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那麼什麼是「一」

時間 2022-02-23 17:50:27

1樓:儒教儒家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讀:孔子說:「曾參呀!

我的道一用其他的就都貫通出來了。」曾參答道:「是的。

」孔子走出去以後,其他學生問道:「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

夫子的道,需要去用才可以貫通出來所以講到忠恕就停止了。再往下講你不去用也白講。你去用了孔子不講你自己也能貫通出來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恐怕沒人能說得清 就跟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不是言語能說的清的 曾子能懂 但他也講不出 勉強說出個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貫:貫穿。

一以貫之,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貫:貫穿。之:代詞,代「道」。

【出處】:《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翻譯】:孔子說:「參啊!

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的,我懂了!

」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

「老師的道,大概就是忠恕罷了。」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怎麼理解?

3樓:丹月兒

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有助於我們對一些事情的認識,讓我們知道事情是由一個道來貫穿和概括的,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儒家思想的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內容豐富,知識浩瀚海洋。

4樓:職場果汁

這個就是孔子所說的:我講的所有道理最終都是可以用一個道理來貫穿的,也就是他所提倡的「仁」,要一道貫穿,有始有終。

5樓:阿木子香

孔子所闡述的道都是一個基本思想貫徹始終的,從前往後都不脫離仁的思想。

6樓:素年留桑

孔子的意思是:最初萬物之始是道,我講的道是用一個道理把他貫穿起來,從來沒變過。這裡指孔子的思想。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是什麼意思?

7樓:豬陀蓖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

「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

」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

「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評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裡,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參,從古從眾讀森。孔子呼曾子之名曰:

參,吾之道,汝可一以貫之。曾子應之曰唯。孔子出。

門人不解,乃問曾子,何謂也?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貫者貫穿,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其理。孔子之道,一理分為萬事,萬事歸於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

而能一以貫之。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瞭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何謂忠恕,漢注盡己之謂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忠恕之道仍在世間,但與出世之道相近。中庸引孔子曰:

「忠恕違道不遠。」既曰不遠,即是近之。近則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貫矣。

其實就是一貫的意思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謂用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

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是什麼意思

8樓:尋找向南

是說,我所信仰的道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這裡的道可以指 道路 道德,還有孔子一直堅持的儒道。

9樓:丹月兒

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有助於我們對一些事情的認識,讓我們知道事情是由一個道來貫穿和概括的,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儒家思想的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內容豐富,知識浩瀚海洋。

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是什麼意思?曾子為什麼解釋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一個理念,之指的就是我的學說。吾道一以貫之是說我的所有的學說都能用一個理念加以貫穿。這個理念就是曾子說的「忠恕」。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說你想要的東西,也要成全他人,這是肯定方面的。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這是否定方面的。合在一塊兒就是推已及人,從自身做起。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是何意? 10

11樓:流穿蜂

古往今來,人們對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曲說繁解,聚訴不已。本文認為孔子的「道」就是孔子的思想學說,「一以貫之」就是其思想學說有一條主線來貫串;這條主線包括作為孔子思想學說核心和精華的「仁」之道、作為行「仁」之方的「忠恕」之道和作為確保實現「仁」德的「中庸」之道三個層面。

12樓:匿名使用者

[僅供參考 謝謝!!]我(孔子)的道義是要全身心(「一」)的來領會和理解的 。

13樓:

我聽人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道統整體不可割裂。這是孔子把儒家的道統傳給了曾子。

14樓:江南非非

「一以貫之」就是其思想學說有一條主線來貫串

15樓:匿名使用者

吾以一道貫之

就是說我用自己的想法,道理去解釋出現的問題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句當如何解釋?

16樓:匿名使用者

馮山如仁在《論語·里仁》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唯。』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我沒有想到,就孔子的這句「吾道一以貫之」的解釋竟然異彩紛呈而莫衷一是。然而,這句話真的就不能有所簡單的解釋嗎?在丟擲我的理解之前,我們首先將幾位名家的解釋呈現給大家。

錢穆先生在其《論語新解》中就「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解釋為「我平日所講的道,都可把一個頭緒來貫串著」。在注評中,錢穆先生重點解釋了「貫」字,作串通義。他還順勢批判了清代儒家將「貫」字解釋為行事義的說法。

(參見第92頁)

楊伯峻先生在其《論語譯註》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觀念」。楊伯峻先生在註釋中也是重點解釋了「貫」字,作貫穿或統貫解,同時也否定了清儒阮元的行或事的解釋。(參見第39頁)

南懷瑾先生在其《論語別裁》中就這句話解釋就更戲劇化了。他說:「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

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一以貫之呢?」他還說,曾參給同學的解釋是兩個字「忠恕」,那麼這就不能叫「一以貫之」,該是「二」以貫之了。接著他用禪宗中的「拈花微笑」的故事和俱胝禪師的「一指禪」的故事來比擬孔子的心法。

就是說,他以為,孔子所謂的「一以貫之」這個「一」字究竟是說什麼,只有曾參領悟明白了,這就像迦葉的微笑和小沙彌的伸出一根食指從而悟道一樣。南先生還無不感慨地說,孔子的這句話乃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參見第185-186頁)

傅佩榮先生在其《解讀論語》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人生觀是由一箇中心思想貫穿起來的」。但他在解讀「一以貫之」則說:「指完整系統或中心思想。

這是人的理性發展與實踐心得抵達一定程度時都會嚮往的境界,而自古以來只有極少數大智大仁者可以如願以償。」(見第63頁)

李澤厚先生在其《論語今讀》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的思想學說是貫通一致的」。他在註記中說:「這章非常著名而異解甚多。

有的且涉神祕。關鍵在於何謂『一以貫之』。有的解作禪宗頓悟,祕訣心傳。

有的講為基本觀念,一統萬物(如王弼注),本讀解作實行踐履(朱注近之)因為『忠恕』並非觀念的知識,而正是為人做事對人對己的基本道理和原則,仍是實用理性的呈現。而『中心曰忠,如心曰恕』(《周禮·大司徒疏》),又都與心理情感有關。這明顯是種道德情感,絕對而普遍,所以能一以貫之,無往不適。

」(見第114頁)

劉兆英先生在其《論語新釋》中就這句話解釋為「我講的一切可用『一』來貫穿和概括」。他在註釋中說這個「一」是指道。他還解釋說,「『一』是先秦哲學的重要概念。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又說: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由此可知,『一』是道在陰陽未分之時的狀態或陰陽處於平衡和諧的狀態。孔子所強調的『一』正是道的意思,而不指『始終如一』。

」(見第54頁)

曾仕強先生在講解《易經的奧祕》時說,孔子有一次講說「吾道一以貫之」大家都很熟悉,「吾道一以貫之」

「吾道一以貫之」是什麼意思?

17樓:聊天開始的故事

「吾道一以貫之」的意思是:

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其實就是一貫的意思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謂用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

出自。孔子《論語》

【讀音】:rú cǐ hòu yán wú chǐ zhī rén

【原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原文解釋】: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原文理解】:如果從「一」來說,有表示根本、崇高的意思,那這裡可以把「一」看作孔子的中心思想——「仁」,類似地來說,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裡的「一」即為「道」。那麼曾參將「仁」理解為「忠恕」也就無可厚非了

18樓:界世

吾道一以貫之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

「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

」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評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裡,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參,從古從眾讀森。孔子呼曾子之名曰:參,吾之道,汝可一以貫之。

曾子應之曰唯。孔子出。門人不解,乃問曾子,何謂也?

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貫者貫穿,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其理。

孔子之道,一理分為萬事,萬事歸於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貫之。

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瞭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何謂忠恕,漢注盡己之謂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

忠恕之道仍在世間,但與出世之道相近。中庸引孔子曰:「忠恕違道不遠。

」既曰不遠,即是近之。近則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貫矣。

其實就是一貫的意思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謂用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

19樓:獵日追風

孔子的一貫之道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人遊於藝,這不是很明白的一條線嗎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曰 一日三省吾身的原文

王大前 一是反省謀事情況,即對自己所承擔的工作是否忠於職守 二是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諾言 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學到的內容身體力行。原文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處 出自 論語 學而 論語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及其再傳 編撰而成,...

“吾道不孤”是什麼意思,“吾道不孤”下一句是什麼?

哎呦小豆芽嗯哼 吾道不孤 意思是我現在走的道路上不是我孤單一人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與我為伴。吾道不孤 w d o b g 出處 論語 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孔子道 德不孤,必有鄰。釋義 道 名詞作動詞,指走在路上.後來漸漸演化成追求,信仰.德 這裡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 就是不會感到孤單。造句 有...

孔子求教中陳國國君給孔子出來一道什麼難題

瀾本 到達陳國,陳國國君給孔子出了一難題,難題是 用絲線穿過一顆寶珠,寶珠有孔彎曲不直。陳國國君下令,在孔子解決此難題之前,不管食宿。孔子一行人面對此難題竟一籌莫展,結果真捱了餓,顏淵煮粥應當就在這個時候。因此我知道 閒時吃稀,忙時吃幹。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古已有之。孔夫子吃稀的結果是餓的昏昏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