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中 「出其所必趨」還是「出其所不趨」

時間 2021-06-13 07:30:54

1樓:兵法大師

這是版本不同的問題,不是說那個對的問題。我個人傾向「出其所必趨」,意思是進攻是敵人一定會到的地方。如果敵人不到,那怎麼攻擊敵人呢?

就會撲空了。也有人認為是進攻是敵人沒有防守或者無法防守的地方,所以就容易獲勝。怎麼解釋都對。

漢簡本就是「出其所必趨」,傳世本是「出其所不趨」。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出其所不趨」,因為結合後文「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可以這麼理解:

從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條件下進攻。行軍千里而不疲勞的原因,是在敵人不設防的狀態或者地方進軍。「出其所不趨」就可以理解為在敵人無法救援或不設防的地方出擊。

並不是說進攻,而是出兵,敵人的軍隊不在那裡,我們就可以從那裡行軍,從而保證安全。經典戰例:圍魏救趙。

出其所不(必)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此篇是《孫子兵法》中的虛實篇,古語云,「兵者,詭道也」,詭道指以虛為實,以實為虛,藉以調遣敵人。用兵作戰講究「以出奇制勝」,奇即為避實擊虛,以實擊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守,而制勝於敵。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因此,「出其不趨,攻其不備」是建立在虛實認識和理解,以及運用的基礎上。要求以石擊卵,穩操勝券,避害趨利從而獲得勝利。虛實互用與奇正相依,兩者結合充滿了辯證思想的理性智慧。

當然,從「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的角度也說的通,那樣的話,就可以理解為出其所必趨。然則,此篇的主題是虛實,勢篇,個人認為中心理念是進攻,而攻擊首先要保證自己的隱蔽性,才來帶來勝利的希望,所以我更趨向於是出其所不趨。

從虛實的角度**政治,同樣遵循這個光輝的思想。對手的弱點和要害,即為虛,是首要的打擊物件,一旦擊中要害,勢強者一擊即「斃」,輕者受到重挫。若是政治策略的抉擇,要著重分析政策的缺陷性,一方面這些被對手忽略的地方最為脆弱,令一方面對手會因為一面追求勝利而放大優勢,忽略缺點,對缺陷進行「轟擊」能攻對手之不備,以達到不能通過的目的。

商場上,講究創新,創新的目的在於以新奇獨特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因此無論在產品研發,還是市場拓展方面,應該要求企業將重心放於創新的奇特性上。以求得在各個企業之中能夠獨樹一幟,領導市場潮流,以達到出其不意的進攻策略,讓競爭對手無法應對,使得自身立於不敗之地。

案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子兵法》說:「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自古用兵作戰勇者勝,險棋一著,出其不意常常是制勝的關鍵。

古往今來,以奇制勝的戰例不少鄧艾奇兵渡陰平和鄭成功收復臺灣皆屬此類。

三國後期,蜀軍憑藉自己所處險關一直佔據作戰的有利為止,而未果鎮西將軍對於這種困境也無法解決,只好兩軍苦苦對峙。而魏國令一名叫鄧艾的將軍對鍾會說:「蜀軍雖然處於險關,但是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正是由於魏軍一直處於有利地位,而不會料到奇兵來襲。我們可以派一支部隊偷渡陰平小路襲擊程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當姜維回兵救援的時候,將軍可以趁機奪取劍閣。

」鍾會聽了鄧艾的建議後很不屑一顧,但是還是笑臉對鄧艾說:「真是妙計啊!鄧將軍有此妙計,必定也是帶兵出戰的最好人選。

」於是鄧艾帶兵出戰了。陰平小路是高山險崖,只要有100人埋伏於此,程序就會被阻斷,並且兵力也會被餓死或者凍死在山裡。但是,蜀軍正因為陰平小路如此凶險,並不覺得有人會偷渡於此,於是沒有兵力駐守。

鄧艾帶著大軍一邊修路一邊行軍,很快就要到達西蜀江岫城了。誰知最後卻被摩天嶺擋住了去路,這座山無法鑿開,只有翻過險嶺才能到達。鄧艾身先士卒,披上毛氈滾下摩天嶺。

副將和士兵看到將軍如此,紛紛效仿。逐漸有2000名將士翻過了摩天嶺。?

鄧艾率領的魏軍彷彿從天而降,蜀軍守城將領嚇得魂不附體,不戰而降。鄧艾軍隊取得了勝利,可是鍾會還在遙遠的地方苦苦對峙能,可謂悲哀至極。出其不意的方法是往往使人意料不到的。

3樓:石博

個人看法兩者都對,如果是「出其所必趨」,從防守的角度可以翻譯成「出現在敵軍必然會進攻的地方做好防禦工事,做好各種戰前準備,加以防守。」

如果是「出其所不趨」,從進攻的角度則理解為「進軍要打在敵人來不及救援的地方」。

4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的原話是:

出其所必趨,攻其必所救

「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是什麼意思?

5樓:蠟筆小丸子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出擊他必須經過的地方,攻擊他必須防護的地方。

大概意思就是:預先判斷對手的動向和弱點,不斷的牽制他。

出處:《孫子兵法》

基本資訊: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023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司馬遷《史記》有記載,(孫武)以兵法見於吳王闔閭。闔閭曰:

「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漢族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子以下是《孫子兵法》全部內容的主要歸納:

一、戰略運籌(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計篇》

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始計篇》也簡稱《計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一篇,「計」本義是計算、估計,在這裡指戰前的戰略謀劃。作為《孫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視為孫子卓越軍事思想的高度濃縮和精闢概括,它從巨集觀上對決定戰爭勝負的政治、軍事等各項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並對戰爭的發展程序和最終結局進行**,尤其強呼叫兵前的周密謀劃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

其中,「慎戰」是孫子指導戰爭實踐的基本主張,「五事七計」是他用以**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兵者,詭道也」則指出了用兵的要領,運用智謀。「慎戰」、「五事七計」、「詭道十二術」等都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戰略概念,屬「廟算」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