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相和心經中的五蘊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2-02-26 13:40:22

1樓:南屏晚鐘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相」為現象

此句表示的是一種無我的態度,

意識中沒有你,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想長壽這個念頭,

是佛家看破紅塵,看待眾生眾生皆平等的思想

「相」即形相或狀態

對性質本體而言,指諸法的形象狀態

對人的意識而言,就是「想」 即人的意識對事物的某種反映,也是人的意識對某種程度的相狀摹寫

「我相」 指執著於「實我」的外在相狀

「人相」 指把輪迴六道的自體當作真實存在的外在相狀

「眾生相」指把依五蘊(色。受。想。行。識)而生的眾生之體當作真實存在

「壽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時限(即壽命)當作真實存在的相狀

(一)、色蘊:即物質的積聚。色蘊包含內色與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們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軀);外色就是:色、聲、

香、味、觸--五境:所知的外境,這些都包含在五蘊之中。

(二)、受蘊既是領取納受之意。對於順境與逆境的領納感受,它可分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樂、舍(不苦不樂)三種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憂、喜。固受有苦、樂、舍、憂、喜五種性

質。(三)、想蘊: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既是看、聽、接觸東西時,會認定所對的

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後為它安立名稱,生起認識的心理。

(四)、行蘊:"行"是造作之義,行蘊是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

惡、無記三種心理,稱為心所生法,又稱為心所。

(五)、識蘊:佛教對識蘊的解說有大、小乘的區別,在此依據大乘的分類來解

說:識蘊分為八識,它又可分為三種類:一者為心,它集起諸法,並能

生起種種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二者為意,它恆思量我

--末那識。既是我們有一種心念,它一直執著有一個"我",稱為意。

三者為識,既是了別外境;能夠知覺外面境界的心,稱為識。有時候,

心、意、識總稱為心,也稱為識蘊;識能夠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為由它帶動其他的心念,以它為主,故稱為心王,隨它而生起的心念

稱為心所。

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類的法,各個合為一集,都是因緣和

合的,它們相續不斷的生滅,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五蘊也被翻譯為

五眾或五陰。"五眾"是五種眾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陰"是五種法遮蓋住我

們的智慧之意。

阿彌陀佛,善願合十!

2樓:寒燈客

阿彌陀佛,相的概念大一些。

金剛經中的是什麼意思,金剛經到底講的什麼

金剛經可是一本非常厲害的經,號無堅不摧的經 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經典,後秦鳩摩羅什譯。般若,梵語,意為智慧 波羅蜜,梵語,意為到彼岸。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 光明 堅固,能斷一切煩惱,故名。此經採用對話體形式,說一切世間事物為認知的客體,實相者即是非相 主張離一切諸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以愛住其心,以...

《金剛經》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怎麼解

如道居士 陳兵的解釋 我們可以觀什麼呢?觀的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因為無為法是沒有辦法去觀的,我們可以觀的只有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就是五蘊。怎麼去觀呢?就觀它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第一,如夢。夢的實質就是自己的意識所變現的。在做夢的時候,對主觀感覺來講是跟現實世界一模一樣的,但夢中的境界有沒有它的...

葫蘆娃中,五娃有什麼特技,葫蘆娃中的五娃有什麼特技?限5秒鐘。

寢室 大娃 紅娃 特技 力壯術,巨大化 二娃 橙娃 特技 千里眼,順風耳 三娃 黃娃 特技 銅頭鐵臂,鋼筋鐵骨 四娃 綠娃 特技 火功,電擊 五娃 青娃 特技 吸水,吐水 五個娃的共同特技 被人所救 翻天掀地,力大無窮。他是七兄弟中的老大哥,生來就是一個大力士,身體可以任意變大或縮小。但他有勇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