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放風箏古詩詞,重陽節的全部古詩都有哪些

時間 2021-06-04 03:28:20

1樓:直到遇見你天蠍

風箏從隋唐開始,隨著造紙業的發達,紙糊風箏逐漸興起,人們用紙來製作風箏,取材容易,價值低,平民百姓玩得起。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興時代。它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近500年的**戰亂狀態,進入相對穩定的大統一時期。

繁榮的經濟和安定的社會環境是風箏普及於民間的社會基礎。

唐代的風箏,已成為年輕人的嬉耍物品。《全唐文》卷一五四楊譽《紙鳶賦》載:“相彼鳶矣,亦飛戾天,向把能爾,風之力嫣。

餘因稽於造物,知不得於自然,原其始也,謀及不童,徵諸哲匠,蔡倫造紙,公輸獻狀。理約蔑以體成,刷丹青而神王。”同書卷九五三唐榮《紙鳶賦》載:

“代有遊童,樂事未工,……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蔑乎掌握之中,”可見唐代兒童不僅能放風箏,而且還能製作風箏,風箏做為娛樂用品已比較普及。唐人路德延的《小兒詩》記述的幾十種兒童遊戲中,放風箏是其一,詩曰:“折竹裝泥燕,添絲放紙鳶。

”當時的風箏不僅白天放,夜間也能放。唐朝趙昕編寫的《息燈鷂文》中,就記述過宮廷夜晚放風箏的故事。

宋代,放風箏已成為流行於民間的娛樂活動和喜事的慶祝紀念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就詳細記載過,每到清明時節,人們便背上飯食到效外放紙鳶,直到日暮方歸的情景:“少年郎競放紙鳶,以鬆勾引,相牽剪裁,以線絕者為負。

”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濰坊市諸城人)的《清明上河圖》,是當時風俗畫中的代表作。這幅畫,描寫了清明節開封效外和市內的景象,是宋代城市經濟繁榮的寫照,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其中就有放風箏的場景。宋蘇漢臣畫的《百子圖》裡,還詳細描寫了放風箏的動作和工具。

由於風箏的普及,當時放風箏已成為一種技藝。逢廟會、集市、節日和遊戲時,都有人表演創作和放風箏。放風箏的人同雜技演員、雜劇演員被稱為“趕趁人”。

南宋末,開始出現了以扎售風箏為業的手工藝人。

2樓:風雨過後

風箏又名紙鳶、鷂子。自古相傳,重陽時有放風箏的習俗。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放風箏呢?

據史料中記載與古詩的描述,北方人放風箏多集中在清明時節,而南方人則多集中在農曆九月初九重陽之時,福州也因此一直保留著重陽時一定要登高放風箏的民俗活動。為何南北方差異如此之大?為什麼南方人多在重陽時放風箏?

這是因為放風箏因其對氣候風力的要求,本身就帶著強烈的節令性有關。

由於北方在清明節前三個月內,風向最穩,一旦清明過後,季候風襲來,黃沙漫漫,因此人們以清明為分界線,習慣在那時放風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與之相反,因氣候的關係,農曆九月,南方季風漸強,時節秋高氣爽,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南方人則養成重陽節時放風箏的習慣。

據《漳州府志》記載:“九月登高,童子作紙鳶放於野,方言謂之‘放公叉’。”《廈門志》中也有記載“重陽,登高放風箏”一說。

傳說,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廣東《鶴山縣誌》載:“於秋初放紙鷂,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斷其線,任其隨風而去,謂之‘流鷂’,以除疾病雲。

”可是與之相對,另有一種解釋則說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風箏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風箏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兩種解釋針鋒相對,讓人莫衷一是,不禁莞爾。

雖說“九九重陽放風箏”的習俗與氣候節令有關。但是經過漫長的歲月與傳說的渲染,放風箏,不僅僅成了娛樂的專案,也成了重陽節必做的一件事。相傳這源於漢代桓景與費長房的故事。

農曆九月初九,桓景向費長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藥,迷路山林,後經鴿子引路,才找到費。後人為紀念此事,以紙糊鴿子,登高時隨帶上山發放,有祈福去除晦氣之意。

重陽節的全部古詩都有哪些?

3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九九重陽

胡秉言九九重陽重九九,

耄耋鶴髮潤澤悠。

夕陽如畫超金貴,

家有興達賽寶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