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1 17:18:43

1樓:幽靈漫步祈求者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意思為: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

出自:《學記》【第十四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釋義】:

只是靠腦袋裡裝很多知識以應對學生的發問,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人家老師的。一定要傾聽學生所提的問題而給予針對性解答才行!有的學生沒有能力提出問題,這種情況下才可以直接給他講解。

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

【引申】:

記問之學通俗一點說,就是把學生可能要問的問題的答案都記在腦袋裡,當學生問問題時,從大腦中搜尋出答案告訴學生。就像今天電視上的問答節目似的:主持人提問,參賽者回答,主持人說「對」或「錯」,然後說「下一題」一樣。

記問之學是死的,學生是活的,學生的問題也是活的,所以說用死東西應對活的,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說走記問之學路子的人是沒有資格當老師的。真正善於當老師的善於察言觀色,聽學生,聽周圍的人,通過他說什麼而知道他想什麼,問題在哪兒,然後針對他的問題加以解答,這是真正的老師。有的時候學生連問題也沒有,作為老師,學生沒有問你問題你也應該知道他的問題在**,因為你從別的途徑和綜合感知了解了學生的問題。

比如,通過他的言談舉止,說這說那,對某些事情的認知、觀念等等,你也可以了知他哪兒出了問題,這時你也可以根據你的察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果給學生解答後他還茫然不知,這時候就算了,你已經把老師的職責盡到了,沒必要再費勁了,不是不負責任,因為他現在還不成熟呢,等過段時間時機成熟了再說,不急於一時。

2樓:匿名使用者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易解:自己沒有心得,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作老師。一定要學生提出問題,才加以解答;學生心裡有疑難,沒有能力表達時,老師才加以開導;老師開導了,學生仍然不明白,雖然暫時放棄指導,等待將來也是可以的。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學記》提出:「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即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

《學記》,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學習和實際訓練相結合,既要擴大知識領域,又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書中用較多的篇幅,闡述「教」與「學」的辯證關係。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早面世一千**百年。

《學記》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寶貴資料。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

語之而不知 雖舍之可見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記問之學(2),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3)!力不能問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

【註釋〕

(1)本節選自《學記》。(2)記問:憑記憶力掌握知識。(3)聽語: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解答。

【譯文】

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當教師的人,一定要善於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能夠予以解名三沒有提問的能力時,老師才加以開導。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

5樓:匿名使用者

【語之而不知 雖舍之可也】意思是【老師指點後學生仍不明白,只好暫時放棄指導,以待將來】。

出自《學記》。《學記》,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漢民族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它是古代漢民族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

【原文】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譯文】

自己沒有領悟**義理,只記住一些別人觀點,到上課時為學生解說的人,或者學生沒有問就給學生談自己見解的人,沒資格做教師。一定要等到學生問問題之後,再根據學生的問題加以解答。學生沒有能力提出問題時,則一定要等到學生非常想明白,怎麼想也想不通時,才加以指點;老師指點後學生仍不明白,只好暫時放棄指導,以待將來。

高明的冶金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縫皮衣;高明的弓匠的兒子,一定要先去學編簸箕;剛學駕車的小馬都先拴在車後,讓小馬在車後跟著走。君子懂得了這三個例子反映的道理,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意思為 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出自 學記 第十四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釋義 只是靠腦袋裡裝很多知識以應對學生的發問,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人家老.語知...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什麼意思,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是什麼意思

記問之學 2 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3 力不能問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註釋 1 本節選自 學記 2 記問 憑記憶力掌握知識。3 聽語 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解答。譯文 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當教師的人,一定要善於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能夠予以解名三沒有提問的能力...

“笑而不語”是什麼意思,“笑而不語”的意思是什麼?

木納君 意思就是自己心知肚明,不願意說出來,只是通過微笑的表情表達出來。1 拼音 xi o r b y 3 造句 小王今天又在我面前說小陳從來不請大夥吃飯,從來不帶好吃的來公司,我聽後,笑而不語。4 近義詞 1 沉默不語 ch n m b y 指什麼也不說,保持沉默。2 笑而不答 xi o r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