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月半封包怎麼填,這個七月半封包怎麼填

時間 2021-09-03 06:12:55

1樓:凍蝦仁黃一歲

填寫分為四種:

1、封包分類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

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2、小封包寫法對於冥用品,本著「陰陽一理」的理念,也比照陽間的包袱寄包裹。

冥用包裹分為小封包與大包袱。小封包為包裹紙錢時用,是由草紙裁剪而成,一般是長26.5cm,寬16cm。

行文由右至左豎排五行,依次寫「今逢中元大會處備冥財一束」、「化奉」、「祖考(妣)×公××老大人(孺人)陰府受用」、「孝孫××謹具」、「天運××年七月十四日化行」。

小封包的數量一般是多個的,每個都要如是寫好。每一個祖宗可以封多包,以每個晚輩的名義分別署名,也可以夫妻的名義署名,也可以全家的名義署名(可以寫「××率全家謹具」)。寫好後,小封包可以單獨焚化,也可套在大包袱內與其他物品一起焚化。

3、大包袱寫法冥用大包袱由草紙摺疊而成,包袱一般為45cm×50cm規格。

正面共分五行由右至左豎排,書寫格式: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祖考×公××老大人收」、「孫××曾孫××玄孫××謹具」。

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的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中元化袱包」、「上奉」、「故顯考×公××老大人收」、「男××率孫××曾孫××玄孫××謹具」。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表

示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府×老孺人收」。

除了給先人包袱外,一般還要給車伕力士一個包作為報酬,包袱正面寫「車伕力士」四字即可。有的還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也就是給「墳山地主」與無人祭祀孤魂野鬼的份子錢。

4、封包注意事項包袱地址包袱格式還要寫上地點,詳細程度類似郵遞,一般用過去的地址,只詳細到相當於今天社群的廟隍就可以了。

如「湖南省寶慶府新化縣太陽四都福景山廟隍」。至於這個地址,有寫亡故之地的,有寫安葬之地的,有寫故鄉之地的,有寫祭祀人之地的,都可以。

包袱右邊包袱右邊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

一、五月初

五、七月十

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

2樓:娛樂場鎖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

人的包總封數填寫。

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

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週年包、二週年包和三週年包,每次

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

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

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週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週年包,空白處寫「

化財之期」,燒三週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

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

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今逢(中元)之期 (子、孫 王孝賢)虔備錢財一封 上奉 (顯考/顯妣 王公xx老大人/王母***老太君)受用 日期填寫農曆 己丑年七月十三日(最遲日期七月十五日前)焚化-----在 包 的背面 要寫「封」字,傳統是用毛筆書寫;已故父/母的頭銜分別是 顯。

4樓:遠走客家

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

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七月半燒包怎麼寫?

5樓:sky不用太多

這裡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    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讀過書的老先生寫的多。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

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就較複雜了。

譬如在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中元寄錢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孫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

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

一、五月初

五、七月十

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

「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

「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

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

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後可能**,王公大臣死後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

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 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這大約是一種買平安的「錢」。所謂「地盤業主」,應是陰間收件親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懷疑還有惡霸,錢寄過去,給他們上上貢,免得他們找親人麻煩給臉色看,或收保護費。

所謂「孤魂野鬼」,即沒有後人照看的鬼魂,這是些一窮二白的亡命之徒,給點錢打發一下,免得他們心存不良,哄搶親人剛收到的錢鈔。    這些名堂,現在的年輕人是弄不懂,也不想弄懂了。包袱也還包的,大多當陽間的信封一樣來寫:

「寄父某某某,魂下受用。兒某某某,媳某某某,孫某某某。」 女人大名當然照寫不誤。

有的乾脆不包包袱、不寫包袱了,花十幾二十幾塊錢,買個上億元的冥國銀行紙鈔,燒完了就完了,還圖包包袱、寫包袱的麻煩幹什麼呢?但有的老人很擔心:「你們這麼燒過去的錢,閻王爺恁裡認不認?

」中元節[1]  ,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1]

6樓:匿名使用者

各列內容寫法:

第一列:

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週年包、二週年包和三週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週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週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週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

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第三列:

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

第四列:

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係(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複雜,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具體寫法見附表)。

第五列:

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曆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七月半習俗有什麼?「七月半」有啥風俗?

中元節的習俗一般有這些 1 放河燈。目的是為了普渡與祈禱。2 祭祖。祭祀祖先。七月是第一次農作物豐收,人們慣以煮熟的新米飯祭祀祖先,與祖先分享。3 燒紙錢。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擔心它們在地下沒錢花 到十字路口焚燒,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希望它們不要再去搶送給其祖先的錢。4 焚香燃炮。焚香燃炮,...

《七月半》的原文是什麼?七月半的來源是什麼?

七月半 兩漢 卓文君。一朝別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似...

七月半燒包怎麼寫

基泥太妹 這裡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