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市建設概況,論述中國古代城市建設佈局的特點

時間 2021-08-30 10:32:05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巨集偉壯麗的偉大城市,集中表現了古代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成就,在城市選址、城市供排水、城市交通、防火、城市綠化和風景區、城市規劃等方面,都有過卓越的成就和經驗。

1、 城市發展沿革:商周時期,城意味著國家,受封的諸侯國有權按爵位等級建造相應規模的城。到戰國時期,周朝的條令不在起作用,各地按需要自行建城,城市規模和城市分佈密度大大提高。

秦統一全國後,取消分封諸侯的制度,實行**集權的郡縣制,城市成為**、府、縣的統治機構所在地。以後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這一體制基本沿襲下來。

2、 城市選址: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選擇適中的地理位置,即擇中原則;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體國經野『的原則;考慮自然景觀及生態因素,提出『國必依山川『的原則;考慮設險防衛的需要;考慮水源及交通問題,往往選擇水陸交通要衝。

3、 城郭之制:從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陽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內之為城,外之為郭『的城市建設制度。

一般京城有三道城牆:宮城(大內、紫禁城)、皇城或內城、外城(郭);府城有兩道城牆:子城、羅城。

4、 築城方法:夏商時期已出現了版築夯土城牆;唐以後,漸有用磚包夯土牆的例子;明代磚產量增加,磚包夯土牆才得到普及。城門門洞結構,早期用木過樑,元以後磚拱門洞逐漸推廣。

水鄉城市依靠河道運輸,均設水城門。此外為防禦侵襲,有些城市還設有『甕城『,『馬面『,城垛,戰棚、城樓等設施。

5、 都城佈局:中國古代有兩種城市形式:一種為方格網式規則佈局,多為新建城市,受禮制思想影響,如《考工記》中所述: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例項較多,如北魏、隋、唐的洛陽,隋、唐的長安,元大都與明、清北平;另一種為較為自由的不規則佈局,多為地形複雜或由舊城改建的城市,受地形或現狀影響較大,所謂『凡立國都,因天材,窮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例項如漢長安,南朝建康。具體來講有分為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a、居住區:為加強對城內居民的控制,宋以前各朝均實行裡坊制度,即把城內居住區分為許多裡坊,內有街巷,四周用高牆圍起,設里正、裡卒把守,早啟晚畢;北宋後由於城市發展而取消,代之以商業街和街巷的佈置形式,並用『廂坊『或『保甲『等組織手段來控制城市居民。

b、市場:唐以前城內的市場集中在某幾個裡坊內,設有市樓或市署,由市令管理,和裡坊一樣按時啟閉;在居民的裡坊裡有少量零星分佈的小商店;在城外、郊野可自由設市,稱為『草市『。北宋以後,隨著商業的發展,基本廢除了擊鼓而集的裡坊式市場,形成了開放的商業街以及集中於廟宇內的市場**。

c、娛樂場所:從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宗教寺院及風景區作為城市居民的娛樂場所。漢以後三月上已去郊外水邊修禊以及九月重陽登高的風俗逐漸盛行,市民出城踏青、春遊、秋遊也漸多。

如唐長安城南的曲江,宋東京郊外的名勝和一些私家園林,都是春遊勝地。

6、 道路系統:中國古代城市絕大多數採取以南北向為主的方格網布置,這是由建築物的南向佈置延伸出來的。為適應各地不同的條件,在具體處理上也是因地制宜的。

在地形完整的新建城市(如隋大興)中,採用均齊方整的佈置方式;而在有山川河流或改建城市(如南朝健康、漢長安)中,則根據地形隨宜變通,不拘輪廓的方整和道路網的均齊。城市道路在宋以前都是土路,沒有路面,宋以後磚石路面在南方城市得到廣泛的應用。

7、 都城綠化:中國古代對都城綠化都十分重視,歷代帝都道路兩側都種植樹木,北方以槐、榆為主,南方則柳、槐並用,由京兆尹(府)負責種植管理。對於都城中軸上御街的綠化佈置,更為講究:

路中設御溝,引水灌注,沿溝植樹。這種道邊植樹的做法,唐時傳到了日本。

8、 防火問題:宋東京城市發展很快,房屋密集,接棟連簷,常有火燭之災,所以設立了消防隊。城內每隔一里許設負責夜間巡邏的軍巡捕,並在地勢高處磚砌望火樓瞭望。

南北朝以後,都城及州縣城設鼓樓供報時或報警之用。從元大都開始,在城市居中地區建造高大的鐘樓與鼓樓。

9、 排水處理:漢長安已採用陶管和磚砌下水道;唐長安則在街道兩側挖土成明溝。宋東京有四條河道穿城而過,對用水、漕運、排水都大有好處。

明時北京設有溝渠以供排洩雨水,並設有街道廳專司疏浚掏挖之職。清代北京溝渠疏浚由董姓包商世襲承攬,稱為『溝董『,並繪有詳盡的北京內城溝渠圖。

10、城市規模:中國古代都城規模之大,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設史上是少有的。在世界古代城市面積比較中,中國古代都城佔據了前七名。

總的來說,我國古代城市建設,既在理論上的獨特之處,又有大量的優秀例項。我國古代等級森嚴的周禮制度,注重天、地、人相互關係的風水理論,對我國古代城市建設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著名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遺產。

所有這些都是現代的中國規劃師、建築師們應高度重視,認真加以研究、借鑑和學習的。

2樓:葬愛的神

看你這麼用心,告訴你個絕招:去找古代的地理學家去

論述中國古代城市建設佈局的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1)按照一定的制度進抄行bai和設計,這些制度對隋唐du以後都城的規劃佈局產zhi生很大影響dao.

2)重視城市的選址:依山榜水.

3)以方格網街道系統為主,區劃整齊.從戰國到北宋初年,實行市裡制度.北宋中期以後,採用街巷制.

4)採用中軸對稱的平面佈局,宮室、壇廟等重要建築皆位於中軸線上.

5)重視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引水入城,種植花木.

中國古代規劃思想及典型城市

4樓:yan胖子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秉承思想體系。

(1) 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城市性質有了嚴格規劃,《周禮·考工記》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這一思想基本成了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所秉承的思想體系;

(2) 東周時期產生了「諸子百家」,是我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多元化時代,即有與《周禮·考工記》一脈相承的儒家思想,維護傳統的社會等級和宗教禮法,也有以管子為代表的交更思想,強調「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的自然之上理念;△但自西漢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同儒家提倡禮制思想有利於鞏固皇權統治。因為《周禮·考工記》記載的城市形制比中國古代都城的影響越來越完整的體現出來。

中國古代規劃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營國思想、管子城市建設思想)

(1)《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中國古代大多數都城都是按此思想修建的,最典型的有曹魏鄴城、元大都等。

(2)管子認為城地選址應是「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其具體內容詳見第6題)收管子影響的城市較明顯的是南京城,南京地形較複雜,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流過,四面環山,只有中部地形較平坦,是中國古代城市中典型的不規則的都城。城內有規則方整的宮城區及反映商業及手工業自發成長的市肆區。

不同歷史時期居住區的完善與發展

中國古代的城市中的居住區稱「閭里」。裡是一貫封閉的居住單位。閭是裡的門。是一種嚴格管理的居住形式。

在隋唐時期這種嚴格管理居住制度發展到極點形成「裡坊制」其特徵是嚴格管理。如令城坊裡隨晨幕的街鼓而頂時起閉,除三品以上**府第處一律不許在坊牆開門等等。二是面積很大。

唐代嚴格的坊裡制到末期已逐漸廢弛。而宋代的居住區與唐的完全不同,是由街巷聯絡的一群院落,雖然此時仍有坊裡,但是居住地段的名稱,在入口處設牌坊,上書坊名,這與**江府圖上的描繪相似。居住區由巷分割成長條地段,這個條形地段上由若干院落並聯而成,巷的入口處往往有牌長樓,門樓,還有一些生活服務的小店鋪,有時為安全目的也設門。

在水網地區的城鎮,局長區的佈局與河網系統有直接的關係。居住區沿河道成帶形發展,住宅前街後河或前河后街。河與路之間為帶形居住地段。

河道成為生活空間的延伸。河道也是交通訊道。河道上多橋,橋頭往往就是居住區的生活**和社交活動的中心。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城市就存在著人為的規劃。中國傳統的城市規劃理論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大的方向:以《周禮考工記》為代表的,倫理的、社會學的規劃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後期的風水理論為代表的自然觀的、功能性的規劃理論。

《周禮考工記》作為我國古代城市規劃理論中最具影響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國城市,特別是都城的基本規劃思想和城市格局。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門。

」;「經塗九軌,九經九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等一系列理論。

這些理論一直影響著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很多大城市,特別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這種理論修建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長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時期),清晰的街坊結構和筆直的街道,以及城牆和城門無不反映了《周禮考工記》中「禮」的思想。在這些城市中,城市本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工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城市已成為一種「符號」,它代表著一種社會關係和秩序。

人們生活其中,日復一日的受到空間秩序的影響,不覺中明確了自己的社會定位,而想超越自己原有的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正好符合了統治的需要,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周禮考工記》的影響是如此的深淵,甚至當代的很多城市規劃中仍可見到它的影子。

相比《周禮考工記》的「符號」性,中國傳統的城市規劃理論中也有很理性、功能主義的一面,這集中反映在《管子》一書和後世的一些有關風水的理論中。《管子》成書於戰國時期,是後人假託管仲所作的政治名著。《管子》一書在很多方面對《周禮》進行了否定,在城市規劃領域,《管子》主張從實際出發,不重形式,不拘一格。

要「因天才,就地利」,不為宗法封建與禮制制度所約束。所以,「城廓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同時,在城市與山川環境因素的關係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立政篇》)。這些理論對後世風水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的發明,中國古代都有什麼發明

風兒慢慢飛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時間1秒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希望能幫助到你!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鍾 手機使用者 四大發明 火藥 指南針 印刷術 造紙 另附豆腐麻將 手機使用者 印刷術 火藥 造紙術 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手機使用者 地...

中國古代飾品,關於中國古代首飾的介紹

1.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 釵的鼻祖。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2.簪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髮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 花草 動物 鳳凰孔雀 吉祥器物 如意 等形,並可用金 玉 象牙 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 鏤花及盤花等...

中國古代的衣著,關於中國古代服飾分類

漢服,全稱是 漢民族傳統服飾 又稱漢衣冠 漢裝 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 明末清初 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 華夏 漢 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 衣冠上國 禮儀之邦 錦繡中華 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