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達的人物生平

時間 2021-06-29 23:24:01

1樓:抗博

徐邦達,字孚尹,號李庵,又號心遠生、晚號蠖叟,浙江海寧人,2023年7月7日生於上海。

其父徐堯臣經營絲綢生意,雖為商賈,卻性情儒雅,喜好文墨書畫,閒暇時熱衷於收藏,凡過眼名家書畫,只要相中了,便會不惜重金購進收藏。自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徐邦達耳濡目染便也喜歡上了字畫。據徐邦達生前自述:

「父親看我喜歡,就在我14歲的時候為我請了當時赫赫有名的李醉石(李濤)、趙叔孺(趙時棢)等先生,教我詩詞歌賦及繪畫。又入上海著名書法家、畫家、鑑賞家吳湖帆先生之門學習書畫鑑賞。後來慢慢地對書畫鑑賞就有了一些認識,自己也開始買書畫,及給別人鑑定字畫。

」徐邦達家境殷實、交友廣泛,更因家庭氛圍的影響,自然不免由創作而入書畫鑑別與收藏之道。儘管弱冠即從李濤、吳湖帆這樣書、畫、鑑三者皆長的一流收藏家,徐邦達買到的第一張畫卻是贗品。那時他年方18歲,由於師承「婁東」,因此也偏愛清初「婁東」領袖王原祁的畫,於是當他看到一幅王原祁的畫作時就不由動了心,經過仔細辨別,認定它是真跡,便以二十兩**的**買下了,但是,此畫後來經權威專家鑑定為贗品,用他自己的話說「二十兩**買了個贗品,教訓深刻」,至晚年也常常提起這件事以為笑談。

從18歲買下第一張畫始,徐邦達在此後的80餘年裡,為國家鑑考、收購、徵集傳世名跡接近4萬件。起步時的一次走眼,並沒有影響他終成一言九鼎的國家級書畫「掌眼人」。而在徐邦達古代書畫鑑別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筆或許當屬他識別出真偽《富春山居圖》,那距離他買進那件王原祁的偽作才不過5年而已。

2023年,故宮重要文物南遷,萬餘箱的珍貴文物分5批先運抵上海,後又運至南京。當這批文物停放上海期間,徐邦達抓住機會去庫房觀摩,在那裡看到了這兩幅真假《富春山居圖》,兩幅畫上都有乾隆御筆分別題說其真偽。然而,經過徐邦達的仔細考證,他發現乾隆御筆題說是假的那張《無用師卷》實際卻是真的,而乾隆題了很多字說是真的那張《子明卷》卻是假的,這一說法推翻了清朝宮廷的定論,還黃大痴傑作以真面目。

而今,這真偽兩卷《富春山居圖》都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2023年「山水合璧」的,即《無用師卷》與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剩山圖》舊為吳湖帆所藏,作為吳門愛徒的徐邦達或許曾仔細觀摩、體會過圖上大痴的筆意。

2023年夏,當時的上海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文獻展覽》。徐邦達應博物館的董事長、收藏家葉恭綽先生之邀,協助這一展覽的古書畫徵集、檢選和陳列工作。這是他正式涉足古代書畫鑑別的開端。

展覽之後,葉恭綽又延聘徐邦達撰寫了《上海市文獻展覽古書畫提要目錄》。惜哉,徐邦達的這部**作成書後即交付葉恭綽,彼時恰逢「八一三」事變,葉恭綽倉皇離滬避難,在途中將書稿佚失了。

至上世紀40年代,徐邦達的畫藝已然名噪江南,並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之後,還被聘為上海美術館籌備處的顧問,並在此期間,於滬上舉辦了第一場個人畫展。

上世紀40年代末,徐邦達從上海市區遷居嘉定縣城。在那裡,他進行了大量的山水畫及詩詞創作,而其鑑賞水準也隨之精進。回憶此間生活,他曾道:

「與畫友孫祖勃君朝夕過從,討論藝事,最為歡洽。」與此同時,凝聚徐邦達一生心血的《古書畫過眼要錄》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編撰的,而那時的徐邦達並沒有想到這部書會延續一生。

2023年,徐邦達和好友張珩(字蔥玉)一同在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不久之後,張珩便被調去了北京。張珩與當時的**文物局局長鄭振鐸熟識,徐邦達與鄭振鐸的交往也正是始於在張珩上海寓所的一次會面。

張珩到了北京之後,更是向鄭振鐸力薦徐邦達,於是鄭振鐸就把徐邦達也調去了北京,在**文物局文物處做業務祕書,主要工作則是收集、鑑定古書畫。

徐邦達生前口述:「我從上海來北京的時候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字畫,當時是在文物局工作,在北海的團城。因為那個時候剛剛解放,有百分之九十的字畫都讓國民黨給帶走了,所以我們就要把散落在民間的那些字畫一點點地收上來。

」自那時起,徐邦達的鑑別與收藏行為就與國家力量的支援分不開了。他曾透露過他徵集書畫的祕訣:「因為解放前我就經常到各收藏家家裡去看東西,所以誰家有什麼東西心裡大概有個數。

因此到了2023年的時候,差不多收上來約3700多件東西,這裡面有的能捐的我就動員他們捐了,能獻的獻了,實在不行的就只好買了。」

連做夢都離不開古代書畫的徐邦達,在那一時期鑑定並徵集到數千件古書畫作品。此後這批古代書畫都被交撥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併成為了故宮博物院古書畫庋藏中的基本藏品,正是在此基礎上,其「故宮博物院繪畫館」才得以正式成立。

從2023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的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開始對全國各地所藏中國古代書畫作全面系統的鑑定。鑑定組由7人組成,謝稚柳任組長,組員名單中,徐邦達赫然在列,其他則為啟功、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前後歷時8年,行程數萬裡,共鑑定了8萬餘件中國古代書畫,編成《中國古代書畫目錄》。

今天,留存在大陸的絕大部分中國古代書畫只要一查《目錄》就能知曉其傳世狀況。

徐邦達參與的這一古代書畫鑑定工作,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三次書畫普查,前兩次分別在北宋宣和年間和清乾嘉年間,留下了研究傳世古代書畫必不可缺的參考文獻《宣和畫譜》與《石渠寶笈》。書畫鑑定小組的工作也堪與歷史上的前兩次比肩,成為後人所參考的重要文獻,由此可見徐邦達及其同仁謝稚柳等對古代書畫鑑別的功力。

徐邦達因書畫之緣而鑑定,因鑑定而每日裡與書畫耳鬢廝磨。對於古蹟名作,更有摹以亂真的本領。現存加拿大的奚岡《松溪高逸圖》摹本是他18歲時所臨,現存新加坡的張中《芙蓉鴛鴦圖》摹本是他24歲時所臨。

晚年鑑考之餘,重拾畫筆,創作山水,筆致秀潤,意趣幽深。擅古典詩詞。於書畫鑑定之外,他更是以著述記錄心得,有《古書畫鑑定概論》、《古書畫偽訛考辨》、《古書畫過眼要錄》、《重編清宮舊藏書畫目》等著作。

為徐邦達的古代書畫鑑別能力所折服的人送給他一個雅號——「徐半尺」。據說,這個雅號得名於一次,有一位來訪者將畫軸徐徐,剛看到一片竹葉的梢頭,徐邦達便脫口而出:「李方膺!

」畫軸,果然是「揚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作品。很多書畫卷剛開啟半尺,徐邦達就已經說出了與此畫有關的一切,以至有「徐半尺」的雅號。而他的**說,其實更應稱呼他為「徐一寸」,因為書畫卷往往寸許,徐邦達便已知真偽。

徐邦達90多歲時寫了一幅「實事求是」,掛在書房的牆上以自勉,這四個字也是他鑑定原則的寫照。

2樓:德者信抬槓必備底氣

乾隆出題上聯,是事先別,否,否,否。徐邦達的雅號徐半尺,這個雅號名氣不大要改,要麼就叫徐得寸進尺,一張畫開啟一寸就知道一尺,比較實在,起雅號的人,文化藝術也不怎麼樣,又號心遠生也不怎麼樣,又號要叫半桶水名氣大,在中國文化可以算得上半仙人半邊神仙,你們要看看徐邦達的同門師弟吳湖帆赫赫雅號名氣大叫一隻眼,也就是獨眼龍,這種雅號一般是指海盜,可能最實在的外號叫紛水摸魚,徐邦達應該叫一隻耳兩師兄在一起就出現一部電視畫面,徐邦達想要,實事求是,是吧?想知道為什麼叫一隻耳,是因為你偷吃了國家玉米,有人報警《黑貓警長》一槍打了你一隻耳,還有一隻耳,所以你就叫一隻耳,電視開始,報告警長髮現,一隻耳蹤跡,你們自己看慢慢想,從此以後只要徐邦達徒弟還是師兄鑑定古董,把大名一報,我們是,邦達號,(半桶水),鑑定幫,看誰敢不服,看看名氣大得不得了,如果有人不服,就報一個組合名號,我們是,邦達號,半桶水,紛水摸魚,和府鑑定幫,你服也得服,不服也服,服了,丟人現眼,說來說去,還是徐邦達自己的**有眼光文化藝術,徐幫達是應該稱呼一寸,用儒雅的語氣說徐一寸它心情好還會長几寸就是這麼個東西,徐邦達說,鑑定文物是必須要有祕方,必須要,一斤馬尿加一斤水牛婆尿,水牛婆尿要到農村鄉下才有比較難得,一口氣喝完,兩斤尿下肚,喝後不能吐,達到一定境界後才有慧眼識別膽量

桓溫的人物生平,王述的人物生平

星語 王述年幼喪父,侍奉母親享有孝子之名。安於貧困,節儉 持家,不追求名譽和官爵。性格沉靜,賓客們常縱情辯論,異端邪說並起,而王述卻靜靜的不發一言。年少繼承父親的封爵。年至三十,還未出名,有人說他痴呆。司徒王導以本族門中之人召為中兵屬。王述求見時,王導別無他言,只問江東的米價。王述瞪大兩眼不予回答。...

孟詵的人物生平,李旦的人物生平

孟詵終身研究食療養生,知識淵博,為人忠厚,在九十歲高齡時,仍然雙目有神,行動自如,鶴髮童顏,力如壯年。別人請教養生之法,他直言自己的養生祕訣 善言不離口,良藥不離手 人們聽了十分信服。李旦的人物生平 孫思邈生平簡介 孫思邈 541年 682年,存在爭議,詳見正文 年齡爭議 目錄 京兆華原 今陝西省銅...

周同的人物生平,周士第的人物生平

周侗根本沒有死,希望作者搞清楚歷史真相再發表。周士第的人物生平 周秉建的人物簡介 周秉建是 的親侄女,周家六兄妹中,秉建最小,排行小六。總理非常關心這個最小的侄女。周秉建於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就讀於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專業。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 團十大代表 委員。1978年8月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