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中所有「其」字的用法和意義

時間 2021-09-01 20:12:55

1樓:莪叫***莪怕誰

(一)「其」的用法:

「其」用作實詞,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詞,既可以用作人稱代詞,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詞。

1. 「其」用作人稱代詞,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稱代詞。(1)它可以用在名詞之前。表示領屬關係,可譯為他的、他們的、她的、她們的、它的、它們的。

a. 始舍於其址:譯作,最初在它的山腳下建築廬舍定居下來。「其」代華山的。

b. 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譯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剝蝕得模糊不清了,只是從它上面殘留的字還勉強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其」代僕碑的。

c. 其下平曠:譯作它的山腳下土地平曠寬廣。「其」代華山的。

d.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譯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來到這裡,並且在洞壁上題字記遊的人已經很少了。「其」代後洞的。

(2)用為主語或賓語:

a.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譯作,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叫它為華山洞。「其」在這裡是作為「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個主謂結構的主語,只能譯作「它」,不能譯作「它的」。

b.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的「其」也是作為「其為文」這一主謂結構的主語,應譯作「它上面」不譯作「它上面的」。

c.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譯作,是因為他們探求得深入而且廣泛。「其」是「其求思之深……」這一主謂結構的主語,應譯作「他們」。

2. 「其」的稱代作用還可以用於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用於第一人稱可譯為「我」、「我的」或「自己」。用於第二人稱可譯為「你」、「您」。

a. 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譯作,而我也後悔自己跟著他出來因而不能盡情享受那遊覽洞中奇景的樂趣。這是承前稱代,「餘」「其」是互文,「其」指代自己。

3. 「其」字用作代詞,可以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範圍,或者表示對具體物件的強調,可譯為「那」、「那個」、「那些」。

a.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譯作,因此那以後就把它叫「褒禪山」。「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時間,譯作「那」。

b. 距其院東五里:譯作距離那個慧褒禪院東面五里。「其」代慧褒禪院,譯作「那個」。

c.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譯作,要問那個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好遊的人也沒有誰走到過洞的盡頭。

「問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的「其」指代「好

d.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譯作,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難,可是那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e.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譯作,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些來到的人就更少了。「其又深」的「其」指代後洞,譯作「那」,「則其至」指代那些。

f.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譯作,出了洞,有人就責怪那主張退出的人。「其欲出者」的「其」,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g.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譯作,後代人就使那流傳的事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麼能說得完呢?「謬其傳」的「其」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4. 「其」用作虛詞,可以充當副詞。

例如: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誰能譏笑我嗎?「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5. 「其」用作助詞,最常見的是用作語氣助詞,表示推測、希望等語氣。

例如: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譯作,已經出了洞,就有人責怪那主張退出的人。「既其出」的「其」是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遊者」,譯作「那些」。

2樓:錦帛舷

如下(第十項包含2個)

⑴始舍於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僕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⑻問其深。

(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⑼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遊者」,譯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後洞)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後洞,譯作「那」)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⒃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第一人稱代詞,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3樓:匿名使用者

1566看他時刻額菜譜服務再次彙報還沒女的實在

王安石和《遊褒禪山記》的資料

4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宋撫州臨川人,是北宋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王安石少懷大志,博學多思,隨父宦遊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勞財匱」的社會狀況,在哲學,經濟,教育倫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新的思想體系-「荊公新學」,旗幟鮮明的標明自己的唯物主義立場,給當時的思想界帶來一絲清新的空氣,對後來中國學術思想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同時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王安石自22歲考中進士,踏入仕途,幾近三十年地方官生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區域性地推行了改革弊政的革新措施。2023年寫了著名的《上宗仁皇帝言事書》,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張,為後來的熙寧新法構思了一幅初步的藍圖。1069-2023年,王安石兩度為相,在他的荊公新學思想基礎上,大膽的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聲發饋的政治思想。

為改變北宋「積貧積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顧守舊勢力的反對和阻撓,發動和領導了一場以「理財」「整軍」為中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各個方面的規模巨大,威武雄壯的社會變革運動。史稱「熙寧新法」。王安石因此被列寧稱讚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在文學方面,王安石不僅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創作實踐上別具一格。他的詩詞瘦硬雄直,散文說理邏輯嚴密,行文峭菝凌厲,給後人留下1540多首詩歌,800多篇散文的豐富文化遺產。其詩文《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堪為千古絕唱。

《桂枝香 金陵懷古》一詞寫景言志為詩詞名篇。散文《答司馬諫議書》《遊褒禪山記》作為範文精選入中學課本。卓絕的文學造詣實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堅,現存著作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宋說》等。

遊褒禪山記拼音

遊褒禪山記,拼音 y u b o ch n sh n j 注音 一 一 詞語解釋 遊褒禪山記 是北宋的政治家 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遊,讀音 y u。1 動 基本義 人或動物在水裡行動 人或動物在水裡行動。2 動 從容地行走 閒逛 逛 街 覽 樂 歷...

遊褒禪山記第三段翻譯,求遊褒禪山記第三段翻譯

森雪小嘟嘟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 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 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 珍異奇特 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 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蘭亭集序,赤壁賦,遊褒禪山記,孔雀東南飛,離騷

我剛高考 愛出2 絕對不考3 罌粟 我個人認為考最多的是 赤壁賦 蘇軾的許多文章都很愛考。遊 常考的是那段議論怎麼致與不致的的,孔 很少的,幾乎不考。另外的考最多也是文章的主旨句。猜題用處也不大的,最好是多背點,將來總有用的。 怨念 遊褒禪山記和赤壁賦一定會涉及到,其他的基本沒大有機率。人教版高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