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十二因緣,佛教十二因緣各是什麼

時間 2021-09-05 23:04:15

1樓:廣冠毋詩蕾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

1、無明(貪□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一切生死皆源出於無明。“無明”尤指執戀自我為實有的我執。自無始輪迴以來,無明便一直伴隨著我們,從沒一刻相離。這種影響便似一塊黑布,把我們的眼睛蓋著了,令我們不知事物的真相。

2、行(造作諸業)

由於無明,我們便會造作種種善惡不同之業,這便稱為“行”。

3、識(業識投胎)

“識”是業之載體。由無明所引致之任何行,會被紀錄在識之中。無明、行及識就如播種人、種子及大地之相互關係及組合。如果把生死輪迴比作一座房子,無明、行及識便是其最主要的三根柱頭。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名色”是指眾生在受孕入胎一剎的蘊身。這一身體是負載識的容器,亦是後來發展出之各支的基礎。如果沒有這蘊身,識便沒有附託的物件,亦無從發展出後來之視覺及聽覺等。

如果把前三支比作房子的柱,名色則好比牆及屋頂等。

5、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在名色蘊身存在後,並不馬上有感官功能,但在沒多久後,它便發展出眼、耳、鼻、舌、身等根,而具備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等功能,這便稱為“六入”。如果把名色比作房子,六入便是它的窗及門。透過這些窗及門,房內的人便能與外界有所接觸。

6、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由於有了六根及各感官功能,我們便藉此媒介與外境發生關連,這便是“觸”的意思,譬如說我們有了眼根,而又有視覺功能,現在面前有一朵花,我們的視覺感官便透過眼根與這外境發生關連了。

7、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有了感官等與外境的接觸,我們便生樂、苦或不樂不苦之中**受,這是“受”支的意思。舉些例子:當眼睛與面前的漂亮花朵二者相遇時,眼識便生起作用,我們便會有樂的感受;當鼻根與臭味相遇時,嗅覺便生起作用,我們生出苦的感受。

8、愛(對境生愛慾)

因為有了前一支——受,我們便會有所貪愛,眼喜歡見美麗的事物,耳愛聽悅耳的**。不願與好事物及感受分離,又不願與不好的事物及感受相遇……,這是“愛”支的意思。

9、取(追求造作)

因為有上一支,我們便有強烈的慾望,這便是“取”。

10、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由愛支及取支,再加上第二支——行,我們便具足了以後再受生的因緣了,這是“有”的意思。前面講過無明、行及識好比播種人、種子及大地,而愛支及取支正好比肥料,有支則是長出之幼苗。

11、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因為上述各支,便衍生出又一次的投生,這便是“生”支的意思。

12、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既有生、其必然後果是有“老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阿彌陀佛

2樓:匿名使用者

《入法門論》科解(十八):十二因緣

阿王諾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注】所謂四有,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生有就是投胎的一剎那。

本有就是投胎後至死有的階段,也是有情生存的期間,此有胎內五位和胎外五位之別:胎內五位就是羯邏藍(譯為凝滑或雜穢,指四大將凝固位——托胎後的最初七日間)、頞部曇(譯為皰或如胞,指在羯邏藍上漸生薄皮的時候——第二的七日間)、閉屍(譯為血肉或軟肉,指血肉凝結未堅的第三週間)、鍵南(譯為堅肉或硬肉,指既成為固體的第四周)、缽羅奢佉(譯為支節,即五根將完備,生五識時的第五個七日至出生的第三十四個七日間);胎外五位就是出生以後至死亡的期間,即嬰孩、童子、少年、盛年、老年。

死有就是命終的一剎那。

中有就是死後至生有之間。

有情如此經四有的順序永無止息地痛苦迴圈,這就是生死輪迴。

**佛教正法中心

3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因緣

緣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

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它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其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

佛教十二因緣各是什麼

4樓:少陵五老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回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答,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到生死彼此成為條件或因果聯絡的12個環節:

1.無明,即無知;

2.行,由無明而產生的善與不善等行為(意志);

3.識,相當於托胎時的心識;

4.名色,相當於胎中的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形體;

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種感覺器官;

6.觸,相當於出胎後開始接觸外界事物;

7.受,即對苦樂等的感受;

8.愛,即生起貪愛等慾望;

9.取,指追求色、香、味、觸等;

10.有,即生存的環境;

11.生,即來世之再生;

12.老死,是人生的終結。

5樓:匿名使用者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6樓:匿名使用者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7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便有行為造作,有行為造業便有入版胎之識,有權

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備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後,六根就會有六種觸覺,有六觸覺便有六種感受,有感受便懂得愛,懂得愛之後,就會執著,極力去奪取,有所奪取便會形成未來之業因,有了未來之業因,就會領受未世之生,有生就必然會有老死,及一切憂、愁、悲、傷、苦、惱,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順生門。

若是沒有無明妄,**會有行為作業,沒有行為作業,**會有入胎之識,沒有入胎之識,**會有胚胎這個色身,沒有色身就不會有六根存在,沒有六根就不會有六種觸覺,沒觸覺就沒有感受,沒有感受就沒有愛,沒有愛就不會執著、奪取,沒有執著就不會有未來生之業因,沒有未來生的業因,就不會有未來世之生,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及憂傷悲苦,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8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因緣”把整copy個人生過程劃分為無明、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前後相續、周流不停的部分。它們之間的關係是:行緣無明、識緣行、名色緣識、六入緣名色、觸緣六入、受緣觸、愛緣受、取緣愛、有緣取、生緣有、老死緣生。

學佛不要過於執著於名詞術語,主要是以法修行,才能證果,要做“學佛”人,不要把佛教搞成“佛學”否則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這也是世尊告戒人們的,看學佛人不只要看他是怎麼說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麼做的,在生活中按“淨業三福”修行,即得到自己的利益又能讓周圍大眾對您生起尊重心,這就是“如理如法修行”。

十二因緣是什麼?

9樓:南屏晚鐘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

1、無明(貪□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一切生死皆源出於無明。“無明”尤指執戀自我為實有的我執。自無始輪迴以來,無明便一直伴隨著我們,從沒一刻相離。這種影響便似一塊黑布,把我們的眼睛蓋著了,令我們不知事物的真相。

2、行(造作諸業)

由於無明,我們便會造作種種善惡不同之業,這便稱為“行”。

3、識(業識投胎)

“識”是業之載體。由無明所引致之任何行,會被紀錄在識之中。無明、行及識就如播種人、種子及大地之相互關係及組合。如果把生死輪迴比作一座房子,無明、行及識便是其最主要的三根柱頭。

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名色”是指眾生在受孕入胎一剎的蘊身。這一身體是負載識的容器,亦是後來發展出之各支的基礎。如果沒有這蘊身,識便沒有附託的物件,亦無從發展出後來之視覺及聽覺等。

如果把前三支比作房子的柱,名色則好比牆及屋頂等。

5、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在名色蘊身存在後,並不馬上有感官功能,但在沒多久後,它便發展出眼、耳、鼻、舌、身等根,而具備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等功能,這便稱為“六入”。如果把名色比作房子,六入便是它的窗及門。透過這些窗及門,房內的人便能與外界有所接觸。

6、觸(出胎與外境接觸)

由於有了六根及各感官功能,我們便藉此媒介與外境發生關連,這便是“觸”的意思,譬如說我們有了眼根,而又有視覺功能,現在面前有一朵花,我們的視覺感官便透過眼根與這外境發生關連了。

7、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有了感官等與外境的接觸,我們便生樂、苦或不樂不苦之中**受,這是“受”支的意思。舉些例子:當眼睛與面前的漂亮花朵二者相遇時,眼識便生起作用,我們便會有樂的感受;當鼻根與臭味相遇時,嗅覺便生起作用,我們生出苦的感受。

8、愛(對境生愛慾)

因為有了前一支——受,我們便會有所貪愛,眼喜歡見美麗的事物,耳愛聽悅耳的**。不願與好事物及感受分離,又不願與不好的事物及感受相遇……,這是“愛”支的意思。

9、取(追求造作)

因為有上一支,我們便有強烈的慾望,這便是“取”。

10、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由愛支及取支,再加上第二支——行,我們便具足了以後再受生的因緣了,這是“有”的意思。前面講過無明、行及識好比播種人、種子及大地,而愛支及取支正好比肥料,有支則是長出之幼苗。

11、生(再受未來五蘊身)

因為上述各支,便衍生出又一次的投生,這便是“生”支的意思。

12、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既有生、其必然後果是有“老死”。

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阿彌陀佛

佛教所謂的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什麼意思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將十二因緣分別以動物的名稱來對應 佛說十二因緣經 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按方位東方稱 青龍 南方稱 朱雀 西方稱 白虎 北方稱 玄武 每個方位對應七個星宿,共二十八宿,由星君主事。一無明 二行 ...

什麼是因果報應,因緣果報,佛教說的因果報應,因緣果報到底是不是宿命論

手機使用者 因緣果報 1 什麼是因緣果報 在佛法中有很多概念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搞不清楚一些基本的知識,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正確的掌握和運用佛法的道理利益自己和他人。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因緣果報 因果的概念。說到因果,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大都知道一二。同時社會中認識的因果和佛法卻並不一樣。普通人...

十二星座各是什麼,十二星座分別是什麼

白羊座3月21日 4月20日 主宰行星 火星 屬性 火相星座 除了十二星座,一共還有什麼星座?分別是什麼?除了十二星座之外還有一個蛇夫座,平時所說的十二星座,是古巴比倫文明把當時天空劃分成星座的。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就提出了黃道的概念。是在天球上地球公轉的軌道所佔有的一圈。當時的黃道分佈了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