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裡的樂府指什麼,木蘭詩與什麼合稱樂府雙璧

時間 2021-08-30 10:29:12

1樓:涅希

樂府詩指上古時期的**行政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整理改編與創作**、進行演唱及演奏。

基本資訊: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的官署,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從民間蒐集了大量的詩歌,後人統稱為漢樂府。後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2023年在秦始皇陵區出土了一件鈕鍾,上書錯金銘文:“樂府”,2023年在西安秦遺址出土“樂府承印”封泥一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史實,而非始於漢武帝時期。

)樂府是漢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的一個宮廷官署。樂府最初始於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立樂府,主要掌管**,並監管蒐集各地的民歌,配上**,便於在朝廷宴飲或祭祀時演唱,樂府蒐集演唱的詩歌被稱為樂府詩。

含義拓展:

樂府與樂府詩詞**文學的史料中以樂府借稱樂府詩詞,已成通例,最是出現這種用法的是樑劉勰的《文心雕龍·樂府第七》。至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用樂府二字來概括入樂的詩歌。再晚,某些文人將套用歌詞體式的不入樂的詩﹑詞﹑曲亦皆名之為“樂府”,則是名詞的混用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樂府是指掌管**的機關。後來將收集的民歌也叫“樂府”,再後來,文人模仿漢代民歌的詩也稱為樂府,

木蘭詩與什麼合稱樂府雙璧

3樓:曾阿牛律師

南北朝的《木蘭詩》與漢朝的《孔雀東南飛》與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

木蘭詩《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又名《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

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保家衛國的熱情、勇敢善良的品質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它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展中的重要標誌。創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相傳是當代民間為紀念“焦劉”的愛情悲劇悲劇而創作的。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

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歷代傳唱,成為藝術創作不竭的源泉。

4樓:匿名使用者

《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

孔雀東南飛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

木蘭詩簡介

5樓:阿沾

簡介:此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蹟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樑鼓角橫吹曲》中。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此詩在寫法上運用了較多的修辭手法,主要是對偶、排比及互文。其中互文是此詩極有特色的修辭手法,在刻畫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木蘭詩》是中國詩史上罕有的傑作,詩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從軍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6樓:王大前

簡介:《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樑鼓角橫吹曲》中。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特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文學鑑賞:《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此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儲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7樓:匿名使用者

《木蘭詩》又稱《木蘭辭》,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樑鼓角橫吹曲》中。此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富有生活氣息;以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木蘭詩》被列入七年級人教版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

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拓展資料: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

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為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徵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二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祕密在,即她是女兒身。

天子不知底裡,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展現濃郁的親情;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祕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詩中幾件事的描繪詳略得當,一,二,三,六,七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四,五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結構上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

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木蘭詩與什麼並稱為古代樂府詩的什麼

1 孔雀東南飛 和 木蘭詩 被譽為樂府詩的 樂府雙璧 2 孔雀東南飛 簡介 孔雀東南飛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 木蘭詩 為 樂府雙璧 孔雀東南飛 取材於東漢獻帝年問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原題為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因詩的首句為 孔雀東南飛...

木蘭詩的主旨,《木蘭詩》的全文詩意???

1 在封建社會中,婦女是無地位的。木蘭是一個 當戶織 的勞動婦女,代父從軍,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男人能做到的,木蘭能做到 男人不能做到的,木蘭也能做到。木蘭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對封建社會中歧視婦女的傳統觀念的無情嘲弄。2 在封建社會中,追求功名利祿是佔統治地位的傳統思想,多少人夢寐以求。而木...

木蘭詩的內容,木蘭詩主要內容

1 故事簡介 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 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 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2 人物簡介 花木蘭 412年 502年 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