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的形式,三句半是什麼藝術形式?

時間 2021-07-15 20:23:54

1樓:他山之石頭蛋蛋兒

三句半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在文藝演出的過程中插入一段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氣氛,活躍現場,吸引觀眾的效果。

三句半俗稱瘸腿詩,亦稱「無賴體」,舞臺上稱「三句半」,為一種獨特詩體。有的資料中也叫「十七言詩」,是因為比較好的三句半一般都是5,5,5,2的字數結構。現在都要求不那麼嚴格了,其詩前三句合輒押韻,最後由兩三個字、似半句話的一句收尾,讀來頗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瘸腿詩早在唐末五代即已出現,盛行於宋代元豐、元佑年間。根據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記載,瘸腿詩由民間曲藝藝人發明。他們從歷代著名詩詞中摘一些詞句,自己也活編一些佳句,「雜以鄙俚,曲盡要妙」,「與雅言抗行」。

寫瘸腿詩最負盛名的當推北宋著名曲藝家、渾話藝人張山人。張山人,本名張壽,山東兗州人。他於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來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靠在街頭巷尾說諢話賣藝為生,頗有影響。

據說當時有人用瘸腿詩影射朝廷,官府曾抓張山人審問,懷疑是他所為,可見他寫瘸腿詩影響之大。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澤州的孔三傳、元佑年間的王齋叟、政和年間的曹組等人也都成了寫瘸腿詩的高手。

《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風雲起,

蜀魏東吳鼎足立。

最後誰家得天下?

全沒戲。

《紅樓夢》

紅樓一夢歲蹉跎,

愛恨離合任評說。

大觀園裡何為最?

女的多。

《水滸傳》

梁山泊裡水茫茫,

天下豪傑皆敬仰。

東征西戰為哪樁?

投降。《西遊記》

玄奘奉旨向西遊,

師徒四人把經求。

一路妖魔誰能敵?

猴。小小廣告牛皮癬,

屢教不改不要臉,

影響市容真難看,鏟!

2樓:睢鳩曉曼

三句半是一種中國民間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曲藝表演形式。每段內容有三長句一半句。一般由4人演出,三人說三長句,最後1人只說簡短兩個字的半句,故稱「三句半」。

三句半一般押韻、同調,詼諧搞笑,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曲藝。 三句半的來歷:三句半是中國民間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以說為主的韻文體曲種。

起源於嘉慶年間,山東嶧縣西部陶館附近的運河號子,然後由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曲藝形式——三句半。

三句半是什麼藝術形式?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句半和小品,都是藝術表演形式。屬於說唱藝術「說」的範疇。

什麼是「三句半」?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句半是中國民間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以說為主的韻文體曲種。一組表演詞僅三句和一個短語而得名。表演者為四人,前三人每人說或唱一句,第四人則唸誦歸納前三句內容的詞或短語,反覆迴圈至結束。

表演形式: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裡各持鼓,小鑼,鑔,大鑼等擊打樂器敲打登場。樂器停,甲高聲朗誦第一句,並根據此句意思做出一個造型動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戲眼」。

三句半,關鍵在於半。半,其實只有一個字或兩個字,也有三個字的。字多則味淡了。這一兩個字,必須壓韻,簡捷,詼諧,合意,並出乎意料。一經丁喊出,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才行。

觀眾大笑,臺上四人敲打樂器轉場,轉一圈或兩圈,之後接著表演第二段。一般,一個三句半節目有八到十段說詞。

三句半的來歷:

起源於嘉慶年間,山東嶧縣西部陶館附近的運河號子,然後由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曲藝形式——三句半。

三句半並不是單純寫在紙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種舞臺表演形式。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看似簡單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氣氛,活躍現場,吸引觀眾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說一句。由於最後1人一般只說兩個字,故稱「三句半」。

擴充套件資料:

三句半的要求:

1、押韻與同調

三句半的

一、二、四句必須押韻,並且要做到「一韻到底」。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同調」,即押韻的字不僅要韻母相同,而且音調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調不能與其他句相同,這樣觀眾才有最好的聽覺感受。

2、字數要求

「半句」不等於字數為前面每句的一半,而是要少於一半,為了更突出「半句」的感覺。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點,達到驚喜的「新鮮、奇特」或「詼諧」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應該以兩個字為主,或者一個字更巧妙。值得提的是「兒化」音中「兒」不算字數。

前三句的字數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以七字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過七字和少於五字的是不建議的。

每段的字數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數應該相同。如果前面幾句的字數多少不一,觀眾感受到的只是字數的變化,而不會感受到「半句」,也就不是三句半了。

三句半和詩歌一樣,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也就是每句必須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如「我們還沒有吃飯,抓時間快把活幹」雖然都是七個字,但不能用在三句半中。

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種:「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六字的句式「二二二」,其他句式都不行。

「平仄」也很重要,雖然一般人比較難掌握,不過只要能做到注意每句詞的音調有所變化也可以。如果都是同一音調,會降低聽覺舒適感。

5樓:9月楓

由四個人表演,先由三個人每人說一句話,再由第四個人接半句.這樣叫三句半.

三句半道具:

第一個用鼓,第二個用木魚,第三個用小鑔,第四個用鑼。

這種文藝形式的特點是詼諧幽默,形式簡潔,但由於它又是以短小精悍為主要特徵,所以它就有其侷限性,想作為一種調味品還是相當不錯的,記得在某個晚會上好象是由趙忠祥、孫小梅等著名主持人演的三句半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棒的。這種形式也比較適合民間自娛自樂式的表演。但要用這種形式來展示情節較復朵一些的東西就有一定難度,所以一般大型演出中比較少見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句半俗稱「瘸腿詩」,亦稱「無賴體」,舞臺上稱「三句半」,為一種獨特詩體。有的資料中也叫「十七言詩」,是因為比較好的三句半一般都是5,5,5,2的字數結構。現在都要求不那麼嚴格了,其詩前三句合輒押韻,最後由兩三個字、似半句話的一句收尾,讀來頗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7樓:飛夢容顏居

是一種曲藝形式,一般由四人表演,前三人都是字正腔圓形式的,第四人表演既是前三句的總結,又是幽默搞笑的半句話。很受人歡迎的。

8樓:德琰濮巧蘭

三句半是一種中國民間群眾傳統曲藝表演形式。每段內容有三長句一半句。一般由4人演出,三人說三長句,最後1人只說簡短兩個字的半句,故稱「三句半」。

三句半一般押韻、同調,詼諧搞笑,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曲藝。

9樓:錢青顏嘉言

三句半是一種通俗的表演形式

對演員專業素質要求相對較低,老少皆宜。

具體格式就是

三句+半句。其中前三句可以是五個字,也可以是七個字,但不管是五字還是七字,三句字數統一,最後半句一般不超過三個字,講究簡單明瞭,而且富有智慧和幽默。

三句半最精華的部分,應該就是最後那半句,前面三句一般是敘述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最後半句首先要與前面押韻,最重要的是當最後半句脫口而出的時候,能承上,並且起到機智收尾的功能。

舉個例子:

三句半究竟是啥,

你問我來我問他,

沒有答案真頭大,(這一句可以不押韻,如也可以「沒有答案真心煩」)草·他ma!

三句半的表演形式應該注意些什麼?

10樓:精彩百曉生

三句半,三句半,關鍵在於半。半,其實只有一個字或兩個字。字多則味淡了。這一兩個字要求很嚴,必須壓韻,簡捷,詼諧,合意,並出忽意料。一經丁喊出,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才行。

補充:三句半的來歷:三句半是中國民間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以說為主的韻文體曲種。

起源於嘉慶年間,山東嶧縣西部陶館附近的運河號子,然後由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曲藝形式--三句半。

11樓:離天空最近

最好自己抄傢伙,幾個人配合要連冠,根本是把詞兒記住,我參與過一次這樣的表演,拿著鼓啊鑼什麼的,把詞兒寫在上面,拿紙貼上,沒事看看,但這樣影響效果,三句半往往比較長,最好設幾個高潮,這就看編輯的了,在學校我門文藝匯演,來了箇中將,我們準備了一個月,每人90多句,演出完了效果很好。至於**,我認為得和本子結合緊密些,有的本子就不需要**。。。。這得看您自己把握了.....

三句半 串詞,三句半臺詞大全

墨曼彤 主持人男 哎!小您聽說過什麼是三句半嗎?主持人女 就是一個人說話說了三句還有半句沒有說嘛!主持人男 不是,不是我告訴您呀,三句半是一種中國民間群眾傳統的曲藝表演形式。主持人女 哦!原來還是一種民間曲藝的表演形式呢!怪不得那麼出名。主持人男 是的,三句半每段內容有三長句一半句。一般由4人演出,...

小品或三句半的臺詞,三句半臺詞大全

甲 喜慶鑼鼓敲起來,動作 擊掌二下 乙 我們四人走上臺。動作 指點四人 丙 上臺說段三句半,動作 向觀眾致意 丁 bye。動作 擺手 轉身欲退 甲 乙 丙齊喊 別走,回來!甲 我們為啥這裡站,動作 疑惑表情 乙 四人站成一條線。動作 自然表情 丙 今天任務很簡單,動作 輕鬆表情 丁 慶元旦!動作 模...

珍愛生命三句半,珍愛生命三句半

寶寶 甲 受傷者 乙 少先隊隊員 丙 少先隊員 丁 少先隊員 今天到校來報道 同學千萬莫嘲笑 他爸讓咱多關照 好說 問我為啥這模樣 上週還在病床上 我去看了他三趟 為啥 不守規則把錯犯 騎車上路遇了難 撒把騎車把跟翻 懸 現在想起就害怕 差點就把小命搭 不拿生命當回事 傻 爺爺為我睡不香 奶奶為他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