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狂風沙》詩,說說你從詩中蒐集到了哪些資訊

時間 2021-08-15 00:17:08

1樓:匿名使用者

發表: 2004-11-01 00:00:00 人氣:329 樓主

「母題」「原型」說《鄉愁》

在二十世紀中國新詩史上,余光中的《鄉愁》無疑是一首傳世之作。它的膾炙人口、廣受歡迎,在新詩作品中是罕見的。對這樣一首幾乎婦孺皆知的新詩名篇,僅只滿足於浮光掠影的淺層賞析,顯然是不夠甚至是不得要領的。

我們應該探驪得珠,進一步尋求它大獲成功的深層原因,這樣不僅可以把對此詩的解讀引向深入,還可以由此詩的成功,引申出新詩藝術成敗的規律性因素。筆者以為,解讀余光中的《鄉愁》,破譯《鄉愁》獲得巨大成功的奧祕,應著眼於它內涵上的母題性質和表現上的原型意義。

「母題」和「原型」都是西方文論術語,按照容格的說法,是指神話學或心理學意義上的「原始意象」(《集體無意識的概念》),「是在歷史程序中反覆出現的一個形象」(《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係》)。二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雷蒙·圖鬆認為母題是「一個背景或大的觀念」,歌德說母題是「人類過去不斷重複,今後還會繼續重複的精神現象」(韋斯坦因《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

弗萊指出原型「即一種典型的、反覆出現的意象」,它可以「把一首詩同其他詩聯絡起來」,是「有助於整合統一我們的文學經驗的象徵」(《文學即整體聯絡》,見《神話——原型批評》)。鮑特金說:「有一些題材具有一個特殊形式或模式,這個形式或模式在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變化中一直儲存下來;並且,這個形式或模式是與被這個題材所感動的人的心靈中的那些感情傾向的某一模式或配搭相應的;我們可以斷定詩歌中這樣的一些題材的一致性」(《悲劇詩歌中的原型模式》,見《神話一原型批評》)。

綜合上引諸說可知,母題與原型具有原始性、典型性、重複性、模式性,母題側重題材內容、情感觀念,原型側重意象手法、表現形式,它們在文學史上較早出現,因其契合了民族共同的情感心理而具有典型意義,所以被不斷重複,在重複的過程中逐漸積澱為一種模式,影響並制約後世的同類創作。對應中國詩學理論術語,「母題」、「原型」大致相當於古代詩論所說的「詩胎」或「詩祖」。

一、《鄉愁》的母題性質

《鄉愁》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它的題材選取具有「母題」性質,它所表達的情感內涵具有普適性,與中國詩歌史上的鄉愁主題詩歌在情感內涵上完全吻合。

在鄉愁主題詩歌中,思鄉與思親,鄉情與親情,往往是牽連一處,密不可分的。思鄉的實質是思親,鄉情的實質是親情,這是由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血緣性質決定的。上古中國人強烈的宗族血緣意識,孕育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倫理道德觀念,它有力地制約著思鄉者的情感指向。

《詩經·魏風·陟岵》是詩歌史上最早表現思鄉實乃思親、鄉情實乃親情的「母題」作品,《毛詩序》說:「《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從作品實際看,遠離家鄉在外行役的徵人除思念父母外,還有兄長。

思念父母是「孝」,思念兄長是「悌」,這正符合儒家倫理觀念中對人的「孝悌」要求。徵人登高遠望之際,恍惚聽到了家鄉親人們一聲聲體貼艱辛、提醒保重、祝願平安的囑咐叮嚀,這種「對面著筆,並時互想」手法,又開創了表現上的「原型」形式,為後世同類作品所遵從。還有《唐風·鴇羽》,也在急切的思鄉之情中表達了徵人無法贍養父母的強烈憂慮和怨憤。

陳繼揆《讀詩臆評》稱讚道:「一呼父母,再呼蒼天,愈質愈悲,讀之令人痠痛摧肝。」此詩感人的藝術效果,即**於徵人憂念親養的血緣倫理感情。

古代詩歌史上游子思親的作品很多,這裡不再例舉。這種包含於鄉情中的濃郁倫理親情,對新詩的影響是明顯的。湖畔詩人潘漠華的《呵》,抒發遊子對亡父的深情懷念,對喪夫別子的母親心境的體貼,顯示了少年詩人對父母的無限熱愛!

吳天籟的《白雲深處》,抒發對白雲深處的家鄉的思念,「銀鬢的母親」是他思鄉時回憶和牽掛的焦點。臺灣詩人邱振瑞的《思鄉雨》,寫異鄉雨中思鄉的他,感到「母子的血脈匯流著如此接近」。張默的《飲那綹蒼髮》,是在兩岸隔離、聽不見母親「遙遠的叮囑」已經「三十個寒暑」、「一萬多天」以後,暮年遊子對著母親的**傾訴心聲,生死不渝的母子親情十分感人。

和古今鄉愁主題詩歌鄉情親情一體不分的情形一樣,余光中《鄉愁》的第一節,人手即從遊子戀母的親情角度切人表現: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寫少小離鄉的遊子,靠書信傳遞的母子依戀牽掛之情,一枚

2樓:匿名使用者

是在一九七九年寫的,寫的是故鄉,思鄉之情

誰能幫忙解析一下席慕容的《狂風沙》

3樓:匿名使用者

風沙時/鄉心就起/風沙落時/鄉心卻無處停息/尋覓的去啊流浪的鷹/我的揮手不上是為了呼喚/請讓我與你/為淚/劃遍長空/飛向那歷歷的關山(《狂風沙》)飽含激情的鄉情,淋漓盡致地寫在作者的詩中,婉約中透出豪放、激盪起我們心中那陣陣漣漪。

圖書作為一種商品,讀者對它講求「物有所值"。晦澀難懂,無病呻吟,譁眾取寵,光怪陸離的作品,讓眾多讀者不屑一顧。而席慕容的作品,親切自然,相當一部分是精品力作

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賞析?

4樓:匿名使用者

席慕容詩作《一棵開花的樹》及賞析

臺灣 席慕容

如何, 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開花的樹》是原籍內蒙古的臺灣詩人席慕容創作的一首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的一首詩,把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寫作背景:

臺灣詩人席慕蓉的這首《一棵開花的樹》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這是一首女孩子寫給男孩子的情詩嗎? 2023年12月22日,在福建參加「海峽詩會」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創作經過,她說,這是「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

席慕蓉說,在她看來,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裡所得到的觸動,儘管有些觸動要等到一二十年後才恍然大悟。

為了解釋自己在生命現場裡的觸動,席慕蓉講述了《一棵開花的樹》的創作過程。她回憶說,當時自己在臺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書。5月份有一次坐火車經過苗栗的山間,火車不斷從山洞間進出。

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後,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後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

」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就是這棵真實地存在於席慕蓉生命現場裡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

她心想,正如海是藍給自己看一樣,花當然也是慎重地開給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沒有自己那一回頭的機緣,樹上的花兒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這促使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說:「這是我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我在生命現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我在替它發聲。」

至於有些人把作品解讀成「女孩子站在那裡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宣告,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讀者的解釋也有權威性。

詩作賞析:詩之靈魂在於情,情真意切才有詩。

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把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這最美麗的時刻」詩一開篇,一位美麗端莊,大膽坦率的少女形象傾瀉而出,鮮明動人。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麗」三字把少女追求純潔,神聖,偉大,美好的愛情之心描繪得細緻入微而又淋漓盡致,卻又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誠的自然流露。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說,愛情是緣分,愛一個人與不愛一個人,是感覺,是無法選擇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強,是徒勞白費,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向左向右向前看,愛要拐幾個彎才來?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如果說,緣在天意,那麼,份在人為。

詩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經的路旁」「慎重地開滿了花」,是愛的宣言,是積極成就與其意中人「份」的舉動。「慎重」一詞更細膩地刻畫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顆真心去眺望愛情的心理活動。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當意中人「無視地走過」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淚,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訴,其淒涼之狀況,催人淚下;然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無愧,情之無悔,生之無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執著,倒真是驚天地,泣鬼神了!

5樓:春意盎然

《一棵開花的樹》是席慕蓉(穆倫·席連勃)於2023年10月4日創作的一首抒情詩。作者通過對一棵開花的樹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於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裡所得到的觸動。

詩之靈魂在於情,情真意切才有詩。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把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這不是失戀的悲歌,而是對真摯的愛的熱烈祈求。這首詩始終緊扣著一棵開花的樹來寫,意象單純,抒情真切,音韻和諧,藝術水平很高。

《一棵開花的樹》以樹為意象,一花一葉都充盈著愛意,將「 我」 對「 你」 的純真的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拓展資料:

席慕蓉出生在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後到臺

灣,之後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裡,席慕蓉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

幸好,她遇到了一個溫柔敦厚的男子,為她孤獨的心開啟了一扇光亮的窗。席慕蓉和劉海北相識在比利時魯汶大學中國學生中心。在幾次聚會中,席慕蓉發現劉海北不僅知識淵博,還十分善良。

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爾後兩個人在歐洲學業結束後,回到了臺灣,他們沒有選擇繁華的鬧市生活,而是在鄉下住了整整10年。

席慕蓉的詩有句叫我悄悄地你來了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

那是鄭愁予的詩,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那是鄭愁予的詩,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開落 東...

劉詩詩我恨你,劉詩詩讓人討厭的原因

劉詩詩,沒錯她就是芭蕾舞演員,她一開始也並沒有想進入演藝圈,而是導演看中了她,那說明她有別人比不上的東西,她在拍步步驚心的時候有多難,你知道嗎,是她紅了,但那是她靠自己努力得來的,她的難處,她的壓力除了她自己誰又知道,她拍的步步驚心卻是很好,那是她入戲了,進入了那個人物,這一點很難。她拍步步時怕自己...

用自己的話說說已亥雜詩這首詩的意思?

意思是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出自 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 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 己亥雜詩 中的第五首,原文 己亥雜詩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