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和「國粹」京劇有什麼區別嗎

時間 2021-06-28 22:20:55

1樓:小袋子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二者的型別不一樣,表演形式也不同。皮影戲主要是採用幕後人員進行對皮影的操控表演。他主要是民間的各種藝術行社結合在一起的,特點是有各個地方的地方特色,是漢族的表演藝術藝術,大多在民間表演,皮影戲本身就是一種動畫形式,而皮影更是一種傳統的動畫形式,有各個地方的地方特色,主要是油皮影表演,流行區域比較小,熟知的人不多。

京劇則和皮影不同,京劇則是我國的國粹,京劇屬於戲劇,主要是以人進行表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和性格,同時各地區唱法和表現技法都有很大的差距,熟知的人比較多。

2樓:阿維子

皮影戲是一個個皮影來進行表演,而京劇是真人,表現手法就不同。

3樓:邸衣

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

4樓:匿名使用者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的古老傳統藝術,始於西漢、盛於唐朝。

5樓:匿名使用者

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6樓:小姐姐獅子座

京劇是真人化妝表演,皮影戲是用皮革剪出人形,在幕後操縱完成的表演

7樓:無為阿晨

二者的型別不一樣,表演形式也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老古董讓市場去解決吧,別人的自由我管不著

9樓:帥嶺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中國傳統文化皮影戲知識

10樓:精銳黃浦語文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有時用方言),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幕布,**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戲是中國漢族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牛皮、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

受到外在環境以及獸皮材料質地上的差異等種種因素影響,皮影戲偶造型風格各地不同。[

「京劇」與「京戲」同為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它們有什麼區別?

11樓:艾秀

老媽是準戲迷。。只是耳濡目染的瞭解些許。。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和樓主一起**。。

首先,京戲 是徽劇與崑劇的結合,再加以民間藝人的自我改編,所創造出來的新的劇種.唱腔或優美,或粗獷,或沉穩,曲風多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被譽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世界精神文化遺產之一。

而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由這個解釋可以看出。。京劇和京戲的起源,是不完全一樣的,在發展過程中所吸取的也不完全相同。

第二,在英漢翻譯中。京戲為chinese opera 而京劇為beijing opera (pekese opera)

可見,北京在京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京戲則弱得多。

個人觀點:

從字面上來看,京戲,只不過是一種戲,而京劇,一個劇字就重點強調了舞臺形式,唱唸坐打,舞臺表演,服飾扮相,都是很重要的。這是不是正是京劇後比京戲獲得了更好更快發展的原因呢。。

12樓:

區別:首先,京戲 是徽劇與崑劇的結合,再加以民間藝人的自我改編,所創造出來的新的劇種.唱腔或優美,或粗獷,或沉穩,曲風多變.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被譽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世界精神文化遺產之一。

而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由這個解釋可以看出,京劇和京戲的起源,是不完全一樣的,在發展過程中所吸取的也不完全相同。

第二,在英漢翻譯中。京戲為chinese opera 而京劇為beijing opera (pekese opera)

可見,北京在京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京戲則弱得多。

從字面上來看,京戲,只不過是一種戲,而京劇,一個劇字就重點強調了舞臺形式,唱唸坐打,舞臺表演,服飾扮相,都是很重要的。這是不是正是京劇後比京戲獲得了更好更快發展的原因呢。

擴充套件資料

京劇(中國戲劇藝術(國粹的典型代表))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

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23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參考資料

13樓:匿名使用者

本是一回事。京戲只是早年口語化的說法而已。京劇是比較文雅的稱謂。徐城北的想法只不過是借題發揮,不代表什麼真知灼見。

14樓:青林

京劇,京戲,只是叫法不一樣,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乾隆年間,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15樓:李家思

「京劇」vs「京戲」

京劇形成的初期,稱「皮黃」「亂彈」等,外埠人稱其為「京戲」。

19世紀60年代,浙江寧波大商人劉維忠在北京結識了京戲鼻祖程長庚的兒子程章圃,且逐漸喜歡上了京戲,並跟北京的許多京戲藝人有深入的接觸。劉維忠於清同治六年(1867)回到上海開辦了上海第一家京戲園子——丹桂茶園,邀請當時北京最紅的戲班「三慶班」來上海丹桂茶園演出。此後,上海又相繼開辦了多家京戲園子。

當時,上海民眾對京戲聲腔跟**並不熟悉,由於戲班來自京城,便稱之為「京班戲」「京戲」「京班」「京劇」等。

2023年,上海《申報》首次使用了「京劇」的稱呼,

16樓:小巫和小巫

京劇和京戲實質上是一回事,之所以叫法不同有一些原因。

京劇形成的初期,稱「皮黃」「亂彈」等,外埠人稱其為「京戲」。

19世紀60年代,浙江寧波大商人劉維忠在北京結識了京戲鼻祖程長庚的兒子程章圃,且逐漸喜歡上了京戲,並跟北京的許多京戲藝人有深入的接觸。劉維忠於清同治六年(1867)回到上海開辦了上海第一家京戲園子——丹桂茶園,邀請當時北京最紅的戲班「三慶班」來上海丹桂茶園演出。此後,上海又相繼開辦了多家京戲園子。

當時,上海民眾對京戲聲腔跟**並不熟悉,由於戲班來自京城,便稱之為「京班戲」「京戲」「京班」「京劇」等。

2023年,上海《申報》首次使用了「京劇」的稱呼。

17樓:匿名使用者

看戲、聽戲、演戲、唱戲、說戲、戲曲、戲子,怎麼不說看劇、聽劇、演劇、唱劇、說劇、劇曲、劇子?反過來劇本、劇情、編劇、劇務,說成戲本、戲情、編戲、戲務也是彆扭。戲劇,不能說劇戲,說明有區別。

18樓:匿名使用者

一回事非要區別成兩回事,是沒事找事。

中國皮影戲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中國皮影戲已有多少年的歷史?大神們幫幫忙

震哥刷粉團 皮影戲,發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的陝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人認為皮影戲是現代 電影始祖 皮影戲又稱 影子戲 燈影戲 土影戲 有的地區叫 皮猴戲 紙影戲 等,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 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

唐山皮影戲是怎樣形成的

777簡簡單單 明末清初,由於統治者倡導,皮影戲興盛繁榮,傳播較快。至清朝中葉白蓮教起義,各地人民響應,清王朝統治者害怕江山不穩,預防人民聚眾 一反初時對影戲的熾熱態度,他們把嘴臉一變說影戲是用紙人紙馬興妖造反,禁止 私養影班,禁止夜演影戲。清朝至 年間的皮影戲和現在的皮影戲是一脈相傳,形成了地道的...

湖北皮影戲的介紹,求中國皮影戲的詳細資料。

湖北皮影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主要分 門神譜 大皮影 和 魏譜 小皮影 兩大類 門神譜 主要集中在江漢平原的沔陽 今仙桃市 天門 雲夢 應城等地以及黃陂 孝感 漢川等縣的部分地區 魏譜 皮影分佈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 竹山 谷城 保康 遠安 南漳 襄陽 隨州一帶,其形制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