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中秋習俗

時間 2021-09-16 18:32:35

1樓:**隨身吧

晚上祭拜祖先

潮汕人是非常傳統的,神明要供奉,祖先也一樣。家家戶戶供奉著神明,也供奉著祖先。

中午,拜神祈求平安;晚上,晚餐前,祭拜祖先寄託念想!人要過節,祖先也不能餓著。

祭拜祖先如上圖,首先,祭拜多少個祖先,就需要擺上多少碗飯,多少雙筷子;然後,每個先輩的位置,要擺上一杯茶一杯酒,一般酒前茶後。

祭品的話,一般沒有要求。看個人經濟能力吧。一般「三牲」是必備的:豬、雞、鴨。我媽是這樣告訴我的,不知道對不對?

我家,是晚上團圓飯吃什麼,我們祭拜祖先的東西就是什麼。拜完祖先後,把菜熱一熱,就開餐了,大家吃團圓飯了!

拜月的由來

吃完團圓飯,接下來的重頭戲:拜月娘

中秋節晚上,潮汕每戶人家,均會在自家陽臺或門前擺上滿滿一桌供品,有各式各樣的水果和月餅、芋頭等,準備好後點上蠟燭和高香,燭光點點,等待月娘升上高空。自古以來,中秋「拜月娘」祈求一年平安團圓,已成為潮汕人的傳統習俗。

月亮在潮汕被稱為「太陰娘」,簡稱月娘。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例俗,所以拜月娘的主力,是婦女和兒童。他們把新買的書本、文具擺在供案的最前面,據說能夠保佑孩童讀書刻苦、成績優秀;未出嫁的女孩會點上長長的龍香,祈求不久能夠得到個好夫婿。.

家家戶戶拜月娘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釋迦果)、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拜月娘之後,最值得期待的一個專案:燒蟻窯(燒塔)

其實我也是多年未見到燒塔了。主要是城鎮發展了,地方小了,自然沒有那麼空曠的地方提供給大家壘塔。先上圖吧,下面就是燒塔的塔: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

所以「蟻窯",是用瓦片壘起來的塔。

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訊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藥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

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一把鹽,朝著「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

2樓:實用文章分享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在潮汕地區,

「拜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那麼,潮汕人拜月有什麼特殊的風俗呢?

拜月娘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

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

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

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潮汕有首歌謠唱道:

「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潮汕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願是尋求一個好夫婿。

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燒瓦窯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訊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

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藥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

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一把鹽,朝著「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

3樓:擱淺忘憂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節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稱為拜月娘。

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稱為月娘。婦女拜月的重要心願還在尋找一個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謠道:

「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

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在潮汕,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

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中秋節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還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節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兩天就開始忙開了。

滷鵝、做果、購買貢品,忙得不亦樂乎。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井心水」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聽眾朋友,您是否記得您的母親將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壇那虔誠的表情呢?那是母親對子女最真誠的禱告,希望「阿孃」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可是父母們的期盼。他們會從祭壇取下一點菸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讓小孩喝下。說那是「阿孃」賜予的靈丹妙藥,喝下後會機智靈敏。

這樣的說法雖不可信,但這卻反映了長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鄉,還能聽到咚咚咚的謎鼓聲和悠揚的絃樂聲,人們穿梭於各個街道、社群的燈謎臺,駐足在涼亭內、祠堂前聽潮樂,熱鬧非常。

暮色降臨,玉兔東昇,潮人賞月的活動也就開始了。中秋賞月,根據各自不同的愛好和條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設家宴於月下,為孩子們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古老的神話故事,共賞天倫之樂;或陳月餅、酒饌、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油甘、橄欖、香蕉、芋頭等食物於庭院、樓臺,全家人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談,一面品嚐節日的佳品。

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樓上居民則在陽臺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雲蓋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著有點月光才祭拜,總盼望月娘能給光彩。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粉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用柚牙裝扮白鴿等等,在汕頭則較少見。

現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購物方便,不象從前工巧。或爭先佔坐酒樓玩月,以先睹月色為快;或到汕頭港灣、中山公園、金砂公園等地駕輕舟泛江海作月夜之遊;或徘徊於街市,以睹節日晚市熱鬧的場面;潮人的婦女們也盛裝出遊,互相往來,嬉戲在在月光下。

4樓:浮世觀禪

潮汕的中秋節,民間習俗除傳統的拜月、賞月、吃月餅外,還有剝芋、燒塔、觀神等內容。拜月

娘潮汕人稱中秋為八月半,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民間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者一般為女人和小孩,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場所,吃過晚飯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水果、茶酒等奉獻給月娘,求月娘保號全家平平安安,家庭和順,姿娘嫁好安,奴仔讀書讀欠欠!拜月娘的時候,記得要向月娘許下心願哦~吃月

餅月餅也是中秋佳節受潮汕人喜愛的傳統糕點。潮人制作月餅,以之祭月,並相互饋贈的習俗由來也久。明陳天資《東里志》雲:

八月十五日,「人家兒女,於月下設糕餅果品衣環之物,類月而拜,以請月姑。」清嘉慶《澄海縣誌》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

」清光緒《海陽縣誌》載:中秋「制團圓餅,號『月餅』」。剝芋

頭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鬆,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後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燒火

塔潮汕的中秋節還有一種有趣的習俗,就是燒塔和燃煙堆。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磚頭,然後送到晒穀場上,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東西砌成塔,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柴片都填在裡面,等祭完月娘時,就將塔內的東西引燃。這時孩子們最為激動,歡呼雀躍,並且不時地撒上一把鹽,噼哩啪啦,十分壯觀。

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柴塊分別在村裡較為空曠的場地上堆成堆,拜月結束後點燃,火焰沖天。此時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煙堆點點,煞是好看。遊月

娘在潮汕,天真無邪的小孩紙們,自從牙牙學語,就纏著奶奶、爺爺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把竹子劈成竹篾,紮成了面盆大小的骨架,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

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裡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地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下到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潮汕中秋節除了有這麼多好玩有故事的習俗活動外,作為一個「美食王國」,在這種時候,當然也要有應節的美食。

朥餅朥餅類似於北方的月餅。朥餅分為皮和餡兩部分,皮是用豬油、麵粉、糖混合而成,餡是用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皮薄酥、餡香甜。

按其餡料不同,可分為綠豆沙、烏豆沙、水晶、芋泥和雙烹等不同品種。

潮汕地區的嫁娶習俗是怎樣的,潮汕婚嫁習俗的介紹

川中大媽何心 我親自看到的在潮汕結婚時晚上十二點過後新郎接新娘,新娘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去新郎家,孃家沒有一個送親的人。當時我看著心裡不由自主的心酸了。當然這是各地風俗不一樣。也不足為奇了。 寶77303亂龐 迎親,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式。舊俗迎親有兩種 一種是新郎迎親...

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十大主要習俗 1 吃月餅 洛中記聞 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 荷葉 金花 芙蓉 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

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 賞月 吃月餅 玩花燈 賞桂花 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 幸福,成為豐富多彩 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 走月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