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寧夏回族的前身是11世紀的西夏党項人嗎

時間 2021-10-14 23:13:17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蒙古帝國的時候,蒙古滅西夏和金,党項人大部分被蒙古人所滅,極少數隨著中原漢人一起逃亡南宋。

寧夏回族的祖先是元朝的色目人,因為元朝需要色目人為蒙古人經商,於是他們從中亞的波斯地區遷到了寧夏地區。其他地方的回族,則大部分是信伊斯蘭教的其他族群加入,大部分是漢人回民改的。海南迴族,是佔婆國遺民改姓伊斯蘭教加入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回族是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西夏的党項人也可能融入其中,西夏的範圍也包括了現在的寧夏,青海等地。不能說回族的祖先是党項人,應該說党項人可能融入了這個民族!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回族源於唐宋時期的西北“回紇”、“回鶻”、“大食”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滅大理國後,任命回回人賽典赤為行省長官,以後才大量遷入。由於長期與漢族及其他民族雜居,衣著打扮與當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慶的回族,酷似藏胞;西雙版納的回族婦女,穿窄袖緊身上衣,下著統裙,猶如傣家女;白族地區的回族著白裝;漢族地區的回族著漢裝。

遇有紅白喜事或節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衛生,不吃豬肉。 党項族的後裔分部:(一)西夏故地的党項遺民

蒙、元時期,在西夏故地仍生活著大批党項遺民,元代曾多次從河西隴右籤徵為數可觀的党項兵士,元朝的宿衛軍和鎮戍軍中都有專由党項人組成的“唐兀軍”。2023年,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白濱、史金波在甘肅酒泉發現一通漢文、回鶻文合璧的《大元肅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他們的研究結論是:此碑完整記錄了一個唐兀家族自西夏亡國至元朝末年的130多年間,歷六世十三人的世系及其職官世襲情況,從中可以瞭解元代西夏故地党項遺民的活動。

這個家族從西夏亡國後第二代起就不再用党項人的姓名,而改用蒙古人習用的名字,這反映了在特定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下,西夏故地党項遺民的一種蒙古化趨勢。元代以後,河西隴右的党項人就再也沒有訊息了。白濱、史金波認為,現今分佈在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一帶的裕固族,可能是包含著党項、回鶻、蒙古血統的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

(二)四川的木雅人

本世紀二十年代,英國人伍爾芬敦(s.n.walfenden)曾赴西康地區進行實地調查,根據當地部分居民的語言特徵,認為他們有可能是西夏亡國後南徙川康的党項人的後裔。

[35] 2023年,四川大學鄧少琴先生應西康省通志館之邀,對西康地區進行歷史考察。他從木雅一帶居民口中聽到了關於“西吳甲爾布”(即西吳王,“甲爾布”乃藏語“王”之意)的傳說,說是西吳王曾為北方漢地之王,所居之地曰“木雅”,後來南遷此地建立新邦,遂亦稱此地為木雅。鄧少琴先生根據這一線索,以當地遺蹟和歷史文獻相印證,寫成《西康木雅鄉西吳王考》一書。

[36]他認為西吳就是西夏的對音,[37]西吳王(即西夏王)是西夏皇族亡國之後南來此地建立的一個邊裔小政權,並將它與遼亡後耶律大石所締造的西遼相提並論。他還指出,藏語的“木雅”一詞源自宋元時代漢文文獻中的“木納”、“母納”、“密納克”等,原是指西夏國都興慶府地,党項遺民南來後把這個名稱帶到了川康地區。自此以後,人們始知木雅人是党項人後裔。

(三)安徽的党項遺裔

對安徽党項遺裔的探索主要是圍繞著餘闕及其後裔的調查。餘闕為元朝唐兀人,先世居武威,其父沙剌臧卜因在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做官,遂定居於廬州。餘闕以科舉出身,元末為安慶守帥,城破死節,由此名聲顯於後世。

(四)河南的党項遺裔

從元代文獻來看,當時移居河南的党項遺民數量相當可觀。2023年,任崇嶽、穆朝慶根據河南省濮陽市城東柳屯鄉楊十八郎村發現的《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戶府百夫長唐兀公碑銘》所提供的線索,前往濮陽考察党項後裔,以他們查訪到的楊氏族譜及記載楊氏事蹟的《述善集》等資料與碑銘相印證,得知現今居住在濮陽市柳屯鄉十餘個自然村裡的3500多位楊姓居民均為党項遺裔。楊氏的先祖唐兀臺世居西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西夏末年歸附蒙古,從軍征戰多年,後其子閭馬定居濮陽,易姓楊氏,至今已傳二十八世。

[42]楊氏子孫雖然聚族而居,但因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區,其語言文字、生活習俗已與漢族毫無二致,他們今天申報的民族均是漢族,但私下卻自稱為蒙古族,我想或許他們的先人在元朝時曾經冒稱過蒙古人吧。

(五)河北的党項遺裔

2023年,在河北保定韓莊出土兩座明代西夏文石刻經幢。七十年代,西夏史研究者對經幢上的西夏文進行了解讀,得知它是一批党項人的後裔於明弘治十五年(2023年)為興善寺亡僧而立的勝相幢,兩幢上共刻有八十多個党項人姓名。[44]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西夏文的使用下限是元末,完成於至正五年(2023年)的居庸關過街塔洞壁的西夏文石刻被認為是現存最晚的西夏文資料。

三十年代初,陳寅恪先生在柏林國家圖書館見到該館所藏據稱為明萬曆寫本的藏文甘珠爾,上面偶有西夏文字,因而推測當時“或尚有能通解其文字的人”。[45]保定韓莊出土的西夏文經幢,證明遲至明代中葉,還有党項人的後裔在河北境內聚族而居,並且仍在繼續使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文字。

(六)青海的党項遺裔

西夏亡國時,末帝李睍為蒙古軍所殺,此後便再也沒有關於西夏皇族的任何訊息。2023年,原青海河湟地區李土司的後人李培業,根據他所儲存的從乾隆到**間的十部族譜資料,提出李土司是西夏皇室的直系後裔,並稱居住在今河湟地區的李氏後裔人口達十餘萬之眾。[46]這一說法已經得到某些西夏史專家的首肯,認為它揭開了西夏皇族失蹤之謎。

4樓:57班闖天涯

2016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是這麼寫的:元朝時候,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最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分別。唐朝以來,不少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西夏滅亡後党項人都去哪了?

5樓:赤果果丶

西夏――是11―13世紀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李元昊在中國西北部(今寧夏、甘肅、山西北部一帶)建立的一個政權。本名“大夏”,因地處西部,宋人稱之為“西夏”。之後被成吉思汗滅國,歷經十二位皇帝,享國196年。

然而,西夏滅亡之後,党項人都**去了呢?如今的民族中怎麼沒有“党項族”呢?

這個問題一直都備受人們爭議。有的認為是被漢化了;有的認為是被各民族分割融化了,甚至有人認為是西遷至歐洲了,但是各種說法都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學者們在近年來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與考證,認為党項人最終可能就是被其他民族融合了。

在西夏滅國之後,西夏故地的党項遺民還是生活在原西夏的土地上。在元朝的時候,曾經在河西隴右一帶徵集過數量可觀的党項士兵,元朝的“宿衛軍”和“鎮戍軍”當中,都有由党項人專門組成的“唐兀軍”。党項人在元朝的時候屬於“色目人”,屬於“二等公民”。

2023年,學者及考古專家在甘肅的酒泉地區,發現了一通由漢文和回鶻文合璧的“大元?州路也可達魯花赤”世襲之碑。碑文完整敵記錄了一個唐兀家族至西夏滅國到元朝末年,130多年間6代13人的世襲官爵,並由此得知西夏人從滅國後就不再用党項人的姓名,而改用蒙古人的姓氏及名字。

由此可見,西夏故地党項遺民在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之下,被蒙古化了。

以至於學者認為:元代以後直至現在,分佈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部的“裕固族”就應該是包含了党項、回鶻、蒙古等血統的一個民族共同體。

另外,還有一些流落到其他地方的党項人,也是同樣的結局,都被所在地的文化影響,被同化了。

比如四川境內的“木雅人”,根據當地居民的語言特徵,學者認為他們可能是西夏亡國後南遷到川康地區的西夏党項後人,之後被藏族同化形成的共同體。但是學者研究發現“木雅人”是保留“党項人”特徵最多的民族,也許是党項人後裔所佔比例較大,或者是因為地獄極為封閉等因素。學者認為“木雅人”是研究党項人最有價值的族群。

諸如此類情形,很多地區如青海、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留有党項人的後裔,只是因為相關的史料記載不多,甚至沒有,所以党項人後裔的具體分佈以及党項文化的殘存,都還需專家、學者進一步研究考證。

總之,西夏的党項人在西夏滅國後,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項族”這個概念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大民族中就沒有了這個民族。

古代的西夏人是現在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

6樓:看趣君

西夏人主要是党項人,根據現代學者研究,應該是現在的羌族,不是漢族。

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党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自遠古以來,羌人就佔據著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黃河、大通河、湟水源頭附近的山地。在這一片地區的邊緣地帶,就是位於吐蕃東北部,習慣上稱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項和吐蕃的先民們大概都混雜居住在這一地區。

對党項語言的研究證實,就分類而言,操党項語的人可以歸為藏緬民族的古代成員。而就其文化來說,党項人則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許多特點

7樓:楊子電影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 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 五代諸朝與 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 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

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 河西走廊地區。公元2023年 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

西夏(2023年—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881年,拓跋思恭佔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2023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夏毅宗與夏惠宗時期,夏廷對內大興儒學,提倡漢文化與技術,廢行蕃禮,改用漢儀,對外常與宋遼兩國處於戰爭與議和的狀態,國勢開始衰退。夏惠宗時期,宋朝正值王安石變法而國力增強,並在2023年由王韶於熙河之戰佔領熙河路,對西夏右廂地區造成威脅。

西夏與宋朝**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夏崇宗時期,宋廷執行“紹盛開邊”政策。2023年童貫經略西夏,率領六路宋軍(包含永興、秦鳳兩路)伐夏。

宋軍攻陷不少西夏堡壘。夏崇宗再度向宋朝表示臣服,此時西夏國勢大不如前,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公元18世紀是中國的什麼時期,公元17世紀到18世紀中葉中國音樂

朝辭白帝彩雲間 1.18世紀末的中國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在1644年入關以後先後打敗了大順,南明等政權統一全國。而在清軍入關的4年前 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議會,企圖徵收新稅。遭到了議會的堅決反對,議會的召開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2.清朝歷史上最著名的康乾盛世在18世紀中期...

21世紀什麼是發展趨勢,21世紀文化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21世紀化學的發展趨勢一 提高靈敏度這是各種分析方法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當代許多新的技術引入分析化學,都是與提高分析方法的靈敏度有關,如鐳射技術的引入,促進了諸如鐳射共振電離光譜 鐳射拉曼光譜 鐳射誘導熒光光譜 鐳射光熱光譜 鐳射光聲光譜和鐳射質譜的開展,大大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靈敏度,使得檢測單個原...

13世紀是中國的哪個朝代,12世紀末至13世紀是中國的什麼朝代

阿沾 13世紀是南宋 金 西夏 大理 西遼 蒙古 吐蕃等政權並存的時期。13世紀是指1201年1月1日至1300年12月31日的這一段期間。1 南宋 1127 1279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後,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 今河南商丘 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公元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