀山海經·其一》魏晉:陶淵明

原文: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白話文釋義: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託,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歡快地飲酌春酒,採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快樂呢?

4,《讀書有所見作》清代:蕭掄謂

原文: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白話文釋義:人心和禾苗一樣,得到養分才能生長。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讀書,心中便沒有好想法,一個月不讀書,連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來的清爽。

5,《長歌行》兩漢:佚名

原文: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白話文釋義:園中的葵菜都鬱鬱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9樓:匿名使用者

《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

《神童》

少小多才學,

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

我有筆如刀。

《雜詩》

陶淵明盛年不再來,

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等人。

《隨園詩話補遺》

讀書不知味,

不如束高閣。

蠹(du)魚爾何如,

終日食糟粕。

這個要寫五言詩四首要怎麼寫

10樓:芸芸眾生

從左至右寫,要寫四首寫不下。

11樓:匿名使用者

橫著寫,每句末加上標點剛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