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墮輪迴成家盡孝,一念成佛放下一切,該如何取捨

時間 2021-07-01 18:10:13

1樓:aaa**王

不用如此糾結 成佛也不是一念就行了 成家也不是一定輪迴 現代人都是在家修行者 不是結婚了 就不能成佛 兩回事 再有更重要的是 大分別修行人都是九品往生的 極少有直接成佛

都是先九品往生 繼續修行···············

2樓:

成家盡孝是墮輪迴,難道說成佛就不會墮入輪迴?

3樓:且看天地造化機

放下一切成佛本身就是大孝,你的家人得度,你想這是不是大孝呢?

4樓:心好男人

你這句話是錯誤的!盡孝怎麼就成墮落了?不盡孝你是從哪兒來的?你所謂的成佛是個什麼鬼東西?

5樓:飛鏢

這種東西從來都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不過誰也不能說不能共存。放下一切我倒是覺得不可能,畢竟這世界上有太多未知,放下的只是眼前看見的並不是“一切”所以第二條根本不成立。

再說第一條,個人認為婚姻是自由的。成不成家和進不進孝是無關的。當然環境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最後怎麼做還是要看你自己

6樓:

問你自己的心,想你所想,無問西東

7樓:慧策

唸佛不代表放下一切,唸佛更要愛家人、愛眾生

8樓:民間中醫兜率子

極樂世界沒有不忠不孝的佛菩薩。父母養育恩情,你必須報,如果出家,棄父母不顧,我說給你那就是進了地獄。

9樓:億萬部落格

還是放下吧

放下我執 六根清淨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內心總想要好的怎麼辦?總是被邪念控制怎麼辦?

10樓:

無論你做什麼,只要你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一切邪念都會遠離你。因為邪不壓正!

平時你可以多看一些正能量的書,陶冶情操,讓自己渾身充滿正氣,心情會快樂無比!

11樓:摩辣訶

你這是正常的思維,現代人愚痴,貪著五欲樂,追求財富是普遍的現象!如果你還有慧根,就早點放下,早點醒悟!否則會墮落三途

12樓:8萬4千法門

把所有的念頭和煩惱都換成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

本師釋迦牟尼佛常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把真心制於阿彌陀佛名號之處,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那個加持的力量就不可思議,那力量真大。我們今天麻煩在**?

煩惱習氣太重,妄念太多了。何嘗不想制心於阿彌陀佛?想,真想!

可是不行,心裡才想阿彌陀佛,雜念又進來了,想不到一分鐘,阿彌陀佛不見了,全是妄想出來,我們現在是這種狀況。這才知道煩惱是冤家,煩惱真是賊,它對我們的傷害太大了,我們想用功,完全被它破壞了。這怎麼辦法?

祖師大德教我們一個絕招,我們要會用。這個絕招是什麼?煩惱再多,別理會它,不要去管它,有可以,沒有也可以,隨它去吧!

把我們的心專注在阿彌陀佛上,不要住在煩惱,這樣時間久了慢慢它就沒有了。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對這樁事情說得很多,因為很多人有這個習氣、毛病,唸佛心不能專一,向老和尚請教。老和尚告訴他,你就想阿彌陀佛,別想別的,阿彌陀佛忘掉了,什麼時候想起來繼續再想。慢慢的我們心裡頭有佛的時間逐漸增長,無佛的時間就縮短,這是進步。

大概在一支香裡面,古人沒有鐘錶,古人的佛堂裡頭用什麼來定時間?香。一炷香,短的香是一個小時,長香是一個半小時,叫一炷香。一炷香裡面還有

三、五個雜念,功夫不錯了,大概要多久才能練成?要三年以上。就跟煩惱打拉鋸戰,煩惱把我們這樣拉去了,我們再拉回來,就用這個方法。

又忘掉了,煩惱起現行,一警覺過來,馬上把阿彌陀佛拉回來。給諸位說,這叫真唸佛,這叫真幹。如果說隨著煩惱去,那你到什麼時候才成就?

這一生沒指望。必須時時刻刻警覺自己。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一九二集)

13樓:匿名使用者

想要好的這是眾生都有的慾望。佛教導我們正視自己的慾望,用如理如法的方式獲得福報,心想事成;否則用其他的歪門邪道都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可能是折損自己的福報、壽命,可能是死後墮入惡道受苦,或是影響孩子的前途。。。。不用如理如法的方法獲得的財富和地位,最終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理如法的方式獲得福報,就是斷惡修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沒有***的法門。斷惡修善,從世間講,孝敬父母長輩、恭敬師長、參與公益事業救助他人、善待他人、寬容待人;

更上一層,能供養三寶,誦經唸佛,印經塑像,遵守戒律。

總是起邪念,就要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平時有空就念,口唸還是心念關鍵是要以誠心,求菩薩加持自己心地清淨,慢慢就能心態平和了。

14樓:

追求美好的生活,這是很正常的,該做事情做事情,不要落入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好了。

知行合一。

15樓:匿名使用者

多欲是苦,如果非常想解除這種痛苦,可以經常讀佛經,比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八大人覺經》等。

16樓:

用淨土宗的方法最好,任何念頭起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念頭,都把它換成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個念頭。

淨土的原理是「心淨則土淨」,而唸佛正是淨心的一種方便法門。我們的心裡妄念起來、妄想起來,怎麼辦?一句阿彌陀佛把妄想壓下去。

這就是去妄想、修清淨心的方法,所以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叫做覺?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覺。

念起來不怕,起了個妄念立刻就南無阿彌陀佛,妄念就壓下去。久而久之妄念沒有了,不起念則已,一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樣的人就決定生淨土。他沒有妄念,他有妄念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所以他與西方才能相應。

如果修行到這個境界,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一片。這樣的人往生他自己曉得,臨命終時自己曉得什麼時候去,清清楚楚,這多自在!

唸到見思煩惱都斷掉,這就證得事一心,所謂斷見思煩惱就是人我執空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沒有貪瞋痴慢疑、沒有惡見,心裡面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叫做事一心不亂,果報在方便有餘土。

但是這裡面有一樁很重要的事情我要提醒大家,那就是我們一定要修福。不修福,臨命終時他害病,這一害病,說老實話,沒有把握了;臨命終時不害病,給諸位說,決定做主。

一生唸佛,這一關要是過不去,還是不能成功,所以修福重要。

無條件的幫助一切眾生就是修福,這是真正的修福。慈悲一切,利益一切眾生,自家心清淨,像《金剛經》裡面佛所說的,「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是修福;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自己清淨,絕不享受、絕不圖別人報答。圖報答的念頭、享福的念頭要把它斷盡,果然如此,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

17樓:

有啊《金剛經》裡的“善護念”就著重說的這個道理。

“善護念”在這之前,我們先說說這個被誤解千年的字:“念”。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佛學中對“念”的釋義為:

一呼一吸之間稱為“念”。這釋義本是比較形象的,但大多數人都有誤解,原因在於沒弄明白這釋義是“隱喻”並非實指。在這裡,“一呼一吸”其實是喻指。

“呼吸”是現代生物學中恆量生命體徵的基本指數,大家也知道人的呼吸迴圈往復,沒有停歇。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裡的“一呼一吸”是喻指“自然規律”,即“一陰一陽”交替迴圈的自然規律。如同白天和黑夜迴圈往復,也如同一年四季生長收藏的迴圈往復。

其次,呼吸在這裡還有一層含義,喻指的是“實相”(有)。不管是“呼”和“吸”,都是大家可感可知可見的,就如同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一樣大家都是可感可知的。但在這裡,最重要的反而是“之間”二字。

一呼一吸“之間”指的是“將呼未呼,將吸未吸”的那一個瞬間,那是一個“奇點”。那是“陰”和“陽”之間開始轉化的那個瞬間,就像白天和黑夜轉化的那個奇點。而這個 “生而未生,化而未化”的時刻,是最為玄妙的,人們雖然可以感知到,但卻無法“捕捉”難以描述,佛祖將之稱為“空”。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念,生於“空”,但當“心念”生出的那一瞬間,就如同“呼”或是“吸”已經開始了,已經化為“實相”(有)了。所以,佛學中一直以來有一個根本的觀點就是,萬物之色生於空。而佛祖認為,化解“實相”(有)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消”。

我們明白了以上“念”的源起,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善護念”的含義。“善護念”的第一層含義:“世之雜念(煩苦),多起於心念”,諸多雜念的源頭,就是我們自己生出的心念。

比如我剛剛起了個念頭,我想吃回鍋肉那麼緊接著,我又生出了一連串的念頭我知道有家回鍋肉做得地道的飯館離我比較遠,又不太想走這麼遠。現在這個時間也不知道那家飯館還有沒有在營業,如果我走這麼遠又沒吃到怎麼辦?浪費時間又浪費力氣。

離我最近的一家牛肉味道也很好,我要不要就吃牛肉算了?……我後面起的心念都讓我很是煩惱,糾結於去還是不去,是吃回鍋肉還是牛肉。這時候,我往往不會意識到我現在的糾結煩惱是因為我最初的那個“我想吃回鍋肉”的念頭引起的。

而我要消除我的這個煩惱應該如何去做呢?我要的這個答案,其實也在我的問題當中,就是兩個字“去做”。我要麼就不再管遠不遠,不再管飯館是否還在營業,去了再說。

如果去了這家飯館還在營業,我就吃。如果沒有,我就回來吃牛肉。但是不管我去了有沒有吃到,最後是吃了回鍋肉還是吃了牛肉,我之前的糾結和煩惱其實都已經解決了。

做了,做了,做過便了,此為“以行止念”,此為“實相實消”。我們用一個更準確的詞來總結“善護念”的第一層含義:“有勞而作”。

“善護念”的第二層含義:想要去除雜念的念頭,本身就是一種“雜念”。如果將我們內心清靜的狀態比為一個平靜的湖面,有雜念生出來的時候,就像這個湖面被投入了一個小石塊,泛起一圈圈波紋。

這時候,如果我們看見這些波紋,又起了一個念頭說怎麼才能把這些波紋消掉的時候,相當於在湖面又投入一個小石塊,只會讓波紋無何止的存在下去。因為這時候,你消雜念的心念,事實上也成了一個“雜念”,反而讓湖面的波紋無休止的時候。就像我們打掃衛生時,若是在陽光下細看,我們會發現除塵的同時,本身也是一個製造塵埃的過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消除這些雜念呢?那就是不執於雜念,不去管它。當我們因為想要清除雜念而生出新的心念來的時候,實際就是在生髮一個更大的雜念,反而陷入了雜念中無法自撥。

佛祖其實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人有雜念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個執著於想要清除人所有雜念的想法,本身就是更強大的雜念,他本身和其他所有的雜念一樣,會擾亂你內心的清靜,而且會更大的擾亂內心的清靜。我們也用一句話去總結“善護念”的第二層含義:不以為礙,自生自消,釋然而不相介懷。

“善護念”的第三層含義: “善護念”,與 “不護念”沒有分別。若是我們瞭解,雜念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產物,並能夠不執於雜念,將它當成內心的掛礙這個道理,我們自然會知道消解雜念的方法。

若是我們明白,雜念本身就是由心念產生的,少生心念才是根本的道理,我們自然能夠知道減少雜念的根源。若是我們懂得了,想要消除雜念這樣的想法,本生就是一種雜念,我們同樣也會知道,“善護念”本身也是“念”,真正完全做到“善護念”就是不護念。說到這裡,想起在我們現世生活中,身邊有很多人都在說要放下。

放下名,放下利,放下執著……但事實上有許多東西,我們從來不曾拿起,又談何放下?即便是我們拿起了的東西,要說放下,也並不等於是捨棄,只是要先去掉行為上的執迷,不再讓執著覆沒自己的心靈。如果你是一個明星,放下不是說就要讓你放棄明星的身份,而是說讓你不要過於執迷於“明星”這個身份,因為這個身份而看不見自己的“本心”。

放下了也不是禁止,而是要消解內心的掛礙之疾。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商人,放下並非是讓你放棄你巨大的物質財富,而是說讓你不要因為你“巨大的物質財富”改變了你做事待人的方式,違揹人性道德。放下從來都不是目的,也不是必須。

所以從這樣來說,放與不放,其實都是一樣的。只要我們實心去做事,言語行為能夠很好的應上我們的心念,那麼護與不護,其實也是一樣的。最後,我們還是用一句話去總結“善護念”的第三層含義:

“因自然故”,護與不護,自然而然。

佛祖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究竟什麼意思

何謂道?道,就在拈花一笑之間 道,就在天地之間。一念悟道,決定人的一生。人是複雜的,人又是簡單的。或成佛,或成魔,人就處在佛魔之間。這也許就頓悟在瞬間的一念。善者,誠謙慈勤儉也 惡者,欺驕嗔惰淫也。人之善惡,皆由心生。心善則成佛,心惡則成魔。在一念之間,很多事情已經有所決定和改變。一念生三千,謂大千...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什麼意識,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兩種不同的決策所帶來的後果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法華玄義 一 釋論雲 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大意是說,佛家認為,人的行為在於一心,從而有相應的果報,即 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天堂 地獄 一念間。因此說,自己並非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什麼意思,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什麼意思?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意思是人的一個念頭,可以決定很大的發展走向,要麼是幸福安定,要麼是萬劫不復,所以在做決定的時候,需要仔細想好不能只憑一時的意氣用事。一念 一動念間,指的是一個念頭的出現。地獄 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受苦的地方,比喻黑暗而悲慘的生活環境。天堂 宗教上指神所居住以及人死後靈魂歸寓或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