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急,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時間 2021-08-30 09:41:30

1樓:

太多了啊~~比如說

1見賢思齊

2慎終追遠

3舉一反三

4溫故知新

5見義勇為

6怨天尤人

2樓:冰藍の夢

1、色厲內荏sè lì nèi rěn

〖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凶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出處〗《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2、言不及義yán bù jí yì

〖解釋〗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

〖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殺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後生可畏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釋〗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遠、死而後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篇》)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負擔沉重,路程遙遠。以實現仁德於天下為己任,不也沉重嗎?

到死方休,不也遙遠嗎?任重道遠

6、舉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見賢思齊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釋〗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處〗《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解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處〗《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3樓:薔祀

①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②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

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

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

「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③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一暴十寒便出自於在"孟子"的"告子"上篇。

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

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④引領而望: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⑤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4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1見賢思齊2慎終追遠3舉一反三4溫故知新5見義勇為6怨天尤人 孟子有關的成語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5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孟子有關的常見成語積累

1、色厲內荏sè lì nèi rěn

〖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凶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出處〗《論語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教學生的故事很多,但是成語故事不是很多人知道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呢,則是比孟子生平更多人知道

我要描寫孔子的成語!急呀!!!!!快!! !

7樓:匿名使用者

誨人不倦 循循善誘 樂善好施 聞過則喜 見賢思齊樂此不疲 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 博學多才 苦心孤詣問過則喜 見賢思齊 博覽群書

韋編三絕

韋編三絕:孔子年老時,回家鄉編書和講學,工作挺忙的,但仍堅持學習。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

這是一部最難懂的古書。孔子決心要讀懂弄通。他把幾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一遍不懂,來二遍,三遍,因為讀的遍數多了把串聯竹木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多次,換了多次新帶子。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編為一句成語,叫做「韋編三絕」,以此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誨人不倦、不恥下問、寓教於樂、有教無類、舉一反三、溫故知新、殺身成仁、察言觀色、欲速則不達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

(1)至聖先師 (2)有教無類 (3)見賢思齊 (4)慎終追遠 (5)舉一反三 (6)溫故知新 (7)見義勇為 (8)怨天尤人

8樓:遲維

喪家之犬

孔子師徒離開宋國後,連夜趕往鄭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市)。

師徒約定在新鄭見面。由於行路匆忙,師徒們走散了。幾天後,孔子到達新鄭,站在城東門,焦急地等待**們。他疲憊不堪,樣子顯得很狼狽。

**子貢因為沒有走彎路,率先趕到新鄭,四處詢問尋找孔子。

有位本地老人對子貢說:東門外有個高個子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古帝堯,脖頸似堯時法官皋陶,雙肩像鄭國大政治家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累又乏,累累若喪家之犬。

子貢到東門,看到了孔子,並把剛才鄭國老人的話轉告了孔子,孔子聽了,不由自主地笑了,他說:說我形狀像聖王賢相,那可不敢當,說我像一隻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啊!

寫出與孔子有關的一個成語故事,急呀

9樓:溫暖的冷漠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捨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著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子路,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

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眾**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啟示:在別人家裡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為: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裡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為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路裡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

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

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藉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

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關於一則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 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 出類拔萃 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 一傅眾咻 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 好為人師 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繼日 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聲玉振 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 專心致志 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 同流合汙 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

有關孔子,孟子的對聯,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對聯,只要對聯

孔廟位於曲阜市中心,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的對聯很多,進門就是清代大才子 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四庫全書 總纂官紀昀 1724 1805 的一副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聯語高度評價了古代偉大的先哲孔子的 文章道德 與天不老。並說孔子的後人,同享福祿,世代尊榮。據傳...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贊贊威 第一點,孔子是從 人 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 性善 出發闡述問題的。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 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 忠恕 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