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濁酒盡餘歡,今霄別夢寒的意思

時間 2021-06-11 15:22:06

1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送別【作者】李叔同 【朝代】近代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譯文在長亭的周圍,古道的外邊,長著連綿不斷的鮮草。傍晚的微風吹拂過柳枝,有人吹笛子的聲音從遠處飄過來,夕陽在這個時候落下。

天的遠處,地的盡頭,我的朋友們散落各方。喝一杯酒吧,今夜不會再感到嚴寒。

在長亭的周圍,古道的外邊,長著連綿不斷的鮮草。不知朋友你啊何時才能歸來,歸來不必見外徘徊。

天的遠處,地的盡頭,我的朋友們散落各方。人生難得相逢一場,分別確是頻繁不斷。

2樓:匿名使用者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3樓:折爾風

在長亭外面,古到的邊上送別親友,翠綠的草望不見頭,彷彿,連著天了,晚風吹動柳枝笛聲時斷時續,夕陽餘暉越過一座又一座山,而山外還有山

不管我們是在天涯還是海角,彼此相知而結交你我之交非一日,還有什麼話不能當面說的,喝下一杯酒,讓我們將餘下的情致全部耗盡,不要管,今晚離別的夢是多麼寒冷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就用這酒讓我們盡情的歡樂吧,因為明天要離別連今晚的夢都是悲悽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詩啊?是誰寫的啊??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什麼意思?謝謝大家。

6樓:金果

飲下一瓢濁酒消耗掉剩餘的歡樂,這樣今晚就能暫時告別夢中的寒冷和孤寂了。

全詩: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出處:逸詩有《驪駒》篇雲:「驪駒在門,僕伕具存;驪駒在路,僕伕整駕。

」客人臨去歌《驪駒》,後人因而將告別之歌稱之為「驪歌」。今天的《驪歌》多指一首在我國流行於20年代到40年代的學堂樂歌,又名《送別》。李叔同作詞,美國人奧德維作曲。

李叔同(弘一法師)其人:

驪歌《送別》的作者是弘一法師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於天津。既是才華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他也是向中國傳播西方**的先驅者之一,所創作的《送別》就是借用了外國曲目。

他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家劉質平等一些藝術大師。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也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

7樓:愛單單愛

應為「一瓢濁酒盡餘歡」,「觚" 、「壺」與「斛」為誤傳。

這句話的意思是:飲下一瓢濁酒消耗掉剩餘的歡樂,這樣今晚就能暫時告別夢中的寒冷和孤寂了。

盡:竭,完,沒有了。

這句話出自於著名**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李叔同作於2023年的《送別》一歌,歌詞全文如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一瓢濁酒盡餘歡」的典故出自《論語-雍也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樓:earth北慕南城

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一個人滿腹的愁緒,不知道怎麼排解,只能以酒取樂,迷失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暫時麻痺一下自己在夢裡的孤獨。如果只是解釋字面上的意思,那就是我用一杯杯混酒消逝掉我餘下的歡樂,這樣的話,到了今天晚上,我就可以暫時告別夢裡給我帶來的寒冷與孤獨了。

9樓:匿名使用者

發給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索愛。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是什麼意思?

10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天涯海角,知己零零散散的散佈各處,一壺濁酒嚐盡剩下的歡樂,今夜別做那種讓人心寒的夢了,別讓美夢變寒冷。

送別作曲:約翰·p·奧德威

作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1樓:不靠譜的亮

此句出自弘一大師出家前(俗名李叔同)所做的《送別》一詩。全文如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此句字面意思,可以這麼理解:我和我的那些知己好友們,一個(些)在天涯,一個(些)在地角(海角?),星散零落於世間各處,很難再相見了。

我用一杯杯混酒消逝掉我餘下的歡樂,這樣的話,到了今天晚上,我就可以暫時告別夢裡給我帶來的寒冷與孤獨了。倍感孤獨與蒼涼,以及人生的無常與無奈。

天下送別詩多矣,如「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與這些千古名作相比,《送別》一詩在藝術性和傳播度上,毫不遜色。

急:送別裡有句"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是什麼意思

12樓:夢囈的魚

喝下一杯酒,讓我們將餘下的情致全部耗盡,不要管今晚離別的夢是多麼的寒冷了

13樓:酸菜粉兒

(轉貼)李叔同《送別》版本考

《送別》這首歌流傳百年而不衰,固然因為j.p.奧德韋的樂曲優美,但李叔同的歌詞動人則更為關鍵。

中國近代學堂樂歌先驅沈心工(1870~1947)也曾根據j.p.奧德韋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作詞一首《昨夜夢》,但沒有流傳開來。

j.p.奧德韋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本身和犬童球溪的《旅愁》本身也並沒有在中國流傳。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李叔同的《送別》歌詞竟也不是一個一清二楚的問題。我在蒐集《送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它的主要版本有四五種。如果以個別字詞的差異為根據,那版本就更多了。

這使我產生對李叔同《送別》的版本做一個「考證」的想法。但當我坐下來面對這許多版本,又犯難了,可供我印證的資料實在是太少,我難以真正說清每個版本的來歷。因此,我的「考證」在引用相關證據的同時,不得不加入我的主觀分析和判斷。

我的一些結論我也以為沒有十足的把握。

一、豐子愷版

李叔同《送別》手跡似未留存。《送別》最初發表版本見於裘夢痕、豐子愷合編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書收入李叔同作詞作曲或者填詞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2023年8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有人說此書在2023年出版,是錯誤的。此書的歌詞字型不是標準印刷體,而是手寫體。

書寫之人可能是編者。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豐子愷(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與李叔同關係深厚。在2023年李叔同出家後,二人來往也十分密切。根據豐子愷年譜,2023年秋李叔同還曾在豐子愷家中小住。

豐子愷曾向人推薦,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讀者可在開明書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窺見」。因此,這個版本的可靠性無可懷疑,應視為正宗原版。

豐子愷版在傳播過程中,曾發生個別錯訛。「一觚濁酒」之「觚」,有「瓢」、「壺」、「杯」、「樽」等幾種誤植。「觚」與「瓢」字形相近,可能在傳抄過程中被錯認。

但「觚」為古人盛酒的器具,「瓢」為農人從水缸舀水或者從麵缸取面的器具,豈能混淆和替代。「壺」與「觚」(音孤)音接近,「觚」變為「壺」,當是傳唱過程中聽差所致。而「杯」、「樽」之訛傳,傳唱者記憶錯誤的可能性比較大。

二、林海音版

臺灣女作家在其自傳體**《城南舊事》中兩次提到《送別》這首歌。她記錄的《送別》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林海音版和豐子愷版差別較大。有人認為這是林海音記憶錯誤或者對原詞記憶不全,以杜撰填充。對此說法我不以為然。

以林海音對童年往事的記憶能力,她斷不會忘記她一生都非常喜愛的《送別》這首歌的歌詞。我以為,林海音版的《送別》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它曾經作為林海音在北京讀書的那所小學在畢業典禮唱的儀式歌曲。

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中把它稱為「歡送畢業同學離別歌」。我想是這樣的,那所小學採用《送別》作為「歡送畢業同學離別歌」,但鑑於李叔同原詞中「一觚濁酒盡餘歡」等句不適合兒童唱,就加以修改了。我只對「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中的「來」字有所懷疑,從意思上說此處用「還」似更為貼切,也避免和後面的「來」重複。

而網上傳抄本,也確有將「問君此去幾時來」寫為「問君此去幾時還」的。

三、電影《城南舊事》版

電影《城南舊事》對《送別》的使用,並沒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實際是把豐子愷版和林海音版合二為一,但又有個別差異。影片在出現《送別》一歌時,沒有字幕,我記錄的兩段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這個版本,文字上的最大特點是把豐子愷版和林海音版中的「地之角」變為「海之角」,不知是否有所依據。另外,「盡餘歡」一句,我反覆聽,確定唱的是「瓢」。由於電影具有特別的傳播力,特別是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這個版本的《送別》傳播最廣。

但不能不說,這個版本並不好。

三、陳哲甫增續版

可能是因為《送別》比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後有人續填歌詞。而有的續詞隨原詞一起傳播,時間一長,被人誤當作李叔同《送別》的第二段。最著名者當屬陳哲甫續詞。

陳哲甫(1867~1948),天津人。2023年留學日本。回國後歷任北京高等師範(北師大前身)教授、燕京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貧兒院院長等職。

2023年後居天津。陳哲甫與李叔同相識,並可能和李叔同有親戚關係。他寫的《送別》續詞收入杜庭修所編《仁聲歌集》中。

該歌集2023年12月由仁聲印書局出版。《仁聲歌集》將陳哲甫的續詞和李叔同的原詞同刊在《送別》歌中,形成《送別》的演繹版。全詞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曉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曉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孤雲一片雁聲酸,日暮塞煙寒。

伯勞東,飛燕西,與君長別離。

把袂牽衣淚如雨,此情誰與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續詞中「此情誰與語」,也有寫為「此情與誰語」的。兩者都通,但孰是孰非,有待見過《仁聲歌集》原書者指正。還有人誤以為是「此情誰與予」。

另外,有些文章將「把袂牽衣」寫為「把褲牽衣」、「把袖牽衣」,顯然不對。

陳哲甫的續詞也不壞,但似乎寫的是男女分別、兒女情腸,不如李叔同原詞意義寬廣。

四、佚名續增版

《送別》還有這樣一個版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韶光逝,留無計,今日卻分袂。

驪歌一曲送別離,相顧卻依依。

聚雖好,別離悲,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予期,去去莫遲疑。

有不少人說第二段也是李叔同所作,但沒有人提供原始證據。我分析,這也是一個續作。這段詞突改第一段詞意象聯想、情景結合的風格,對光陰易逝、悲歡離合發表議論,味同嚼蠟,所作議論實際上是對第一段意思的重複,沒有新意。

作為歌詞,它也不上口,幾乎無法歌唱。因而我判斷它不是李叔同手筆。從根本上說,《送別》原詞內容完整,有始有終,根本就不需要第二段歌詞。

即使李叔同真的寫了第二段歌詞,那也是續貂之為。

這個版本的《送別》似乎是從港臺傳來。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份「臺中市立國中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成績考查一年級國文科」試卷,將它作為閱讀測驗題。香港也有文章認為它是李叔同《送別》全詞。

五、豐子愷家庭版

有人回憶,豐子愷晚年見後輩學唱《送別》,覺得新時代的兒童應當唱朝氣蓬勃的歌曲,於是重填了《送別》歌詞,並改題為《遊春》:

星期天,天氣晴,大家去遊春。

過了一村又一村,到處好風景。

桃花紅,楊柳青,菜花似**。

唱歌聲裡拍手聲,一陣又一陣。

這個歌詞只是在形式上與《送別》相仿,構不成《送別》的演繹版本。這裡僅僅將其作為《送別》傳播史上的一個花絮加以介紹。

最後說歌名的問題。《送別》還有一個別名,《驪歌》。根據裘夢痕、豐子愷合編的《中文名歌五十曲》,《送別》就是《送別》,沒有別的名字。

我沒有找到其他權威性資料,可以說明李叔同還為此歌起過《驪歌》的名字。我認為,《驪歌》應當都是後人起的,是誤會所致。「驪歌」就是別離之歌。

《送別》屬於驪歌。但這不能說明《送別》原來就叫《驪歌》。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中兩次提到「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都沒有提到歌名。

在第二次提到它時,林海音寫道:「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有的讀者可能把這句話中的「驪歌」當成歌名了,其實林海音這裡只是說那首歌是一首離別之歌。

佚名續增版《送別》中有一句「驪歌一曲送別離」,這也可能是別名《驪歌》的一個出處。另外,美國夏威夷有首民歌叫《驪歌》,可能有人以為李叔同的《送別》與它有什麼關係。

我的三篇「考證」終於寫完。寫此文是出於偶然的原因。但一個「偶然」竟讓我用去許多筆墨,總共有一萬五千多字,這是我事先沒有想到的。也許是我太羅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