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演義裡很多人都喜歡蜀國

時間 2021-10-14 22:19: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漢朝是正統,代表主流思想,而三國的作者老羅也是個雨愚忠分子,所以三國演義裡面雖然刻畫的最多的是曹阿蠻,但是把他寫成了反面角色,而老劉成了正義的化身,所以大多數讀者看了三國之後,都會覺得蜀國才是正義的一方,吳國像個配角,老曹成了大反派!

事實上,三國後期,蜀吳的人口加起來都沒有魏國多,中國真正的中心還是在北方,雖然成都、也很繁華,但那是隻是相對而言,與未開化的蠻族相比,自然是領先的、繁榮的。

人物刻畫上,老劉成了仁義的代名詞,諸葛成了智慧的人妖,老關那是義氣的化身,趙雲是智勇雙全,忠肝義膽!反正蜀國都是正義的、智慧的……;而魏國,老曹是陰險的、狡詐的,事實上哪個君王不是如此,司馬是隱忍的、艱險的,但他那是被時勢所逼的,若太過鋒芒畢露,老曹早殺他了,曹丕和他老子差不多!說說吳國:

周瑜小心眼……可能嗎,吳國水軍大都督,沒有氣量,孫家會那麼信任他嗎!事實上,赤壁之戰,諸葛壓根沒怎麼參合,都是老羅加進去的。魯肅,真的有那麼憨直嗎?

還不是為了孫劉聯盟,他不睜隻眼閉隻眼,聯盟怎麼維持啊,大智若愚!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三國裡比比皆是,多的不說了,一家之言……

2樓:夢斷華容道

因為劉備是以仁義得天下

而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所以人們喜歡蜀國。

3樓:風之玄夢

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而當時儒家思想已經是主流了,在儒家看來,以劉備為代表的蜀則是當時的正統,史學家也因為儒家的影響而重點寫了蜀,把蜀給美化了。千百年來,無數的史學家都這麼寫了,就久而久之,大家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從而也影響了我們現在的觀點。

4樓:古韻襲心

因為蜀國的代表人物 劉備、關羽、張飛 等人身上體現了一些 以誠待人、忠義 的寶貴的品質。

5樓:20000202雯文

很簡單,劉關張三人,趙雲,諸葛亮都具有非凡的才華,要麼英勇善戰,要麼善良慈仁,要麼神機妙算。主角唄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名著三國演義重點寫蜀國

為什麼三國演義大部分情節是以蜀國為視角看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家裡有很多三國相關的歷史觀點叢書

都是以演義為基礎的

因為我覺得演義固然有他的藝術價值和文學地位在羅貫中以蜀為正統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蜀比較有正統漢室的意味

而陳壽把魏當正統也情有可原

誰叫司馬炎是篡魏自立的呢....

呵呵...這些問題是很現實的呀...

至於把公瑾醜化的地方我也很恨呢....

不過...

基本上只要弄清楚演義並不完全是正史這樣就好啦^^還有1,三國演義是**,有**創作的需要,雖然主要參考了三國志尤其是裴注三國志,但是裡面仍然有些虛構的內容和對於人物個性調整的方面 2,三國志首先是晉朝寫的,當時晉朝的皇位是從曹魏這裡禪讓過來的,因此在晉朝的時候,都是尊曹抑劉的;而到了南北朝,裴松之批註三國志,這時的整個風格已經是尊劉貶曹了。 3,三國演義主要是參考裴注三國志,尤其是南北朝開始,歷朝皇帝推行的儒家學說來進行統治,而儒家學說講究正統,在他們眼中無論曹魏政權(讓劉氏禪讓)還是晉朝政權(讓曹魏禪讓)都不是正統的,只有劉氏政權才是正統的,而劉備恰巧是姓劉,還是劉氏皇族之後,因此晉朝之後的歷朝皇帝都是尊劉貶曹,所以三國演義裡面也是尊劉貶曹。 4,總體上而言,三國演義也不能算是美化劉備,只是裡面寫劉備的仁義方面有些太過頭,按照魯迅先生的話說是「似偽」,就是劉備的仁義寫的太過頭,給人的感覺是假的。

而三國志裡面真正的劉備也有著武勇,暴躁的一面,比如打督郵歷史上是劉備做的,而不是三國演義裡面張飛做的,但是三國演義需要豐富張飛的人物性格,而把這個變成是張飛做的了。 5,歷史上的曹操應該是很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改革家,雖然曹操有曹操人性上面的弱點,但是絕不是三國演義裡面貶低之後的曹操。 6,總之,三國演義是一部**,雖然是歷史**,單並不是真正的歷史,裡面有著為了藝術創作需要而修改歷史以及人物的一方面,而且三國演義是秉承尊劉貶曹的風格的,因此裡面對於劉備必然會根據整個創作需要加以調整。

8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比較喜歡蜀國的和魏國有過節

三國演義為什麼蜀國的將都家喻戶曉

9樓:雙魚鴻雁

首先你自己看看三國志就知道三國演義表面上捧劉黑曹,實際上黑劉吹曹,三國演義只是大體上尊漢室為正統,這也沒什麼過錯,現代人三觀都怎麼了?漢朝本來就是正統,非要尊一個篡位得來的曹魏為正統也符合價值觀?三國演義怎麼吹蜀了?

諸葛亮以一州之地北伐把司馬懿打的一直避戰,換你們這群鍵盤俠可以?劉備本事世之梟雄,並且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本來就是真實存在的遺言,曹操死前在給兒子教什麼?教如何用奸技,如何體面的篡漢,劉備一個梟雄被黑成了只會哭的廢物,三國演義吹什麼了?

還有歷史上沒有五虎,但你說的這些武將,就算是正史只留下了關羽張飛萬人敵也,徐晃于禁呂蒙什麼鬼?別說正史你就算讀完三國演義也不會拿這幾個人和關張比,現代人真是不搞點標新立異,不和古人唱反調都不能證明自己學識有多淵博。

10樓:息吹荒風

個人看法:很多學者及讀者都認為三國演義偏向蜀國,我個人認為不然。我認為羅貫中偏向的不是蜀國,而是諸葛。

縱觀三國,

諸葛出山前,只寫了黃巾、討董一些大事件或者為下文鋪墊的必要情節,18路諸侯中而對於公孫瓚、孫堅、袁術等等一干梟雄都是草草帶過。

諸葛亮在世時,三國中諸葛之事事無鉅細,基本都寫了,諸葛之智近乎妖也。甚至對於黃月英都有描述,女人在古代地位都很低,很少**會提到,隨意而反觀其他角色,女人(小喬、孫尚香劇情需要)基本都無介紹,而對於黃月英這個可有可無之人居然都有介紹

諸葛一死,結果呢,就木有了,真的,三國確實還有,但三國演義基本就沒有了。對於後期姜維、鄧艾和吳國更是草草完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每一部**的作者都會在作品中灌輸自己的主觀傾向,三國演義最重要的一個傾向就是「尊劉貶曹」。

首先,作者羅貫中自身有很傳統的封建正統觀,認為三國之中只有劉備有漢室血統,是名門正派,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篡奪漢室江山一定是奸賊。

另外作者身處元末明初,匡扶漢室也是當時的形式所需,民心所向,有一定隱喻在其中。

正是這些原因使作者在寫作時把劉備的蜀國一方人物各個都塑造的英武威猛,個性鮮明,而對曹操則極盡貶低之能,對孫權一方也或忽略或醜化。

主帥的偏頗導致手下將領們也容易被忽視,但其實曹孫陣營中在《三國演義》中也不乏驍勇善戰著,只是劉備麾下的人物著墨更多,更突出一些。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以描寫東漢末年的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家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本書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和人物性格與《三國志》基本相同,是在固定形象基礎上,進行再發揮,這也是歷史演義**的套路。本書一方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曆史,照顧到讀者希望瞭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

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讓現代的人民,感受到三國英雄的人物的特點。

12樓:匿名使用者

要知道《演義》以蜀國劉備為正統,以曹操為奸賊,孫權拒守江東就是起到個平衡作用,當然劉備集團的戲份最多。《三國志》以魏國為正統就不同。對三國曆史,《演義》之前民間就有尊劉抑曹的傾向,在宋朝時路上說書的說到劉備失敗大家痛哭流涕,說到曹操失敗大家拍手稱快,這中間可能受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學思想影響比較深,畢竟劉備是皇親。

孫權集團就不說了,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有點打醬油的意思……說到冷門也不是,真正去讀《演義》你說的這些人也有很多戲份的,典韋獨擋張繡大軍,捨命救主,手無兵器,奮力死戰,殺敵無數,臨死無人敢進。張遼威震逍遙津,吳中小兒聞張遼之名夜不敢啼。周泰於萬軍之中護孫權撤退,身中槍傷箭傷無數,曹操嘆之。

呂蒙文武雙全,總督兵馬,設白衣渡江之計攻取荊州,擒獲關羽……太多太多了,用心看每個人都栩栩如生。要是看歷史的話陳壽的《三國志》可能更貼切一些。

剛才看到有說老羅個人感情偏向蜀國的同學,其實要說個人感情是有,但是更重要的應該還是社會感情,畢竟**是寫給當時的讀者看的,宋朝以後看三國尊劉是個社會之風。

1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作品本來就是有褒劉貶操的傾向,所以劉(蜀)的將領給我正面英武智慧的印象,他們的事蹟被後人廣為流傳,再通過其他藝術形式的渲染加工,比如關羽,諸葛亮等,就顯得更加家喻戶曉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情況要這麼說,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演義,和羅貫中當時寫的也不是完全一樣的,經過後來文人的很多修改。原因在於什麼呢?為什麼蜀國的武將被描寫的那麼多?

原因很簡單:統治階級的需要。因為劉蜀政權作為漢的後裔,被視為正統政權,而後來的統治者為了灌輸這種忠君思想,肯定是要尊劉抑曹的。

15樓:氓渺

這個問題你要看作者所處的背景。羅貫中應該是明朝人(寫書時),而**描寫的又是諸侯割據和地方霸權,闡述的是忠君思想。所以忠君必須是主線,而劉備恰恰選擇的就是「興復漢室」,因而他的戲份肯定是主旋律,也是正面的。

所以先入為主的意識決定蜀國是主角,著墨自然比較多。

16樓:奧特曼打賽爾號

因為羅貫中是封建時期人,有很強的保守觀念,書中的人物大都以匡扶漢室為使命,譬如:劉皇叔 所以正派的比較出名,而曹丞相是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大反派。所以蜀國的都是好將,所以出名。

17樓:zi華軒

因為本書是本著尊劉抑曹的思想,主要描寫的是是魏蜀之間的,而魏國可謂是猛將如雲,不計其數;而相較於蜀國,則只有寥寥五虎之名遠揚。

很多人都喜歡看三國演義,到底看了有什麼好處

刑懷寒 中國有句古話,叫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本意是指少年人易衝動,再看水滸做事會更不進大腦的考慮 而老年人本來人生經驗就十分豐富了,而再看了水滸中的許多計策,那就真的離老奸巨滑不遠了。三國裡面的可以說是把兵不厭詐 反臉無情發揮到了一種極至,不過代著一種理性的心態去看,還是會給你代來不少可以好好...

三國演義的經典故事,三國演義裡的經典故事都有什麼

1 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枝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 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不亮,諸葛亮下令開船,並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

為什麼三國演義裡別人罵劉備都罵「大耳賊」

因為耳朵大 雙耳垂肩 何日重揮三尺劍 在 三國演義 第一回由劉備的相貌描述 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很多人罵他時就抓住了這個 特點 lzp棋聖 劉備 雙耳垂肩,兩手過膝 不這麼罵怎麼罵 還 劉備 我ca o你 m a啊 能行嗎 齋龍靖武 劉備 雙耳垂肩,兩手過膝 他耳朵超大的,手也超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