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時間 2021-10-14 23:40:56

1樓:燦曉青年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草木之枯榮於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輪換於我之富貴能添幾何?

生活之重擔已令人不堪負,又有何心力去關心草木是否變青、春花是否再發?

不知什麼時候,人們的意識被周遭的聲音裹挾著前進,情趣被「務求成功」的價值湮沒,「情懷」二字,抵不過一紙房產證的份量。即便我十分喜歡這份「草木之心」,但不敢輕易去評價其價值和意義。這份對草木的憐憫太過沉重,有關人生之樂趣與價值,出發於宇宙觀和美學觀。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語出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

2樓: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

這句話出自出儒學大師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全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這是一種境界,已識乾坤大,是指已經明白了世界之龐大與複雜,但是卻仍然沒有拋棄對細微之外的天然的喜歡。這是一種人性。比如有的人,一旦見了大事,往往就不屑於日常的小事了。

有些人就不同了,一方面,他見貫了大事,但是,基本的人性絲毫無損。兩種人根本的差別是什麼?其實就是「敬畏之心」。

你再大的本事,也不能超脫自然與自身的束縛。所以,對自然,對人性,當有敬畏之心。

3樓:

非常了不起的一句詩,在我看來是一種人生境界。

它出自①儒學大師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全詩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你看,我們很有可能都不知道馬一浮是何許人也,也不知曉《曠怡亭口占》,或許還會覺得這是一首很古的詩吧,應該是李白和杜甫他們的文采風流。但是我們都聽說了這個,「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其實這是近代的詩。這便是文學很奇妙的一個地方,我們也許不需要刻意地去研究、去追逐,但是我們就是了解它,我們就是有這樣的熱忱,無論它是以怎樣的一個人間姓名存在。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所以請原諒我多說幾句。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將軍,行軍途中救了一隻小鳥。你想啊,一身煞氣的將軍,扛著槍、帶著兵,要去屠戮的將軍,救了一隻毫不相干的小鳥,然後他面不改色,繼續去殺人。他的胸中有著很廣闊很殘酷的疆場,也有著很細微很美麗的溫柔。

他殺過人舔過血,但他依然可以去救一隻鳥。

這個故事顯然不典型,看著這句詩,我們應該用自己中國的歷史來理解。我們假設這樣一個人,他出身貧寒,生活艱辛,但志向高遠、矢志不移(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歷史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雖然他的社會地位還很低,但是他謹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是我們說的那種君子,他幫助了很多人,心懷同情和善良,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眼光及能力,為這個時代做出指引,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國家昌盛富強(這樣的人物依然很多)。

然後,感謝一個國家健康的人才流動機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官場(達則兼濟天下,感謝科舉)。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一個帝國的政治體系,他需要進入它,適應它,以至改變他。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失敗了,被得意的人驅趕出了政治中心(我們依然有很多這樣的人);有些人迷失了,忘了自己當初的一顆本心(奸邪並不生而為惡);還有極少數的人,成功了,站在的金字塔的頂尖。

我們來看看這些成功的人。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他們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有些人成功後拼命地補償自己(享樂),有些人成功後變得謹慎小心(那些不作為的相公們)。

情況多種多樣,但是我們總結一下,基本上最讓人失望的那個根本點就是,他們走了太遠,站的太高,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忘了自己眼睛看見的,仍是蒼茫的人間啊。(這裡面有許多的悲劇,歷史證明。)

再來看看我們的主角,為了完成我們的假設,他當然要初心不改,完美無缺。他很睿智,有眼光,有學識,能力出眾,肯吃苦,有毅力。他站的很高,高到能夠改變時代程序(是的,那些時代的弄潮兒們,那些穿越歷史的深邃眼光),但他依然記得自己是誰,他依然身處紅塵。

他的心,多年磋磨之後,依然會被觸動。

這絕不是弱點。

這絕不是弱點。

我們,人類,能夠記住的,是人。我們為之輾轉反側、徹夜難眠、魂牽夢縈的,是人。我想只有真正心懷大悲憫的,才能真正做成大事。

我們的主角,他歷經了千難萬苦,攀上險峰,他目睹了無數風景,他身上是細小的傷口,他的目光很疲憊。他曾經見過宇宙的浩渺,感受過人心的雲譎波詭,他也操過刀、屠過龍。他流過血和淚,也曾心如死灰,因為深不見底的深淵憔悴。

但是看到青青草木,看到春回大地,一滴露水滴落,蘑菇悄然撐開傘,野花細碎地開,「成片的螢火蟲掠過遼闊的曠野」,他依然會心生愛憐,為之感動不已。

他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這詩,便是第三重境界。

以前看到過一本**,文案是這樣的:

③「世人都道,賀融樣樣皆好,唯獨一樣,美中不足。

打從落馬致殘的那一日起,他的人生似乎就註定坎坷伴隨著崢嶸。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我便願意義無反顧的去看這個故事。正如如果我遇到這句詩能夠形容的人,我願意義無反顧的去愛他。因為那必定是一個偉大的故事,必定是一個偉大的人。

引用材料:①網頁連結

②網頁連結

③網頁連結

ps我很贊同本問題下@stanywhite 的回答,我們說的基本上是同一個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多麼溫柔的一句話呀 !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草木之枯榮於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輪換於我之富貴能添幾何?

生活之重擔已令人不堪負,又有何心力去關心草木是否變青、春花是否再發?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的意識被周遭的聲音裹挾著前進,情趣被「務求成功」的價值湮沒,「情懷」二字,抵不過一紙房產證的份量。即便我十分喜歡這份「草木之心」,但不敢輕易去評價其價值和意義。

這份對草木的憐憫太過沉重,有關人生之樂趣與價值,出發於宇宙觀和美學觀。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是別人形容汪曾祺的。ps:張佳瑋在一個回答中這樣描寫汪曾祺:

「骨子裡,江浙讀書人其實都是汪先生這樣的。不求顯貴,不想刻薄人,只想平靜溫柔的享受生活,享受生活裡的美好事物。汪先生骨子裡,還是這樣一個人。

他不喜歡規矩,他喜歡自然純淨。」你理解中什麼是「草木青」呢?如果是指經受磨礪後純淨自然的生活和心態,那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麼?

6樓:卡卡卡

見識到了天地之間的規律,嚮往著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這句話很通透,觀天地之大宇宙的無窮,更加珍惜當下。眼界不開闊時,胸懷還不敞亮,不懂得微小之物的可貴,我們一味追求著遙遠的事物。當經歷過很多之後,就越是觀察入微,越是享受生活。

我們要有所敬畏,心懷慈悲。

7樓:君有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出自《曠怡亭口占》。

註釋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

站在高處,才能俯察低處,我想這是一種胸懷和境界吧,也是一種溫柔。

8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張繼 (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9樓:薰衣影隨

縱然見識過浩瀚宇宙

縱然體會過璀璨樓閣

縱然曾手握天下

依然享受湖邊輕風

依然懷念粗衣麻布

依然手捧那一顆真心

10樓:29作作作業本

知世故而不世故。知道世界複雜但內心仍然保留著柔軟的地方

11樓:妙智

好詩!樓主真是學富五車,文彩非凡!

顛倒乾坤什麼意思,黑白顛倒乾坤倒轉怎麼理解,這樣他真實的含義是什麼?

生活美 顛倒乾坤的意思 原意是黑天當作白天,比喻本領十分高強。成語發音 di n d o qi n k n 成語出處 曾樸 孽海花 第12回 以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兩種人物,都是有龍跳虎踞的精神,顛倒乾坤的手段,你道是什麼呢?感 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 定語 指人的本事 成語結構 動賓式成語...

怎麼理解“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中泡枸杞”

好字好人 俗話說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但你真的 泡 對了嗎?俗話說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但你真的 泡 對了嗎?俗話說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但你真的 泡 對了嗎? 尹朶月 一般人到中年就會極其注重自己的漾生,所以就會吃的什麼方面的都會比較注重。 雙谷靈 人到了中年,年輕時...

月大的博美串串得了犬細小病毒怎麼半(已看過醫生)

我們家的狗狗剛得這細小好了,在醫院七天,過了七天基本就不會死了。回家可以給他加強一下營養,或是用中藥,附子理中丸,濃縮20粒一次,用開水花開,用針管打入嘴裡,要好好給狗狗說,他能聽懂,大約兩天就不會再拉了,也不會吐了,把他的小食盆放在他要吧看到的地方,不要喂東西,看小傢伙的反應,如果它一直添,給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