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表現形式 表達方式,請問什麼是文學藝術表現形式?有哪幾類?

時間 2021-06-19 15:02:22

1樓:纖遠之靈

文學的表現形式簡述為:**、詩歌、戲劇、散文等

表達方式簡述為: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詳解如下:

一、文學的表現形式

1、(書面形式)**、戲劇、散文、劇本、寓言、詩體、詞體、傳記體、採訪記。

2、(舞臺形式)影視表演、戲曲、舞臺劇、話劇、說唱藝術、相聲、小品、二人轉(都包括吧)。

總結:文學主要是以傳播文化為主題,他是一個文化的載體,通過不同的文學形式來傳播知識和文化,這才是文學,其中的文學形式都是傳播的手段。

二、文學的表達方式

1、表達方式分為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2、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3、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裡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不同的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象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託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詳解】

(1)記敘。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述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物件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活動描寫及動作描寫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物件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在議**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物件,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說明方法有列數字,分類別,做比較,舉例子,打比方,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引用.

2樓:海沁藍

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文章的表達方式有多種: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從語言的運用上看,每種文體都有一種主要的語言表達方式,表達文章的內容事物;說明文主要用說明的語言表達方式介紹事物;記敘文常用敘述、描寫的語言表達方式寫景、寫人、記事;議**則以議論為主,發表作者對某事、對某物的看法、態度等;詩歌散文則以抒情為主要的語言表達方式,憑藉某事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一篇文章裡常常同時用幾種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每種形式都有它獨特的表達效果。具有理想表達效果的言語可以是明白曉暢、生動活潑、形象而富於表現力的。

要增強語言的美感和表達效果,還要善於修飾句子,用好形容詞、修飾語,或者適當運用修辭格,使句子變得生動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變的的生活,有人說:

“一貫如此”,有人說:“還是老樣子”,還有人說:“濤聲依舊”,三句意思一樣,都表達了生活方式始終如一的意思,但表達效果則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顯傳達一種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觀無奈、消極不滿的意味,第三句卻達觀詼諧,積極向上,而且形象感強。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 、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鬆、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物件。

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

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姜齋詩話》說:

“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詩人寫詩來表達他的思想情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需要寫景——自然界的或周圍的景,來引起情,把情感傳達給讀者。情與景的處理很重要,如果處理得恰當,他就會激起讀者的感情,使讀者與他發生共鳴。

這樣的詩就寫得好,能動人。

情與景的處理不單是詩歌的問題。其他的藝術,則**、戲劇、電影、繪畫,也有這個問題。一般是情與景配合。

拿電影來說,情與景配合的例子如:當災禍將發生時,電影中常使我們看到雷電和暴風雨,為觀眾作心理準備,預感未來的災禍。當電影中男女二人熱戀,或夫婦新婚,他們會在公園裡散步,天氣晴朗,春暖花開,一片令人歡喜的景色。

這樣的情景配合,在電影或其他藝術中與寫詩時相類似。這叫做“情景陪襯”或“情景交融”。

3樓:末末梨花茶

表現形式:**、詩歌、戲劇、散文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五種。

文學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簡單概括為: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的藝術形式。如演講、劇本、**等。

5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方式分為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請問什麼是文學藝術表現形式?有哪幾類?

6樓:匿名使用者

(1)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

西方文學藝術發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一個新的、頗有點奇異的現象,人們給它一個概括的稱呼,叫做“現代派”(現代主義)。“現代派”(現代主義)是對一系列標榜反傳統的作家、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統稱。近百年來人們對它的評價譭譽不一,褒貶各異。

褒者認為現代派是用藝術的形式,對人類精神世界進行探索、認識和表現。貶者認為現代派文學藝術的本質是“反傳統”的,作品價值不高,縣常常違背文學規律,是沒落、腐朽的文學。總的來說,現代派文學藝術的產生,是對以理性為核心的西方傳統的反向運動,分析其藝術表現手法有助於我們對“現代派”的客觀評價:

第一,象徵。表現一事物(包括思想),可以不直說其本身,而去說與它有某種聯絡和相似點的另一事物,從而使要說的事物(或思想)通過另一事物來聯想和暗示出來。其結果一方面可增強藝術的感染力,同時也會使作品產生多種解釋,它增大了作品的意義和含量及欣賞的情趣,同時也導致了作品的晦澀和引起漫無邊際的猜想,以至於帶來種種神祕主義和不可知論的色彩。

第二,意識流。這是一種心理描寫技巧,主要特點是打亂時間的邏輯順序,以時間的錯亂和顛倒來表達人的思想意識不受拘束的自由流動,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添上想像的翅膀飛躍馳騁。

第三,同時性。它同意識流技巧有密切關係,其特點是把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沒有什麼邏輯聯絡的事物放在一起,像同時發生的那樣加以表現。對一個人或物件,也可以把它們的幾個側面放在同一平面上同時加以表現。

同時性手法會使藝術產生立體感,又可以使描寫敘述更加簡潔,對錶現複雜的現代社會生活和人的心理活動,也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方法。

第四,冷漠。這是指作者和人物的關係,是一種敘事手法和語調。現代派主張,在人物和讀者之間不要橫亙著一個作者,去充當解釋說明的角色,代替人物說話和為讀者解決問題,使人物變成作者的傳聲筒和傀儡,同時把作者變成讀者的保姆。

相反,他們認為,必須讓讀者直接進入人物的意識,就像進入磨房一樣。現代派欣賞契訶夫的話:“作家的態度越是客觀,所產生的印象越是有力。

”這樣我們就會理解現代派作家、藝術家在敘述和描寫時的那種“局外人”似的冷漠語調,甚至他們筆下的人物和畫面越是荒誕和恐怖,藝術家越是異常平靜。

第五,荒誕。這一手法在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存在主義、新**、黑色幽默和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中被廣泛運用。荒誕就是不和諧,失去正常的節奏,或表現為變形、解體,把物件按主觀意圖和概念重新組合,或表現為行動、語言的怪誕反常,環境背景的雜亂無章等。

其中變形是荒誕的主要表現。如何看待現代派藝術中的變形問題是評價現代派的焦點問題之一,變形的結果使作家筆下的人和世界,距我們的認識和習慣太遠,其中的某些東西是讀者和觀賞者百想不得其解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是作者的“白日夢”和心理**的反映。

一味追求變形,使得一些現代派作品越來越脫離群眾,以至於成為少數人玩世不恭和遊戲人生的工具,最後將導致藝術家創作生命的枯竭。

在討論上述問題時最好有意識將作品融入進去,以利於學生更好理解。

(2)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時代的關係。

現代派(現代主義)的興起無疑是西方現代社會發展的結果。經歷了世界大戰浩劫的西方社會,出現了對傳統理性秩序和價值觀念的普遍懷疑,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了廣泛而深刻的危機,物質文明的膨脹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精神世界的空虛和不平衡,並形成了它的主題內容上的特徵,即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關係的全面扭曲和異化。

在這個小組討論中,不應僅侷限於單純的理論**,也可以進行一些角色表演。角色表演往往是體驗人物境遇和理解作品意蘊的有效途徑。建議:

討論過程中穿插角色表演來體會《等待戈多》中荒誕派藝術特點及所表現的西方社會的精神危機。由教師或學生提供事先蒐集到的劇情資料。在表演中突出體會以下幾個方面:

作品中人與人關係的疏遠與冷漠,人物言談的東拉西扯、牛頭不對馬嘴,人物的舉止行為缺乏理智、漫無目的,機械重複的無聊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