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圈層劃分依據和個圈層的詳細特徵

時間 2021-08-31 07:04:11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於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

地殼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為玄武岩層(岩漿岩),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理論上認為過地殼內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1℃。近年的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里以上時,每深入100米溫度升高2.

5℃,到11公里深處溫度已達200℃。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 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只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歷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地幔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岩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

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

美國一些科學家用實驗方法推算出地幔與核交界處的溫度為3500℃以上,外核與核心交界處溫度為6300℃,核心溫度約6600℃。

2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依據

地球內部情況主要是通過**波的記錄間接地獲得的。**時,地球內部物質受到強烈衝擊而產生波動,稱為**波。它主要分為縱波和橫波。

由於地球內部物質不均一,**波在不同彈性、不同密度的介質中,其傳播速度和通過的狀況也就不一樣。例如,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介質中都可以傳播,速度也較快;橫波只能在固體介質中傳播,速度比較慢。**波在地球深處傳播時,如果傳播速度突然發生變化,這突然發生變化所在的面,稱為不連續面。

根據不連續面的存在,人們間接地知道地球內部具有圈層結構。

(一)地殼 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高大山系地區的地殼較厚,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地殼厚達65公里,亞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過70公里,而北京地殼厚度與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相當,約36公里。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殼厚度為12公里,北冰洋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殼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公里。

一般認為,地殼上層由較輕的矽鋁物質組成,叫矽鋁層。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矽鋁層;下層由較重的矽鎂物質組成,稱為矽鎂層。大洋地殼主要由矽鎂層組成。

(二)地幔 介於地殼與地核之間,又稱中間層。自地殼以下至2900公里深處。地幔一般分上下兩層:

從地殼最下層到100—120公里深處,除矽鋁物質外,鐵鎂成分增加,類似橄欖岩,稱為上地幔,又稱橄欖岩帶;下層為柔性物質,呈非晶質狀態,大約是鉻的氧化物和鐵鎳的硫化物,稱為下地幔。**資料說明,大致在70—150公里深處,震波傳播速度減弱,形成低速帶,自此向下直到150公里深處的地幔物質呈塑性,可以產生對流,稱為軟流圈。這樣,地幔又可分為上地幔、轉變帶和下地幔三層。

瞭解地幔結構與物質狀態,有助於解釋岩漿活動的能量和物質**,及地殼變動的內動力。

(三)地核 地幔以下大約5100公里處**橫波不能通過稱為外核,推測外核物質是“液態”,但地核不僅溫度很高,而且壓力很大,因此這種液態應當是高溫高壓下的特殊物質狀態;5100—6371公里是核心,在這裡縱波可以轉換為橫波,物質狀態具有剛性,為固態。整個地核以鐵鎳物質為主。

地球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介面,主要依據**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地球各層的壓力和密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質的放射性及地熱增溫率,均隨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溫度幾乎不變。

地核與地幔之間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與地殼之間,以莫霍面相隔。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的頂介面距地表約5100公里,約佔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

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頂介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態的,其密度為9—11克/立方厘米。

地幔又可分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頂介面距地表1000公里,密度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頂介面距地表33公里,密度3.

4克/立方厘米,因為它主要由橄欖岩組成,故也稱橄欖岩圈。地殼的厚度約33公里,上部由沉積岩、花崗岩類組成,叫矽鋁層,在山區最厚達40公里,在平原厚僅10餘公里,而在海洋區則顯著變薄,大洋洋底缺失。地殼的下部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組成,稱為矽鎂層,呈連續分佈,在大陸區厚可達30公里,在缺失花崗岩的深海區厚僅5—8公里。

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三層之間的兩個介面依次稱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殼+上地幔頂部=岩石圈 縱波,橫波通過地幔速度最大

地球外部圈層結構: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3樓:教一識百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及各層的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哥們你哪個班的?我也是寫這個題目誒。我是從好幾個網頁正到一篇的,手寫累啊

5樓:西柏坡的愛

你是不是浙江農林大學的呀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6樓:受樹花寧女

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成岩石圈。

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或熔融狀,核心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個核心,而是兩個即核心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

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2、地幔為鐵鎂固體,地幔上部的軟流層為岩漿發源地。

3、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地殼上為矽鋁層,下為矽鎂層。

三、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

1、大氣圈高度愈增大氣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氣三態組成,連續而不均勻分佈。

3、生物圈與地殼、大氣圈、水圈交叉分佈且相互滲透,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最活躍的圈層。

四、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佈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佈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7樓:未來簡課

自然地理-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圈層結構的成因,如何理解地球圈層構造和各圈層的形成原因?

地球結構分地球內部結構和地球外部結構。固體地球結構成因 地球是由地核俘獲熔融物質和少量塑性物質 固態物質 氣體和液體開始的。在距今46億 年前,由鐵鎳物質組成的地核俘獲熔融物質和少量塑性物質 固態物質 氣體和液體,在地核外形成高溫熔融物質巨厚層。地核與高溫熔融物質間形成內過渡層。地球外表溫度降低,熔...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受樹花寧女 一 地球的圈層結構 包括由地核 地幔 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 生物圈 大氣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 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軟...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 地球的圈層結構 包括由地核 地幔 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 生物圈 大氣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 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軟流層以上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