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張良有什麼流傳下來的著作,漢代張良的詩詞

時間 2021-07-13 03:17:14

1樓:冰晶雪a凌

西晉時期,天下大亂。盜墓賊發掘了張良的墳墓,在頭底下的玉枕中發現了這本《素書》,共計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題有祕誡說:‘不允許將此書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必遭禍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適的傳人而不傳授,也將遭殃。

’秦朝末年的隱士黃石公的《素書》共有六章。大多數人以為黃石公在圯橋傳授給張良的天書是《三略》,這實在是以訛傳訛,這部書的名字應該叫做《素書》。

晉代南北朝時盜墓的高峰期,漢代皇帝(尤其是西漢)被盜墓的不少,盜墓一說有所依據。這一段是宋朝記載的。晉代《神仙傳》就說過墨子從所謂的神仙那得到素書,新墨家很多人都說張良、《素書》是墨家的。

一個典故大概大家都知道,從前有個年輕人,一天走在橋上散步,看見個老頭把鞋掉到橋下,並無理的叫他,小子,給我去撿鞋。年青人很生氣,但還是給他撿了。老頭又無理要求給他穿上,年青人感覺很奇怪,就給他穿了,看看他想怎麼樣。

老頭就走了,但是過一會又來說了一句:孺子可教!後來老頭給了年青人一本天書,叫太公兵法,另一種說法,叫素書,年青人細細讀來,最後成為一代謀聖。

老頭的之前的試探並非想看他人品如何,而是想知道他是否能忍。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個年青人就是張良,張良卻沒有把這部書傳給後人,而是將書埋進了自己的墳墓。

張良死後大約五百年,盜墓人從張良墓裡偷了這本書,才在民間流傳開來。這段故事記載於宋朝人張商英為《素書》寫的序裡。張良雖然用這部書裡的知識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但是張良也沒有完全領悟書中的奧義。

2樓:江南憶語

《素書》又稱《太公兵法》,相傳當年張良因刺秦失敗逃難至下邳,遇到一個神祕的黃石老人得到此書。

而後,張良苦心學習《太公兵法》,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擁有超高奇謀能力的人。但是,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雖然張良有才,也需要遇到一個可以使用他能力的人物,讓他的才學得以發揮才行。

這個人物就是著名人物劉邦,當時,劉邦正起義反秦。

張良遇到劉邦後,發現劉邦竟然可以理解他所說的一切。所以,就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了。並且多次為劉邦出謀劃策,為漢朝的建立做出了傑出貢獻。

劉邦登基後,張良被封為留侯,漢初三傑之一。漢武帝時,司馬遷曾作《留侯世家》。

劉邦對張良作出了一句話評價,後人對此話都極為贊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張良的事蹟被後人傳頌,名垂千古!所以《素書》是張良成才的基礎,但是,他自身的努力,也是決定因素。

3樓:日常所觀

張良得《太公兵法》(此名為訛傳,實為《素書》)。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4樓:空中絕音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

5樓:匿名使用者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張良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 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記錄張良的生平。

6樓:天枰

應該沒有,諸葛亮不說了嗎?至於後世張良陳平之輩,未見其著何經典。

7樓:

好像沒留下什麼,因為他早早隱退了

8樓:霧裡看花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足智多謀,但沒有留下著作

9樓:匿名使用者

張良一生為謀士,善於預先,善於出謀劃策,相當於總參謀長,可惜沒留下什麼文化遺產。

10樓:匿名使用者

沒什麼著作,主要是那時候還沒紙,他要是寫書還得刻在竹簡上,張先生嫌麻煩就沒寫,唉。。。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漢代張良的詩詞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才能力量力量力量力

關於漢代張良有哪些詩或文章

12樓:匿名使用者

問他的孫子應該最準確

夏朝有什麼書流傳下來嗎,夏朝有什麼書流傳下來嗎,或者商朝有嗎

手機使用者 夏朝有 禹刑 是夏朝法律的名稱,具體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但文獻中又有零星記載。此外還有 政典 甘誓 甘誓 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軍法。商朝有 湯刑 與夏朝一樣,它也是後繼者為了紀念湯而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他們的法典。不過這些都沒有流傳下來,商朝流傳下來的僅僅是一些甲骨文,夏朝連文字是什麼樣的都還不知...

《莊子》中流傳下來的成語有哪些,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見網頁連結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鵬程萬里 出處 莊子 逍遙遊 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釋義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近義詞 錦繡前程 前程萬里 反義詞 走投無路 窮途末路 日暮途窮 扶搖直上 出處 莊子 逍遙遊 鵬之徙於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釋義 扶...

中國古代的漢服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漢服在三百年前滿洲入侵中國之後為了從思想和文化上來奴役中國人,讓漢人剃髮易服,從而倒是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漢服在中國消亡。很多人為了能抱住衣冠而當了道士。而清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它離我們最近,現代的人們受清王朝的影響最深,於是人們就記住了旗袍。所以漢服不是不適應潮流而消失的,而是被人為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