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為嘗見而求之人也」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3-06 21:45:34

1樓:七七的小店

1."以其為嘗見而求之人也"打錯了,是「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放在文中是: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關於太陽的知識。

2.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日喻》,全文是:

生而眇[miǎo]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

」扣槃[pán]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

」捫[mén]燭而得其形,他日揣樾[yuè],以為日也。日之與鍾、龠[yuè]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p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yú]?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者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渤海⑦吳君彥律⑧,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3.譯文:

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問看得見的人太陽是什麼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樣子像銅盤。

」這個失明的人敲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一天聽到鐘聲,就把發出聲音的鐘當做了太陽。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

」失明的人用手摸蠟燭,曉得了它的形狀。一天,摸到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就把它當做了太陽。

太陽和鍾、龠的差別太大了,但是天生雙目失明的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關於太陽的知識。抽象的道理很難被認識,這一點比太陽難認識的情況更加嚴重,人們不通曉抽象的道理的情況,和生來就不認識太陽的盲人沒有什麼不同。通曉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啟發誘導,也無法使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銅盤和用蠟燭來說明太陽的比喻或教法好。

從用銅盤比喻太陽到把銅鐘當做太陽,從把銅鐘當做太陽而到把樂器龠當做太陽,像這樣輾轉連續地推導,難道還有個完嗎?所以人世上大談「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來闡明它,有的沒有理解它卻主觀猜度它,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麼這個「道」最終不可能求得嗎?蘇軾說:「道能夠通過自己的虛心學習,循序漸進使其自然來到,但不能不學而強求它。

」那麼什麼叫做自然來到呢?孫武說:「會作戰的將軍能招致敵人,而不被敵人所招致,不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境地。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手藝人坐在店鋪作坊裡,完成他們製造和**產品的業務。有才德的人刻苦學習,來使道自然到來。

」不是強求它而使它自己到來!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他們天天都生活在水邊,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歲就能潛入水裡了。潛水的人能長時間地潛入水裡,**是馬虎草率而能這樣的呢?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律有所領悟才能做到。

天天生活在水邊,那麼十五歲就能掌握它的規律。生來不識水性,那麼即使到了壯年,見到了船也會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會潛水的人詢問來求得他們能潛入水裡的技術,按照他們說的技術到河裡試驗,沒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地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學潛水的人一樣。

從前以講究聲律的詩賦擇取人才,所以讀書人學習儒家、墨家還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現在以經學擇取人才,所以讀書人只知道強求義理,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渤海人吳彥律,是有志對經學做實實在在地學習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禮部主管的進士考試,因此,寫《日喻》來勉勵他。

4.創作背景:

《日喻》是2023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動的事物進行比喻說理,是議論中常見的一種論證方法,《日喻》是一篇議**,作者善於用形象比喻來逐層推進,引出觀點,因之成文。

2樓:七裡白蓮清酒

你的字打錯了吧?

應該是「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意思是:「因為是他從來沒有見過而是別人告訴他的」。

然以其猛也,的以什麼意思

3樓:八維教育

然以其猛也,的以是因為的意思,這句話整體的譯文是 但是因為狗凶猛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吾嘗跂而望矣?吾嘗跂而望矣的而什麼意思 吾嘗跂而望矣的而解釋

吾嘗跂而望矣出自 勸學 先秦 荀子。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見”是什麼意思

表面意思是看得遠,看得多。實際意思是藉助一些東西,可以幫助你達到你的目的。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見是什麼意思 任筆逍遙 出自 荀子 勸學 原話翻譯過來是我曾經踮起腳尖,努力觀望,但是這樣比不上登上高山以後的見識廣大,眼界開闊。見,就是眼界,見識等意思,不要死扣字眼,理解整句意思為上。 live阿喀琉斯 ...

“有汜,之子歸,不我以 不我以,其後也悔”什麼意思

歸 指女子出嫁,不能理解為迴歸。這裡是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的意思,所以第二位的解釋合理。 金桃排案 曰歸曰歸呢?歸就不能理解為迴歸呀?歸寧父母又是怎回事呀? 侍永思 江水決堤啊又流回,心愛的人兒別處飛,從此再不和我相隨。沒有我相伴相陪你,終有一天你會懊悔。江水靜流啊積沙島,心愛的人兒別處飛,從此再...