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見過面嗎,李白和杜甫見過幾次面

時間 2021-06-04 21:19:15

1樓:匿名使用者

見過他倆就好比武林高手之間惺惺相惜的那種感覺。高手更寂寞。高出不勝寒。當自己達到一個頂峰了,就會覺得很沒有追求了,所以很懷念自己的對手,或者說是同一領域的朋友

杜甫的懷人詩,寫得最多最好的,除懷妻、懷兄弟的以外,就數懷李白的了。詩人設想李白會去汩羅江吊念屈原,並想到他會投詩以寄託心中的痛苦。但李白當年並未去過汩羅。

這首詩為詩人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時李白坐永王璘事長流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賦詩懷念他。

首句以秋風起興,給全詩籠罩一片悲愁。時值涼風乍起,景物蕭疏,悵望雲天,此意如何?只此兩句,已覺人海滄茫,世路凶險,無限悲涼,憑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卻反問遠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經意的寒暄,而於許多話不知應從何說起時,用這不經意語,反表現出最關切的心情。

這是返樸歸真的高度概括,言淺情深,意象悠遠。以杜甫論,自身淪落,本不足慮,而才如遠人,罹此凶險,定知其意之難平,遠過於自己,含有“與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無邊揣想之辭,更見詩人想念之殷。

代人著想,“懷”之深也。摯友遇赦,急盼音訊,故問“鴻雁幾時到”;瀟湘洞庭,風波險阻,因慮“江湖秋水多”。李慈銘曰:

“楚天實多恨之鄉,秋水乃懷人之物。”悠悠遠隔,望訊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語以祈珍攝。然而鴻雁不到,江湖多險,覺一種蒼茫惆悵之感,襲人心靈。

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進而發為對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達”,意謂文才出眾者總是命途多舛,語極悲憤,有“悵望千秋一灑淚”之痛;“魑魅喜人過”,隱喻李白長流夜郎,是遭人誣陷。此二句議論中帶情韻,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長,有極為感人的藝術力量,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高步瀛引邵長蘅評:“一憎一喜,遂令文人無置身地。”這二句詩道出了自古以來才智之士的共同命運,是對無數歷史事實的高度總結。

此時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這位千載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點,所以詩人飛馳想象,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欲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一聯雖系想象之詞,但因詩人對屈原萬分景仰,覺得他自沉殉國,雖死猶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亂,一清中原,結果獲罪遠謫,雖遇赦而還,滿腔的怨憤,自然會對前賢因秋風而寄意。這樣,“欲共冤魂語”一句,就很生動真實地表現了李白的內心活動。最後一句“投詩贈汨羅”,用一“贈”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載同冤,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詩相贈以寄情。

這一“贈”字之妙,正如黃生所說:“不曰吊而曰贈,說得冤魂活現。”(《讀杜詩說》)

這首因秋風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里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迴百轉,縈繞心際。吟誦全詩,如展讀友人書信,充滿殷切的思念、細微的關注和發自心靈深處的感情,反覆詠歎,低迴婉轉,沉鬱深微,實為古代抒情名作

2樓:匿名使用者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陽。那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 李白\杜甫 相見。爾後同往開封、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親同手足。

李、杜互相寫的贈寄詩充滿了真誠的情誼。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中說:“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還寫下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詩,盼望著“何時一樽酒,重與細**。”“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杜甫時常掛念著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他被貶逐以後的安全:“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這些詩句對李白遭誣受害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對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寫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由於杜甫不在身邊同遊,“齊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魯酒”也提不起酒興,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

3樓:井桐一葉作秋聲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麵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樑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樑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籙(道教的祕文)、授道籙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

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準備重訪江東。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

由於急著去會稽(紹興)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弔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遊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蹟,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徜徉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歷史底蘊。

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遊,不計早晚。

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4樓:匿名使用者

見過,他們兩個是好朋友。

他們見面的時候,李白已經很老了,而杜甫還是小輕年,他們是忘年交。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則欣賞杜甫的才氣。

5樓:匿名使用者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是杜甫對李白描寫最好的一句了。

6樓:羽毛和翅膀

見過,李白和杜甫還是很好的朋友。

7樓:天使寶貝妮

見過杜甫讚美李白的灑脫而李白不欣賞杜甫的壓抑

8樓:

他們是純潔的男男友誼

9樓:半天雲

見過,杜甫還寫詩說“白也詩無敵”呢。

10樓:

當然,還一起玩了好久

11樓:

見過,而且杜甫挺崇拜李白的

你需要什麼詳細資料嗎?

12樓:樂正弘益

當然見過,還是很好的朋友呢

李白和杜甫見過幾次面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文名: 杜甫

別名: 少陵野老,杜陵野老,杜陵布衣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鞏縣(今鞏義市)

出生日期: 712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 770年

職業: 詩人

主要成就: 現實主義詩歌創作

代表作品: 《杜工部集》

字: 子美

號: 少陵野老

世稱: 杜少陵,杜工部

尊稱: 詩聖

流派: 唐代現實主義

中文名: 李白

外文名: li bai

別名: 李太白,青蓮居士

國籍: 中國唐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西域碎葉

出生日期: 701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 762年

職業: 詩人

主要成就: 創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開啟了新局面

批判繼承前人傳統並形成獨特風格

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

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時代

代表作品: 《蜀道難》《行路難》《月下獨酌》《望廬山瀑布》《大鵬賦》等

14樓:中國打標機網

就現有記載來講是兩次:

一次是約在天寶三年四月,兩人在洛陽見面,而後同遊開封、商丘等地一次是約在天寶四年,兩人和高適,同遊山東

總共是兩次,但同遊的時間有幾個月之久。兩人的友誼還是比較深刻的。當時李的名氣與成就大於杜,所以杜對李的尊敬尤甚,而李對杜在詩歌藝術上的影響也非常大。

之前杜以五言為主,象我們熟悉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之後,受李的影響,杜主攻七言,並在七言上取得最大的成就而在七律上冠古獨步。

15樓:匿名使用者

只見過1次。杜甫年齡較小,後來懷念李白較多。感嘆他的才華。

李白和杜甫見過面嗎

黛妮 一 李白和杜甫見過面。而且不至一次,他們一生中見過三次面。二 解讀 1 唐玄宗天寶三年 744 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了當時正蹭蹬不遇的杜甫。於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終於見面了。這是他們的 第一次 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人人讚譽 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