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元宵節習俗怎樣的

時間 2021-10-14 23:53:05

1樓:sky碎了夢

1、孃家送燈

在福建地區,有著元宵節孃家送燈的習俗,給新嫁女送的是一對白芙蓉燈,給嫁後已生男者則送一紅一白的,其寓意都是“添丁”。尤其是已嫁女未生男者,孃家多於正月十五送觀音送子燈。

2、穿燈腳

在閩南的一些地方,還有著元宵節“穿燈腳”的習俗。就是說在元宵夜裡,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著綠,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說吉利語,從大祖詞堂的燈棚下走過,一展風采。

其所以這樣做,目的在於向祖宗也向鄉親介紹新媳婦。至於已生男孩的小媳婦也過燈腳,在於告慰祖宗。

3、喝時湯

在湖南常德,元宵節那天主人會以椒為湯,加入韭菜水果來款待客人。而在 新田縣則有著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的習俗。

4、吊喜燈

在廣東地區,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吊喜燈”,就是說大家都會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以祈求“點燈添丁”。

另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後生了男孩子,農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並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徵著家中添了丁。

5、元宵夜偷菜

在臺灣地區,俗語稱“偷挽菜,嫁好婿”。意思是說單身女子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菜,寓意未來將會嫁到好丈夫,家庭幸福美滿。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元宵節的由來,習俗,傳說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 上元節 the lantern festival 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 宵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 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風俗,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 燃燈放焰 喜猜燈謎 共吃元宵,閤家團聚 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 白糖 山楂 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 煎 蒸 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 浮圓子 後來又叫 湯糰 或 湯圓 ...

象山元宵節習俗,象山元宵節習俗五十字

神後一曲流行 在象山舊時十四夜,鄉間有放野火,燒田炊毛之習俗,是夜,在田頭燒野草,開始上燈,丹城興吃湯圓,石浦興吃糊辣。明洪武17年,朝廷推行衛所制,設昌國衛 今舟山 洪武27年遷至今石浦昌國地區。傳說,明代嘉靖年間,某年正月十四,戚繼光的軍隊因為抗擊倭寇,伙伕來不及做飯,就匆忙把切好的各種小菜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