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過年的習俗,各種少數民族過年的習俗?

時間 2021-08-30 09:49:26

1樓:南啵兔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1、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

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

一、二年重,小的僅

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

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2、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

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

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3、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

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4、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5、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6、畲族

畲族過春節要舂餈粑,取其諧音,祝願在新的一年裡有好餈(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2樓:有點意思si兒

1、壯族

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

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2、藏族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藏曆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曆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3、彝族

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4、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5、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福」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各種少數民族過年的習俗?

3樓:小寒大航

藏族習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習俗

彝族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

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裡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到來的這一年裡雨水充足。

壯族習俗

壯族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習俗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4樓:sunny柔石

蒙古族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5樓:陽光的碣石客

我國民族很多,過年也各有特色。傣族就會以潑水的方式,表示祝福,把你用水澆得越透,表示表示對你更多的祝福。

6樓:sky追風者

太多了,記得好像傣族有個潑水節,被潑水越多越吉祥!

7樓:木兮潼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

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

8樓:佛門禁地

每個民族的過年習俗都不一樣,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9樓:艾小呆的我

1、布依族「搶龍水」。

當新年鐘聲敲響,「搶龍水」成為村民的盛典。家家戶戶派出的代表守候在村中水井旁,只為能最快搶到第一桶井水,「搶來好運」。

2、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象徵著閤家團圓。

手把羊肉,就是挑選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扒皮入鍋,放入佐料,進行蒸煮,因為淨手後吃肉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割、挖、剔、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乾乾淨淨,所以得名「手把羊肉」。

3、傣族:傣歷新年潑水節。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4、 藏族:在藏曆十二月二十九,人們要驅鬼、製作「卡塞」。

在家門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繪出「八瑞相」和「雍仲」等吉祥的圖案。藏曆新年第一天,首先要吃的就是被藏族同胞視為吉祥之物的人蔘果飯,隨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切瑪」、燉牛肉、喝酥油茶,合唱藏歌迎接新年。

5、「剽牛祭天」是獨龍族慶祝卡雀哇的主要方式。

被選中的牛披上毛毯和五彩珠,在祭祀神明之後,兩個獵手持長矛跳舞進場,將手中竹矛猛刺入牛的腋下,人們則手牽手地向牛揮刀舞弓大吼大叫,直到牛倒下。「通過這樣的儀式,獨龍族人民祈禱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天公神靈的保佑,使幸福降臨人間。」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1、藏族

藏族人民過年,是按照自己的歷法過藏曆年。藏曆和漢族農曆相近。藏曆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內來臨的。

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髒水汙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髒東西跟著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著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

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接著,家家戶戶都在醒目的紅桌上擺上象徵性的供品「竹素其瑪」。

「竹素其瑪」即是元寶式的長形大彩盆(類似漢族地區的五穀鬥),在一頭裝滿麥粒,另一頭裝滿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點,並在上面插上幾束染了顏色的麥穗和青稞穗,祝望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歡樂的人們在擺著「竹素其瑪」的屋子裡,圍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贈獻哈達,盡情唱歌跳舞,慶祝新春。

2、彝族

彝族稱過年為「庫史」。「庫」是年或歲之意。「史」即是「新」。「庫史」就是過新年。每當深山初雪,秋山紅葉,太陽迴歸時,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便到了彝族過年的時候。

彝族一年一度的年節是在農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過年日固定在農曆十月三十日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

舊年若遇有不幸災禍,疾病臨身的,通過過年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依託和安慰。在新舊時日交替的時節,時運轉換,祝賀新禧臨門。以過年時間為界定,一切從新開始,只要開好了頭,時運昌達。

以過年時間為準,隔絕不幸命運於逝去之年。

若過了年,年成不好,多災多難,瘟疫疾病漫延,中途人們要重新過年。讓孩子們手持棍棒為**,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徵性的魔宮進攻,似為同邪魔進行撕戰,最後孩子們要搗毀魔宮。通過這一舉動,讓人們精神上獲得新的寄託。

3、壯族

分佈在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4、侗族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

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5、白族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裡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

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少數民族的 ,少數民族的資料 50字

納西族納西族,有人口2 7萬多人。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散佈於維西 中甸 德欽 寧蒗 永勝等縣。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自元 明以後,納西族主要使用漢語文。至於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師 東巴 用來書寫經典,故又稱 東巴文 另有一種...

中國少數民族,中國的少數民族有哪些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 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

少數民族的節日,少數民族的節日有哪些?

藏族 酥油燈花會,正月十五日,旺果節,七 八月間舉行,一至 三 四天。彝族 火把節,雲南於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貴州於農歷六月初六舉行,密枝節,雲南每年冬月初。白族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舉行,繞三靈,農曆四月下旬舉行。繞海會 劍川地區過 農曆六月十五日。水族 端節,每年水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